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大臣为什么有人称“奴才”,有人称“臣”?
首发

清代大臣为什么有人称“奴才”,有人称“臣”?

优质
请用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清朝的“奴才”和“臣”是存在很大区别的。并不是所有大臣都能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清朝的“奴才”可比“臣”精贵多了。大臣的自称用错了。甚至还会遭到皇帝的批评教育并责令改正!

▲清朝皇帝明确指出汉臣不应自称“奴才”

清朝什么人才能自称“奴才”

这里所说的自称指的是大臣对皇帝的自称。不是普通人。在普通人中。家奴对家主自称奴才没什么可奇怪的。也无所谓在旗不在旗。但是。清朝对皇帝自称“奴才”的大臣是有明确规定的。只有在旗的大臣才能自称“奴才”。不在旗的大臣不行。

这里有必要说一说。在旗不代表是满洲人。只要在八旗编制内的人都算是在旗。八旗内部分为满洲牛录、蒙古牛录、汉军牛录。每旗下辖三种牛录不等。换句话说。清朝不是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共二十四旗。而是八旗下辖满洲、蒙古、汉军等多少不同的牛录。当然。除了满洲牛录、蒙古牛录和汉军牛录之外。八旗下还有单独编成的包衣牛录。这些包衣牛录下的人也同样算是在旗。只不过。这些人只能算“低等旗人”。即所谓包衣。但不管是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还是八旗包衣。都是在旗的。都可以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

▲出身八旗汉军的年羹尧可以自称“奴才”

清朝什么人才能自称“臣”

清朝不在旗的大臣只能对皇帝自称“臣”。“奴才”二字是不能随便使用的。因为清朝保留了浓厚的奴隶制残余。虽然许多旗人已经出将入相。但旗下人等相对于爱新觉罗家族的大小旗主们的身份依旧是“奴”。只不过。这个“奴”要比包衣的那个“奴”略微“高档”一些。比如皇家选秀。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女子都是经过户部组织的选秀。入宫即是“主子”。而上三旗包衣只能通过内务府组织的选秀入宫充当宫女。这是包衣对皇家的义务!管你是大学士家的千金、还是将军督抚家的小姐。被选中之后都必须入宫当宫女、伺候人。

▲包衣宫女出身的孝恭仁皇后乌雅氏

除了早年间投降满洲人或者被俘、被编入八旗的汉人之外。明王朝的汉人与满洲统治阶层之间并没有前面提到的这重“主奴”关系。所以。清朝入关之后。虽然大量汉臣进入了朝堂。但他们是不能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的。只能自称“臣”。原因其实很简单。清朝皇帝压根儿没拿汉臣当“自家人”!

▲被编入八旗的洪承畴。他可以自称“奴才”

“奴才”与“臣”的区别

“奴才”二字看起来不好看、听起来难听。但在清朝却有着非同寻常的含义。自称“奴才”。说明是皇帝家的“自家人”。“臣”字看起来好看、听起来好听。却隔着一层。就像平时交往。称呼别人“您”。说明关系一般;称呼“你”。代表关系比较近一些。如果直接称呼“你个龟儿子”。不用说。百分百“老铁”!所以。在清朝。大臣自称“奴才”不仅不丢人。而且还显得“高人一等”。

▲挽狂澜于既倒的曾文正公也只能自称“臣”

汉臣如果自称“奴才”。不仅会受到旗下大臣的嘲讽。甚至皇帝也不乐意。清朝皇帝看到汉臣自称“奴才”。客气点儿地会“友情提醒”——你不该这么自称;不客气点儿地。直接来训——“你丫不配!”甚至为了“迁就”汉臣。清朝还规定。在旗的大臣与不在旗的大臣并列署名时。都自称“臣”。换言之。就算让在旗的大臣改称“臣”。清朝的皇帝也不愿意让汉臣自称“奴才”!个中深意。不言而喻……

▲收复新疆的左文襄公也只能自称“臣”

清朝特殊的“臣”——宗室

虽然清朝在旗的大臣对皇帝都自称奴才。但有一群人却除外。他们就是皇帝家的同宗亲戚——宗室。因为他们是爱新觉罗、是“主子”。如果他们是“奴才”。那他们的祖宗努尔哈赤算什么?“奴才的祖宗”吗?那清朝的皇帝们又算什么?所以。清朝的宗室一般情况下是称“臣”的。尤其是拥有旗份的入八分宗室王公。他们本来就是所拥有牛录下旗人的主子。又怎能与自家奴才一样自称“奴才”?这丢的不仅是宗室的脸。更是皇帝的脸!所以。一般情况下。清朝的宗室是不自称“奴才”的。至少白纸黑字的正式行文上是如此。


▲宗室王公是自称“臣”的。不称“奴才”

综上所述。清朝大臣自称“奴才”还是“臣”。看似只是称呼上的差异。实际上背后有着很深的门道。不是谁想怎么自称都可以的。自称用错了不仅会遭到同僚的嘲讽。而且还是遭到皇帝的批评教育……

▲他虽然被封为了贝子。但还是得自称“奴才”

其他观点:

满清政权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在臣子的称号上也有着区别于其他朝代之处。一般而言。清代臣下在旗者自称“奴才”。汉大臣称“臣”。

称呼奴才。起初本是满洲属人制度的一个旧俗(即属人对本旗旗主要称奴才。对共主皇帝可称臣)。最初这个制度没有延伸到不在旗籍的汉臣(汉军旗不是汉臣)。

“奴才”和“臣”两种自称开始属约定成俗。后来则由皇帝明令进行规定。

整个清代臣下自称的基本情况是:

清早期:称呼较随意。尤其是汉臣。甚至还有自称呼“我”的。旗人中主要是对本主称呼“aha(奴才)”。“奴才”。满语为Aha(阿哈)。

顺治康熙时期:逐渐形成汉官称臣。旗官(包括满洲旗、蒙古旗、汉军旗)称奴才惯例。

雍正时期:打破惯例。满汉臣一律称臣。满臣中依然存在称奴才的折子。以请安折子和内务府折子居多。

乾隆时期:正式确定并形成制度——满文臣公事称臣私事称奴才。汉文臣公私奏事一概称臣。武臣无论满汉无论公私。一概自称奴才。

宣统末年一律称臣。

满清在入关各旗的贵族属奴隶主。家里蓄有奴隶。称为“包衣阿哈”。即“家养奴隶”。满清入关后很多家养奴隶随主子在战争中立功成为显贵。但无论如何贵显。在自己的本主面前还得自称“奴才”。

入关后的顺治、康熙年间。各种规章制度逐渐建立。虽没有明文规定。但基本是汉官称臣。旗官(包括满洲旗、蒙古旗、汉军旗)称奴才。

但有些汉族武将也自称“奴才”。有的满人则是在朝廷上称“臣”。非正式场合则称“奴才”。同样在文书之中也遵循同样的规则。正式的奏事公文则称“臣”。请安折子等非正式折子则称“奴才”。

到了雍正皇帝即位后。善于改革的雍正帝为了标榜满汉统一。营造一种新的君臣关系。在雍正元年八月十六日发了一道上谕。明令臣下统一称“臣”:“凡奏章称臣、称奴才。俱是臣下之词。不宜两样书写。嗣后着一槩书写臣字”。

但仍有少数满臣在非正式文本中自称“奴才”。为了强调。他甚至亲自亲自修改汉军镶黄旗出身大臣高其位自称奴才的折子(见文首图)。

“奴才”、“臣”的称呼到了乾隆年间才正式形成制度。

乾隆年间。乾隆帝又恢复了顺治、康熙年间满汉臣子各自称谓的惯例。并发上谕将惯例确定成制度。

乾隆二十三年谕:“满洲大臣奏事。称臣称奴才。字样不一。着嗣后颁行公事摺奏称臣。请安谢恩寻常摺奏称奴才。以存满洲旧体。据此。则只分公私。不分文武也。

即“满臣公事称臣。私事称奴才。而汉臣则公事私事都要称臣”。但武将则不分满汉无论公私。一概要自称奴才。

如果汉臣自称“奴才”。皇帝会斥责其冒称之罪。而满臣如果私事不称“奴才”则是忘本。也会被斥责。

乾隆三十八年。大臣天保、马人龙共上一道奏折。天保是满人。马人龙是汉人。两人联合署名。因为天保在前。所以写作“奴才天保、马人龙”。

乾隆看到后下旨道:“今天保、马人龙之摺如此。朕所不取。若不即为指示。恐此后转相效尤。而无知之徒。或因为献媚。不可不防其渐。嗣后凡内外满汉诸臣会奏公事。均着一体称臣。以昭画一。”

乾隆的言外之意是:为免汉人因邀宠自称奴才。所以今后满汉上奏。宁可全署名为‘臣’。这便是所谓的:不欲汉人之称奴才。而以满人迁就汉人也。故满人称奴才。有时可以称臣;汉人称臣。无时可以称奴才。

所以。有时候称奴才也要有资格。

所谓“满汉一体”和多数口号一样。凡是“口号”一般都不是真的。

宣统二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所谓的新政。下旨宣布“满汉一体称臣”。但很快清政府灭亡。君将不君。臣自然也不臣。

其他观点:

谢邀。“奴才”和“臣”都是大臣的自称。但并不代表“奴才”就低“臣”一等。但也不代表二者可以混淆乱叫。

在满清入关前大臣的自称并没有什么规定。就是还处于“你我他。大傻瓜”阶段。叫“奴才”和“臣”都可以的。

等到顺治康熙年间。虽没有明文规定。但也形成一种习惯:

汉人一般自称“臣”。但是武将例外。汉人武将要自称“奴才”。而满人的惯例则是在朝廷上称“臣”。非正式场合则称“奴才”。

雍正年间就统一全都称“臣”。但在非正式场合“奴才”也是可以用的。

到了乾隆年间。乾隆重新规定了。即“满臣公事称臣。私事称奴才。而汉臣则公事私事都要称臣”。在乾隆时期。自称“奴才”是显得和皇帝比较亲近。是一家人。而汉人就需要官方一点。这也就是我们在看电视剧时候。每次和珅都贱兮兮的自称奴才其实内心也是很高兴的。

最后晚清时期就又恢复都是“臣”的阶段了。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女人不想上班,就愿意在家带小孩,到底是爱还是懒?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是爱是懒你看她做事咯!孩子三岁前妈妈带蛮好啊。我老婆没有[&...

个人原因想离职怎么和领导说?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个人原因想离职怎么和领导说?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应该说[&h...

青菜哪些做法比较好、营养价值高?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你好。谢谢邀请!其他观点:青菜的做法很多。它的营养价[&he...

近期厂里打算引入工业机器人,想了解下抛光打磨机器人由什么构成?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按照题主的意思。这里提的应该是打磨抛光的工作站。一般情[&h...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初心未变 永久VIP 2022年10月3日 08:16:53

    奴才,满洲,清朝,大臣,皇帝,汉军,包衣,汉人,蒙古,乾隆

  • 樱花吻 永久VIP 2022年10月3日 08:16:53

    没想到大家都对清代大臣为什么有人称“奴才”,有人称“臣”?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0月3日 08:16:53

    清朝的“奴才”和“臣”是存在很大区别的。并不是所有大臣都能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清朝的“奴才”可比“臣”精贵多了。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