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四书五经应不应该列入小学的课本中去?
首发

中国的四书五经应不应该列入小学的课本中去?

优质
请用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四书五经”应不应该列入小学课本?

这件事。不是凭感情和感觉可以确定的。

教育。是一门科学。叫“教育学”;如何安排学校的教学内容和课程。是这门科学中的重要内容。

因此。本题目说的这件事。是需要通盘考虑和认真论证才能决定的。

比如。像我这种“打酱油的人”。对于教育科学完全是“门外汉”。于是也不敢轻易表示臧否。

不过。作为“门外人”的闲谈。倒觉得也有考量此事的可参照点——一是“列入”有无可能;二是“列入”有无必要。

六年小学教育。在中国。属于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面对的教育对象。是6-12的儿童。

这就形成了两个必须考虑的因素——第一是小学是人生正规教育的最初级阶段;第二是此阶段的教育内容和进程。必须符合这个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发育程度和认知能力。

现在中国小学的课程安排是:

主要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三年级及以上开课)、品德与生活(或为品德与社会)、科学。

附属科目包括——体育、艺术(音乐和美术)、健康、法制。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等。

这样的课程设置。据说是充分参考了近现代以来的教育实践。以及参考了各种类型国家的教育现状确定的。

在现在的小学教育中。比如语文课程、品德课程中。是安排了一些讲述孔子孟子思想的内容的。

那么。是否要把“四书五经”的内容。全部安排进小学课程表呢?

这恐怕就难度太大了。

《四书》还好说。内容不是很多。理解起来也相对浅显。小学生嘛。就按陶渊明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也行。

但《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哪个也不是好“啃”的。别说小学生。大学生。如果不是作为专业。有导师辅导。能读通读懂的。能有百分之一二已经多说了。

举个例子。《尚书》。最初的二十八篇里。不少在先秦诸子的著作中。已经反复引用。最多的。被引用二百多次。但有一篇《大诰》。是周公平息“三监之乱”的时候。藉成王口气写的诰词。一直到西汉。此篇从未被引过。原因何在。因为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大概对周公用周原口音写的诰词。满篇生僻字。已经看不懂了。西汉已经使用今文汉字。就是汉隶。更看不懂了。

上个世纪中叶前后。顾颉刚先生用了几十年时间。写了六十多万字的考证。才基本把《大诰》的千多字整明白了。

《尚书》里的其他篇章。相比《大诰》容易一些。然而。即便如此。过去的私塾老先生也是轻易不碰的。难度太大。

如果赞成把《尚书》列入小学课程。那就闹出了古今中外的大笑话了。

的确。过去两千多年里。从西汉董仲舒开始吧。官学私学。都学“四书五经”。是最最主要的课程。

可是。在发蒙阶段。只学“上大人。孔乙己”的。大概要用三四年时间学《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等。再往前。比如汉代。学《仓颉篇》、《急就章》。这些都是识字的启蒙课本。

古人的教育。还是充分考虑幼童的心理成熟和认知能力水平的。

《五经》肯定是不应该进小学课本的。完全看不懂。学那些孤僻的古汉字。对于小学生不仅过于困难。而且不具有辅助继续学习的作用。

其实。《四书》全部进小学课本。也不可取。

《论语》第一篇是《学而》。专门讲学习的。看看这段话——“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有多少成人朋友能看懂呢。更何况小学生。

“四书五经”。就其学习难度来说。是不适合进小学课本的。

即然“四书五经”的学习难度很高。问题又来了。进入小学课本。挤掉哪些课程呢?

“《诗》三百”。大概十节课不一定能讲清楚一首。就算一节课讲一首。也得三百节课。怎么安排?

前面已经列举了现在小学的大致课程内容。怎么挤、挤掉谁?

也已经说过。目前的小学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是在总结近现代中国教育实践。以及参考国外一些列国家的同等教育内容而制定的。

小学是基础。必须成为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台阶。这个基础不打好。后面的“高楼大厦”根本建不起来。

所以。小学教育。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起步阶段。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现在的课程。是经过综合考虑确定的。不是不能调整。但也绝不可能偏于一隅。不及其他。

从这个角度说。“四书五经”进入小学课本。是不现实的。

“四书五经”。是中国重要的古代文化遗产。

可是。全是儒家的呀。而且是在汉代董仲舒举贤良谏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形成的。

后来。南宋儒家又搞了《十三经》。要不要全部都进入小学课本呢?

再说。中国重要的古代文化遗产。又不是只儒学一家。老子算不算?庄子算不算?墨子算不算?法家算不算?阴阳家、纵横家算不算?

哪些要进小学课本。哪些不进?或者都进?

总不能厚此薄彼。过于偏心吧。

客观地说。儒家学说和其他各家学说一样。有精华也有糟粕。正如楼上有人说的。不然为何有新文化运动呢。

西汉以后。历朝历代。差不多都在朝廷立经学博士。这是儒家经学的最高权威官员。具有对经书的最终解释权。

朝廷还办有官学。不学自然科学等“形而下”的课程。完全是经学。

到了隋代以后。还创造了科举考试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考试。似乎是一种最公平的程序了。问题只是在于。考试的内容。全部是“四书五经”。于是。形成了八股文。起承转合。看谁说得天花乱坠。即所谓“我注六经。六经注我”。这是指包括《乐经》在内。

这样学出来的是真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旷世人才么?大概很难说。因为。科考像是过筛。“筛子眼”就是“四书五经”。不然。龚自珍干嘛高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可惜。他还是寄希望于皇上。

总之。赞成学习继承古人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不过。这个遗产。绝不仅指“四书五经”;对古人留下来的东西。亦不可不分青红皂白一概接受。有必要甄别区分。但这个任务。不是小学生可以完成的。

所以。“四书五经”全部进入小学课本。既无可能。也无必要。

其他观点:

我认为。目前我国的传统教育。特别是传统文化教育缺失严重。有相当一部分人特别是90后。00后年轻一代人传统意识相当淡薄。我女儿是90后。她给我的感受最深。特别是在国外留学4年。这种传统意识更加淡泊。我感觉传统文化教育有加大推行力度的必要。

我们只要一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得提到“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

我认为。对四书五经的学习必须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批判的继承和学习。比如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中先进的的部分还是要采取“拿来主义”的做法。拿过去的启蒙教材《三字经》来说。好多提法就不适合今天的教育理念和要求。必须剔除。

我还认为。学习四书五经虽然有它的现实意义。但对于学习的内容、方式要适用于现代社会。使用的方式应新颖及多样化。面对的对象要有针对性。不同的年龄段侧重不同的内容。等等。这对于学生培养文学、历史、哲学等多方面知识。以及树立良好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是很有益处的。

对于小学生。我不主张把学习四书五经中的相关内容作为规定动作。应该本着不鼓励不限制自愿的原则。把它作为“选修课”比较合适。初中以后再逐步加强这方面的学习较为合适。因为现在的启蒙教材丰富且小学生乐于也易于接受。而过去的“百家姓”、“三字经”之类的启蒙教材不太适合现在的孩子。

其他观点:

首先要肯定地说。四书五经应当列入小学的课本中去。

四书五经是九部儒家经典的统称。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春秋。周易。

1、追溯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渊源流长。亘久长河。是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五千年的智慧与文化的基因早融入到我们的血脉里。这是我们不能割舍的。与先贤圣者对话交流。在悠久旷远中沐浴体悟。是绝对不能离开先贤留存下来的经典。下面引用两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2、四书五经的文学性。可能我喜爱文学。所以我也很重视它的语言光辉。我们说诗经。诗经中的经典名句。我们用熠熠生辉来形容。我们熟识这些美好的语言。可以更淋漓尽致表达我们的思想。否则。你看到景色。你只会说:哇噻。好美啊。你看到美女。你只会说:哇噻。好美啊。你看到美食。你只会说:哇噻。好美啊……

我们看看诗经怎么说的——

关关雎鸠。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脸如蝤麒qiú qí 。齿如瓠犀hù xī。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

3、现代教育的缺失。我们必须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润泽。

印度独立领袖、被世界尊称为圣雄的甘地曾说:有七种东西可以毁灭自己。也可以毁灭他人。更可以毁灭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和整个人类。这七种东西是:第一、没有道德观念的政治;第二、没有责任感的享受;第三、不劳而获的财富;第四、没有是非观念的知识;第五、不道德的生意;第六、没有人性的科学;第七、没有牺牲的崇拜。

1988年。在巴黎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75位参会者一致认为: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反观百年中国教育。因为诸多原因。传统伦理道德的精华遭到破坏。从而引发严重问题。比如:诚信危机、孝道缺失。重利轻义。特别孟子所倡导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些人甚至嗤之以鼻。

这要求我们。要引入传统文化的甘泉来滋养人们的心灵。我觉得四书五经是真正的方便法门。

4、……有时间再谈。

匆忙中发表以上观点。请拍砖指正。在评论区留言。谢谢!!!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如何批量管理云主机远程连接?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这里可以推荐你一款叫做云帮手的工具软件还挺好用的。而且还[&...

我想买一台笔记本电脑,有什么好的推荐吗?玩个吃鸡,LOL之类的游戏?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吃鸡的配置要求比英雄联盟高多了。所以能吃鸡的配置肯定能英[&...

《西游记》属于哪类书籍呢?是创业、管理、经济、武打、小说类的哪种呢?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它属于创业。管理。经济类书。其他观点:《西游记》是正[&he...

《辐射4》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如果你问老玩家。《辐射4》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那么大多[&...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0月3日 11:34:41

    小学,课本,儒家,小学生,诗经,内容,孟子,这是,算不算,董仲舒

  • 公主抱 永久VIP 2022年10月3日 11:34:41

    没想到大家都对中国的四书五经应不应该列入小学的课本中去?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0月3日 11:34:41

    “四书五经”应不应该列入小学课本?这件事。不是凭感情和感觉可以确定的。教育。是一门科学。叫“教育学”;如何安排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