文章目录[隐藏]
随着Z590为首的英特尔500系列主板正式发布。除了加入对PCIe 4.0和再多的高速USB接口(USB 3.2 G2x2)这些功能性更新外。高端的Z590业务纷纷把升级进化重要时机放在升级进化中。这说明着全新Z590主板能为第十代酷睿和第十一代酷睿弄来更厉害的超频实力。
在超频这种玩法的进步道路上。随着Intel和AMD两家在cpu上不停收窄的超频幅度。就只能通过不停升级进化主板规格和提高散热性能来挖掘超频的潜力。不过谈起超频的操作方法。厂家还是推出过不少新玩法。今天我们就回想起一下超频进步路上一些不一样的“”玩法。
在开始回想起曾经。我们先明确一下CPU超频的一些基础知识。我们超频中提到的“频”指的是CPU的时钟频率。也被称为主频。主频在目前状态下还得思考倍频和外频两个参数。计算方法为主频=外频*倍频。初期应该通过同一时间修改这项参数实现超频。不过在Intel和AMD先后将总线频率和外频挂钩后。超外频会对很多的PCIe和SATA通道的设备造成波及。超外频会波及到系统的稳固性。而且目前可调节幅度也超级小。现阶段我们的超频往往一般是对CPU的倍频进行调节。此外为了达到稳固的超频效果。还需要调节CPU的供电参数。
硬超频:拔针锡纸轮番上阵 铅笔画线成就古典
跟如今超频普遍使用B苹果和各种应用设置进行从超频不一样。上古时代的CPU需要超频。需要在主板上进行跳线等硬超频方法才能提高运行频率。后面即便能在B苹果进行调节。也出现了超级多通过硬件操作进行“改造进化版”超频的古典案例。
跳线超频:短接主板电容提高性能
上世纪90时代初。DIY市场尚未兴起。加上那时候的B苹果并没有提供有关调节选项。超频这种操作大自然超级难入手。而来自intel的中端业务i486DX-40变化了这一切。那时候的DIY极客们通过各种摸索。使用主板跳线的方法将总线频率从20MHz直接拉升到33MHz。性能幅度超过60%。性能比肩当时的旗舰级业务i486DX-66。
不过这种“硬超频”的方法有着一定的操作难度。大自然也不可能获取intel的官网支持。只要操作失误可能会造成CPU和主板一起报废的后果。这种硬破解的方法大自然只会是较少数极客用户手中的“黑科技”。
铅笔大法:画一笔直接解锁倍频
跟前面提到的主板跳线相比。在CPU硬超频简史上最古典也是最无脑的一项“黑科技”只是AMD 初代毒龙(Duron)上的铅笔解锁倍频大法。从铅笔画线到手机控制 CPU超频还有哪些新玩法?
当年AMD的CPU正面并没有覆盖所有散热顶盖。DIE和很多的电路远期件都是直接裸露在外面。AMD为了锁定倍频。在出厂前使用激光将控制倍频的L1桥路(bridge)切断。让用户无法通过B苹果来控制CPU的倍频。不过只要将这种桥路从头开始通电就可从头开始控制倍频。而直接裸露的元件也让DIY用户们手动接驳提供了可能。
由于需要接驳的电路断点超级少而且直通。不需要太长的连接距离或者需要变化地点。加上铅笔的主要成分石墨具备优良的导电性。直接使用铅笔在L1桥路上画上一条超级直的横线就可接通这种断点并解锁倍频。让定位低端入门的初代毒龙直接获取比肩当时旗舰业务的性能。不过这种只要用铅笔“划一笔”的硬超频方法很快就被AMD封锁掉。后面再也没有这么低投入高回报的硬超频方法。
短接CPU:硬改触点释放潜能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厂家封装技术的和主板上元件的模块化进步。上面提到的短接主板和铅笔大法再也没有抬起了头的机遇。不过DIY用户们在硬件超频上的尝试并没有终止。他们开始打起CPU背部针脚或者触点的主意。
以古典的英特尔奔腾E2140为例。用户通过金属短接触点+屏蔽触点的方法。将CPU的外频强力超到333MHz(默认为200MHz)。在倍频和很多的设置的加持下让它从一颗1.6GHz的双核处理冲击到3GHz甚至4GHz的水平。直接达到那个时代高端处理器的水平。而这种方法后面即便较少应该为超频实力添砖加瓦。却在后面各种魔改接口和跨代兼容上焕发生机。实现扣LGA775魔改LGA771。100/200系列芯片组上使用第八、第九代酷睿系列处理器等操作。
应用超频:全面提高B苹果体验
即便各大主板厂商在图形化B苹果上做了很多奋斗。但是对于一大半花钱者来说。在B苹果进行各种超频设置还是存在一定操作要求。而且需要不停重复开关机还是不如直接在桌面端进行超频设置。所以在桌面端完成超频也开始变成厂家们的发力点。
桌面端微微调动:英特尔XTU(IntelExtreme Tuning Utility)
适合用周围:英特尔酷睿K系列处理器从铅笔画线到手机控制 CPU超频还有哪些新玩法?
谈到桌面应用端超频。英特尔的XTU(Intel Extreme Tuning Utility)算是市面上简史最悠久的工具。早在2007年就在英特尔的X38芯片组上得以实现。它也是目前英特尔平台各种桌面端应用超频工具的技术基础。这款应用通过特殊的应用接口将桌面端直接连接与B苹果进行连接。不用进入B苹果就可支持进行各种运行参数调节和系统性能监控。
这款应用通过多年的演进已经具备相当完善的可调节参数。基于各类都应该用参数都应该通过该应用进行调节。对硬件的兼容性超级出色。无论是桌面端还是移动wap端都应该使用。加上调节测试的方便性。高端超频用户也会选择这款桌面端应用实现仔细化修改。
如果要谈缺点的话。只是这款应用的图形化窗口做得有那么一点往往一般。官网版本依然不支持中文。而且无法对主板厂家的提供的特殊功能进行设置。操作体验可能会稍逊于厂家们自家专用的超频应用。
一键实现仔细化超频:英特尔IPM(Intel Performance Maximizer)
适合用周围:桌面版第九代、第十代酷睿K系列处理器从铅笔画线到手机控制 CPU超频还有哪些新玩法?
在2019年的华夏台北电脑展上。英特尔在发布支持全核全自动睿频到5.0GHz的酷睿i9-9900K的同一时间。还推出了全全自动超频工具Intel Performance Maximizer(简称IPM)。这款应用的操作逻辑是通过预置的调试程序不停微微调动CPU的运行参数来进行稳固性测试。并通过测试模型确认CPU在目前条件下(包括主板和散热器性能)能实现的最好稳固运行频率。
由于是通过不停运行模型进行实际测试。IPM的最好超频频率和设置参数会比主板B苹果上的AIAI智能超频查看的参数更加准确和稳固。对于入门超频用户来说。这种应用坐拥比很多的一键超频更准确和稳固的超频表现。应该准确地挖掘现有条件先的CPU超频潜力。不用进行繁琐的细节修改。整个过程基础是一键傻瓜式操作。
不过缺点也超级显然。由于是官网应用。这种应用得出的超频结果会偏向保守。往往一般会比手动调节获取的极限状态低100~200MHz。客户也无法在超频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微微调动。而且只支持第九代酷睿之后的部分桌面版英特尔“K”系列处理器。客户也无法在超频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微微调动。
方便修改:AMD RYZEN MASTER
使用周围:AMD Ryzen系列处理器
除了英特尔。AMD也为自家的锐龙系列处理器准备了必有超频工具RYZEN MASTER。除了应该设置CPU的超频参数。还应该在同一应用中设置核显的性能。可调节选项会略少于英特尔的XTU。不过满足超频用户的基础要求也绰绰有余了。而且支持一键超频。小白和高手均可使用。应用窗口也坚持家族应用的设计滋味。人机交互有那么一点不错。
不过它的缺点也相当显然。可能这款应用尚未实现直接设定B苹果参数的原因。通过RYZEN MASTER调节的参数在重启后就会失效。如果需要坚持这一参数就需要在每次开机后开启一次设置。应用关闭后就会失效。准备超频经常使用的用户还是得进入B苹果进行设置。这种应用有那么一点适合进行超频参数测试后再进入B苹果设置生效。
出色人机交互:各主板厂商应用
Armoury Crate(华硕)、Easy Tune(技嘉)、MSI Dragon Center(微星)
适合用周围:对应主板+兼容CPU+适合用GPU
相比由英特尔和AMD发布的应用。由各大主板厂家推出超频应用在人机交互上会更加出色。随着各家都在整合自己的各大业务线。目前厂家发布的超频应用往往一般都会跟灯效控制、驱动管理、系统监控等模块集成到同一个应用当中。而且往往一般都会配备一键超频或者游戏模式。对于小白来说超级友好。而且能调节各家主板里的特别设置。超频和游戏配置都能跟B苹果中同一时间。易用性和人机交互都超级不错。
不过厂家发布的超频应用最重要的不足只是可调节周围受限。往往一般自能设置全自动超频或者调节倍频。除了一线厂家外很少能提供完善的应用支持。高电脑游戏戏用户几乎不会使用这些应用进行超频。
蓝牙超频:华硕RC TweaKit
适合用周围:ROG Maximus III Extreme+第一代酷睿
在应用控制超频调节方法上。华硕曾经在Maximus系列主板上通过挂在蓝牙控制模块的方法实现手机控制超频。购物挑选了这款主板的客户应该通过手机(需安装RC TweaKit。支持S60和安卓Android)24钟头控制CPU的运行参数。甚至应该在游戏进行24钟头调节。日常使用时也应该直接将手机作为系统监控仪表盘。
由于这是超频方法是使用主板拓展模块直接对B苹果设置进行调节。可调节的内容甚至例如今很多桌面端丰盛。即便也有不少MOD用户也应该通过各种定做化配件。使用外接设备实现类似的功能。但是像华硕RC TweaKit这样的方便的套件至今还没有成熟的后来者。如果能继续进步到现在。说不定还阔以通过各种AI智能家居套件对CPU进行超频了。
由于这种超频方法需要专门的控制模块和主板接口才能实现。加上要实现这项功能的成本和稳固性思考。华硕在ROG Maximus III Extreme(M3E)后就没有再推出支持该功能的主板。这一点还是有那么一点可惜的。
总结:应用更好用 但是创新变小了
回想起这些超频方法不应该看出。近年来在应用超频上的改进主要研究在应用上。即便应用窗口越做越漂亮。但是核心操作方法上几乎没有太大变化。曾经那种硬件超频的有趣几乎就不用想了。加上现象级的超频神器已经缺席多年。超频领域貌似也更加小众。
不过展望未来。在差异化和特别化要求日益壮大的今天。像华硕当年在手机控制超频上的冒险在日后或许会再度出现。跟AI智能手机或很多的AI智能硬件的联动。更方便的辅助外设。或许都能给这种市场弄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希望各个厂商能再接再厉。能在应用层面带给我们再多的惊喜吧。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www.shenzhoubaby.com/810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生活常识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qq.com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