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朱元璋一生有二十六个儿子。有记载的女儿十六个。庆靖王朱栴是他的第十六个儿子。
我们比较熟悉的也就是长子朱标和四子朱棣。其他的儿子几乎无人知晓。这跟明朝藩王的资料不对外公开有很大的关系。朱标是太子。但英年早逝。朱棣就是后来的明成祖。永乐皇帝。他在历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
庆靖王朱栴出生于1378年。生母是余贵人。1391年。13岁的朱栴被封为庆王。封地庆阳。庆阳在今天的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因此被称为庆王。1401年。建文帝时期移居到宁夏。他在宁夏生活了45年。直到明英宗正统三年去世。享年61岁。
朱栴是名副其实的宁夏王。庆王府在宁夏经历了251年的风雨。子孙后代也一直在宁夏繁衍生息。作为藩王。朱栴统领宁夏军政要务。维护边境治安。宁夏是他的王国。为了宁夏的繁荣。朱栴兴修城市园林。兴办学校。发展当地的经济。着力改造宁夏的生态环境。
朱栴才情很高。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吟诗填词是他茶余饭后的消遣。因此也被誉为才子王爷。《宁夏志》是朱栴亲自编撰的地方志。他开创了编撰地方志的先河。
朱栴在宁夏生活近半个世纪。对于宁夏的风土人情。疆域地貌都非常熟悉。在银川市建造了雍容华贵的园林式王府。为多民族融合起到了非常大的贡献。
朱栴擅长诗词。文章诗词也在宁夏历史文化中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但作为王爷的朱栴一生也是历经波折。享受王爷的荣华富贵的同时。也遇到作为王爷的坎坷。
朱栴的好学是出了名的。而且他为人忠厚低调。连他的四哥明成祖朱棣对他都是大加赞赏。赞赏归赞赏。朱棣发动靖难登基后。总感觉如芒在背。心情从来没有轻松过。时时防着其他的兄弟。
公元1407年。朱棣派内官太监杨升和工部主事刘谦、王恪等人到宁夏。名义上是去协助朱栴建造新王府。实际上是去监管朱栴。朱栴其实无意留在宁夏。想回到内地。可他的要求并没有得到朱棣的允许。王爷也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好不容易熬死了四哥朱棣。甚至熬死了侄子明仁宗朱高炽。思乡的朱栴还是念念不忘回内地。1426年。朱栴再次打报告给明宣宗。说自己在宁夏生活不习惯。饮食起居都觉得不舒服。想去韦州生活。没想到孙子明宣宗朱瞻基还是没有批准。真是无奈。只好老老实实的呆着。
正因为他的不安定。烦躁的朱栴被护卫举报不法。真是落井下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宦官马安住诽谤朱栴。说朱栴是个不守本分的人。雪上加霜。如此以来。在公元1430年。朱栴上奏想入朝看看。都没有得到明宣宗的批准。可悲之极。
1436年。此时明宣宗已经去世。朱栴自感身体不支。没想到的是宁夏总兵官史昭又给朱栴参了一本。说朱栴违法。朱栴本想惹不起。躲得起。想换个地方和环境。不想与史昭呆在一起。打个报告给明英宗朱祁镇。没想到明英宗照旧不答应。
绝望的朱栴郁郁成疾。从此一病不起。并与当年去世。谥“靖”。史称“庆靖王”。
其他观点:
庆靖王朱栴(读“瞻”音)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六子。14岁封庆王。16岁入宁夏做藩王。直至61岁病逝。因谥“靖”。历史上称其为庆靖王。
朱栴本来的目的地是银川。但当时宁夏由于刚刚开发。银川实在太荒凉。安全和供给都成问题。所以只能在先暂住在韦州。这吃穿用的东西还得靠周边的地区提供。
两年以后。宁夏地区的军政大权都划归给朱栴。他也开始施展治理辖区的雄心报负。 在他的努力下。当地经济大有起色。边境局面也趋于稳定。
但远在边塞的朱栴思乡之情未断。还是想回到朝廷。也多次申请可均被拒绝。他无奈之下。安下心来一心一意的经营辖地。
朱栴虽为藩王。但他十分善于学习。学问很大。也很会做诗文。有“才子王爷”的美称。他所著的《宁夏志》是宁夏的地区历史上的第一个地方志。
他所居住的庆王府。也是他的杰作。王府恢宏壮观。错落有致。把塞外的古朴与江南的秀美巧妙的融为一体。成为当时塞上独一无二的特色建筑。
朱栴在韦州住了9年。又在银川住了36年。终其一生驻守藩地。他死后。后代袭封了他的王位。又传了十代。家族统治宁夏总计251年。
历史微点与您共同学习。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其他观点:
明正统三年(1438年)八月初三。宁夏镇城(今宁夏银川)庆王府。六十一岁的庆王朱栴患病后久治不愈。在当日薨逝。他去世后。长子、庆世子朱秩煃一面安排葬礼典仪事宜。一面立即派出使者。向朝廷举哀。七天后。皇帝英宗朱祁镇在京师(北京)得知了曾叔祖去世的消息。为表示哀悼。英宗为庆王去世而辍朝三日。遣使前往宁夏祭奠。并赐庆王谥号“靖”;这就是朱栴在之后的历史文献中。被称为“庆靖王”的由来。
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初九。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六子出生在京师应天(南京)。生母是皇贵人余氏;太祖为这个庶子起名“栴”。
洪武二十四年(1391)。太祖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建藩。将尚未就封的十个儿子:十六子朱栴、十七子朱权、十八子朱楩、十九子朱橞、二十子朱松、二十一子朱模、二十二子朱楹、二十三子朱桱、二十四子朱栋、二十五子朱㰘全部册封为亲王。授予金册金宝。各建封国。以屏藩大明王朝千秋万代。
朱栴的册文曰:
“洪武二十四年。岁次辛未。四月戊午朔十三日庚午。父皇制曰:
昔君天下者。禄及有德。贵子必王。此人事耳。然居位受福。国于一方。尤简在帝心。第十六子栴:今命尔为“庆王”。分茅胙土。岂易事哉。朕起自农民。与群雄并驱。难苦百端。志在奉天地。飨神袛。张皇师旅。伐罪救民。时刻弗怠。以成大业。今尔固其国者。当敬天地在心。不可逾礼。以祀其宗社山川。依时飨之。谨兵卫。恤下民。必尽其道。于戏。勤民奉天。藩辅帝室。允执厥中。则永膺多福。体朕训言。尚其慎之。”
时年十三岁的朱栴。在这一次建藩中被册立为“庆王”。藩地庆阳府(今甘肃庆阳)。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栴就藩庆阳府。
但是就藩不过才半年。太祖因北方边境直面北元的侵扰。必须要有亲王坐镇边塞、统领边军抵挡外敌入寇。自己才得以放心。大明江山也才能够安定。于是太祖决定将庆王朱栴的藩地改为宁夏镇(银川)。以皇子亲王的身份为国家守御疆土。十六岁的朱栴因此自庆阳前往宁夏镇(银川)驻守边疆。同时。他也成为明初九大攘塞亲王之一。
移藩之后。朱栴本应立即前往宁夏封国。但当时的宁夏镇地处大明抗击北元的前线。距离北元势力范围非常近。宁夏镇又孤悬于黄河河套突出部。是整个九边的关键节点。时常有激烈战争发生。是实实在在的战区前沿。这样的危险境地。让少年亲王的安全不能完全保证。同时。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设立王府。其藩国配套的官署、护卫等条件也难以保障。而且经济压力极大。
所以。考虑到宁夏的实际情况。太祖下诏让庆王暂时不必前往宁夏镇就藩。而是先驻韦州(宁夏同心韦州镇)。以待藩地稍微安稳后。再行移藩。庆藩的禄米则由延安、绥德、宁夏三地的田产租赋支付。以承担用度。
洪武三十年(1397年)。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宁夏镇军事卫所制度基本建立。当地驻军及百姓的屯垦开拓及农牧业也逐步发展完善。太祖这才诏令宁夏镇开始建造庆王府。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于京师(南京)。皇太孙朱允炆奉遗诏继位。即建文帝。
建文帝登基后。圉于诸叔大都手握重兵、驻守四方重镇。对于朝廷具有潜在的威胁。于是采取近臣方孝孺、黄子澄、齐泰等提出的“削藩”策。先后将周王朱橚、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废为庶人。剥夺藩地护卫;湘王朱柏在遭到同样对待时。愤而自杀。不到一年时间。太祖五个儿子被削去了爵禄、藩封。而建文帝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诸王中年纪最长、实力最强的四叔——燕王朱棣。
建文元年(1399年)六月。眼看弟弟们的遭遇即将落到自己头上。燕王朱棣即恐惧、又悲愤。为了自保、同时也是拼死一搏。燕王先发制人。在建文元年(1399年)六月于藩地北平(今北京)集合燕藩护卫八百人。发动“靖难”。举兵对抗建文朝廷。燕王和建文帝叔侄之间最终闹得刀兵相见。
在燕军和南军历时三年的“靖难之役”中。地处西北边塞的庆王朱栴基本没有受到波及。也许是感觉他威胁不大。也许是要全力对付叛乱的燕藩。还没来得及向其他藩王下手。总之在这几年内。建文帝对于朱栴这个比自己还小一岁的十六叔基本没有表示出特别的猜忌之意。让他在韦州平安地居住。
朱栴远在西北。既没有参与燕王的“靖难”。也没有收到建文帝发出的“勤王令”。安安稳稳地生活在韦州。燕军与南军的连绵大战。都和远在韦州的庆王无关。
建文三年(1401年)。建文帝下诏。以河套初步安定、需要亲王坐镇为由。命庆王朱栴正式移藩。从韦州临时居所迁往宁夏镇城。但此时宁夏庆王府还未彻底完工。所以急急忙忙赶到宁夏城的朱栴还不得住进王府。只能暂时居住在宁夏卫指挥使衙门。以此为临时王府。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率军南下。击破南军防线、渡江攻破京师。建文帝在乱军中失踪。朱栴的四哥朱棣终于获得“靖难之役”的成功。自侄子手中夺取了皇位。登基称帝。成为大明第三代皇帝——明太宗(成祖)。
成祖本人是以藩王起兵而夺取天下。所以对于亲王手握兵权非常忌惮。怕再来一次“靖难”。甫一登基。就采取了建文帝的办法。开始着手收回诸王权力。
但是成祖的削藩手段更为高明、隐蔽且具有人情味。和建文帝的暴力削藩相比。相对能够让诸王接受。
成祖采取的手段是:提高诸王待遇、保留极高政治地位。庞大的王府属官亲卫人等一律保留。让亲王们得以永保富贵荣华;同时。收回了诸王控制的护卫军士。“搁置”(其实就是废除)亲王们领兵作战的权力。
这样。即不伤兄弟间的和气。又消除了藩王们对于朝廷潜在的威胁。太祖时期手握大权、统帅大军的藩王们。逐渐成为只能享受优厚待遇。再不能对皇权产生威胁的富贵闲人。(除了齐王朱榑、谷王朱橞两个确实作死的亲王。其他诸王都切切实实享受到了这个极高的待遇。并传之于子孙。直至与国同休。)
在成祖的变相削藩策之下。朱栴也交出了自己的护卫。转变为富贵闲王。其实他名为攘塞亲王。和秦王、晋王、燕王等兄长具有同等军事统帅权。名义上统领河套、陇东诸卫。但是由于朱栴年纪较小。又多年没有驻守藩地宁夏。实际上长期居住在远离边境的韦州。并没有真正上阵作战过。河套、陇东诸卫的指挥权。并没有完全归于庆王统帅。
对于原本就不怎么掌握过的统兵权。即使因为成祖的诏令而失去。朱栴也并没有特别在意。原本就不是他的。失去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而他所念念不忘、一直向朝廷要求的。是让自己能够离开宁夏城。返回在韦州的旧府邸。
永乐五年(1407年)。成祖为了表示对于十六弟的关怀。特别遣派内监、工部、钦天监等官吏前往宁夏。督促营造已经修了五年还没有完工的庆王府。但庆王府久久不能完工其实是朱栴的拖延之计。他一点也不想住在宁夏镇这个边境之地。内心思念旧居韦州。所以自己暗地里让建造工程拖拖拉拉。无法完工。
在成祖大张旗鼓地派人前来宁夏。为庆藩完成王府修造事宜时。朱栴哭笑不得。只得上书朝廷。言明自己的意思。请求移藩回韦州旧地。成祖接到奏报后。出于安定边防的考虑。没有同意朱栴的内迁请求。致书劝慰朱栴。要他以亲藩职责为重。坐镇边塞。为国家承担防卫边疆的重担。
既然皇帝兄长这样说。朱栴也无法。只得留驻在宁夏城。并真正开始建造庆王府。经过数年扩建。宁夏庆王府于宁夏镇城南薰门内大街建成。成为河套地区最为壮观宏伟的建筑。号称塞上第一、北疆园林。
虽然没有达成移藩的愿望。但是朱栴自小性情温和内敛。遇事低调惯了。不大喜欢强辩纷争。之后就把搬家的念头深藏心底。不再向成祖念叨。
成祖虽然处于边境防御的目的。在宁夏镇一定要亲王坐镇。建藩在此。但是他一方面十分赞赏这个朱栴这个小弟弟低调不惹事、服从安排。一方面也觉得朱栴有学识、“忠孝谨慎”。不能过于苛待了;所以成祖虽然没有直接允许他移藩韦州。但同意他每年夏天可以率王府内眷及属官前往韦州避暑。相当于变相的同意了其内迁移藩的要求。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成祖驾崩。洪熙元年(1425年)继任的仁宗朱高炽也去世;宣德元年(1426年)。已经是朱栴的侄孙宣宗朱瞻基在位了。朱栴当年最后一次上书。以“宁夏卑湿。水泉潮恶”的理由。请求內迁韦州。
宣宗回复:
“叔祖藩封。为太祖钦定、太宗(即成祖)再次确立。至今已历三十年。祖制在先、不宜违反”。再一次拒绝了朱栴得请求。让他按照成祖 的旧制。还是每年夏天居住韦州。秋天返回宁夏镇城。
自此朱栴断绝了內迁的心思。也不再过问朝廷的大小政事。把全部精力用在潜心学问、修养身心上来。朱栴本来就“天性英敏。问学博洽。好古博雅。学问宏深、长于诗文”。在太祖诸子中与博学多才的蜀王朱椿齐名。有“蜀秀才、庆秀才”之称。
在宁夏居住期间。朱栴著有诗文《凝真稿》十八卷、《集句闺情》一卷。并自编了《文章类选》、《增广唐诗鼓吹续编》等五种诗集文汇。而他最重要的文学贡献。是主持编纂了《宁夏志》两卷。这也是宁夏有史以来上第一部地方志。开启了河套地区修史先例。同时也给后世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历史学术研究资料。
一般地方志的修撰。都是“官督民修”。地方官员挂名总纂。但并不实际修撰。都是由当地学者耆老联合撰写。集体创作。并非某一人的个人著作。而《宁夏志》却是身为尊贵亲王的朱栴个人亲自撰写的著作(当然。朱栴以亲王之尊。肯定也调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在整个大明二百多年、先后就封的数百名亲王中。再也没有第二人有朱栴这样亲自撰写地方志的成就。朱栴身为“帝胄”。却能“孜孜勤学。寒暑不辍”。亲手编撰完成《宁夏志》。确实非常难得。庆王朱栴因此为宁夏地方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晚年的朱栴在宁夏镇和韦州两地间往来居住。寄情于文学和诗词间。悠游于塞上。生活恬淡而平静。他还写了《行香子》词。以表达自己知足常乐、心满意足的心情:
“五十之年。华发盈颠。得平安。感谢苍天。无忧无虑。即是神仙。有数厨书。万钟禄。万丘田。光阴似箭。冬冷春暄。尽今生。所事随缘。从他汗筒芳臭流传。但饥时饭。渴时饮。困时眠。”
正统三年(1438年)八月。一生低调内敛的朱栴病逝于宁夏镇庆王府。时年六十一。朝廷得报后。遣使致祭。并赐谥号曰“靖”。称“庆靖王”。次年五月。庆靖王朱栴灵柩归葬于韦州蠡山。虽然生前没有能够返回韦州旧居。但是去世后归葬在此。庆靖王朱栴总算完成了半生的未了心愿。
朱栴去世后。长子、庆世子朱秩奎承袭了庆王爵位。此后朱栴的后代就在宁夏一代代繁衍下去。庆藩在宁夏镇居住的历史长达二百五十一年。共传十世。历任庆王十一人。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起义军西征。攻克宁夏镇。庆藩最后一代亲王朱倬漼(尚未来得及受朝廷册封)全家都被起义军擒获。崇祯十七年(1644年)朱倬漼在山西被处死。明庆藩至此断绝承袭。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www.shenzhoubaby.com/226893.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生活常识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qq.com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宁夏,王府,亲王,庆阳,太祖,朝廷,燕王,河套,大明,地方志
没想到大家都对大明庆靖王是何人?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朱元璋一生有二十六个儿子。有记载的女儿十六个。庆靖王朱栴是他的第十六个儿子。我们比较熟悉的也就是长子朱标和四子朱棣。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