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春秋时期。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把范、中行灭掉后。又于公元前453年联合韩、魏灭掉了最强大的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一时期的晋国疆域图
然后再看一下。韩、赵、魏以及智氏的地盘划分
在晋国时期。六卿之间相互混战争夺地盘。所以就导致了本来势力范围靠近西边的魏国。进入三晋时代后。获得了隔着韩国的东面的飞地。
在魏文侯魏斯时代。当时的三晋并不算团结。赵国想联合魏国灭韩、韩国想联合魏国灭赵。但都被魏文侯拒绝了。魏文侯提出了三晋联合发展的战略。但因为利益如何划分。三家并没有达成共识。但在魏文侯的建议下。三家停止了内斗。走上了各自发展的道路。
由于赵氏在北、韩氏在东、韩氏的发展方向是韩和魏国飞地以东的郑国。于是在魏文侯时代的魏国发展方向是西面的秦国。
魏文侯二十七年(公元419年)。魏国西度过黄河。开始入侵秦国。经过长达11年的战争。魏国获的了秦西河地区。夺取了北面戎狄大片土地。在此设置了上郡(陕西洛河以东)随后又占据了陕(河南三门峡西)。控制了西方与中原的黄金通道。秦国被压迫在了洛水以西。
下面这张图大致上是战国前期。魏国扩张的地形图:
魏文侯死后。魏武侯继位。魏武侯号召韩、赵结盟、三晋第一次结成联盟。开始向南方于楚国交战。攻取了楚国军事重镇大梁。轻取襄陵。楚悼王求和而不得。后来楚国贿赂秦国。秦国偷袭韩国。之后齐国又乘机攻击襄陵。
这一时期的魏国疆域图大致如下:
到了公元375年。三家分掉了原先的晋室。魏惠王继位后迁都大梁(开封)。但是安邑与大梁之间的土地联系很薄弱。只能向北绕道榆次、阳邑南下进入河内、大梁版块。这条交通线不仅绕道。麻烦、而且非常容易被切断。于是为了迁都。魏惠王开始跟赵国和韩国换地。
经过一系列的换地。到了公元前361年。魏国迁都大梁。然后魏国的疆域就变成了下面这个样子:
魏惠王时代魏国逐渐开始衰落。先是在马陵之战遭受齐国重创。主将庞涓自杀。太子申被俘。之后又被秦国几次攻击。河西之地尽丧。又被迫割让上郡15城。黄河以西的土地全部丢掉不说。还使得秦国在黄河东岸建立了东进的阵地。
之后。魏国就再也没有站起来过。一路丢城失地。到了快被秦国灭亡之前的土地终于全部连在了一起。可惜。只有那么一小点了.....
其他观点:
魏国(前403—前225)是周朝诸侯国之一。同时也是战国七雄之一。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册封为侯、周显王二十五年(前344)称王至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为秦国所灭。共179年。
它的领土包括现在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陕西东部、河北南部。基本上就是当时的横跨黄河。位居中原地区。当时它西邻秦国。东隔淮水、颍水与齐国和宋国相邻。西南与韩国交错接界、南面有鸿沟与楚国接壤。北面则有赵国。魏国始都安邑。周显王五年(前364)。魏惠王从安邑迁都大梁。这之后魏国称为梁国。
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它的版图却是支离破碎的。这之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看它的历史。
周定王十六年(前453)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三家分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魏与赵、韩一起被名义尚存的周天子正式封为诸侯。由于魏国地处中央四战之地。忧患的环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为战国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他用翟璜为相。改革弊政;用乐羊为将。攻掠中山国;以李悝变法。教授法经。依法治国。魏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机。
战国250余年历史中。魏国是最先强盛而称雄的国家。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
但在以后的战争中。魏国\"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开始衰落。传至魏王假。于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为秦国所灭。
从它百余年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发现。魏国走了一个先起后落的过程。
三家分晋以后。魏国最先强大起来。魏文侯率先任用李俚变法。使得魏国成为战国时期的第一任霸主。更难能可贵的是。魏文侯还联合三晋东征西讨。基本上是把周边所有的国家都虐了一遍。
魏国不但攻占了秦国河西地区。攻灭了中山国。同时还侵占了楚国和齐国的部分城池。使得魏国的版图达到历史顶峰。这时候的魏国地盘包括:被攻灭的中山国地区;韩国和秦国的之间的河西河东地区;韩国和赵国之间的小片地区;还有中原大梁附近的一大片地区。整个就看似一个凹字形包围了韩国。
然而树大招风。三晋毕竟是三个国家。他们会因为共同的利益走到一起。也会因为各自的利益而产生嫌隙。
赵国和韩国跟在魏国后面南征北战。往往大部分利益都被魏国所占。他们得到的比付出的要少得多。分歧由此而产生!就此。三晋离心。之后魏国凭借超强实力先后进攻赵国和韩国。但分别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被齐国打败。
两战过后。魏国逐渐衰落。而齐国秦国的相继崛起。给魏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魏国本来就处于各个国家的中间。何况它前期四处树敌。各种招摇。结果自然是\"出来混迟早要还\"。再加上魏惠王在位时时而和秦国连横。又时而与列国合纵。政策的摇摆不定更加导致魏国四面受敌!
不久魏国河西之地就被秦国锐士所攻占。河东之地也难以为继。魏国的国土不断萎缩。在河东部分地区被攻占后。魏国选择割让上郡给秦国以换得被侵占的河东地区并设立河东郡。此时魏国的版图中间好像被韩国切开一样分成两半。
分分合合。虽说魏国通过变法走向了强国之路。但它的历届国君却没能懂得如何走上一条战略布局的道路。一味地穷兵黩武四处征伐。最终导致了四面树敌。墙倒众人推。这也导致了它的版图四散破碎。
其他观点:
战国时期。魏国的领土确实造型独特。让我们看看这个造型形成的原因。或许我们从中会有少许启发呢。
魏国的奇葩领土造型
魏国的领土几乎被韩国一分为二。东西两部分只有一条走廊连接。也就是说。从魏国西部到东部。要北上走崎岖的上党。
魏国的领土造型可说是很奇葩的。三家分晋。魏国所得部分有利有弊
魏、韩、赵。本是从晋国分出来的三个国家。从瓜分的结果看。魏国一方面可说是得天独厚。独占鳌头。另外一方面。也天生就有其不利的一面。限制了他的发展。
魏国继承了当年晋国的精华部分。尤其是河东地区。那是当年晋国起家的地方。
因为这些优势。使得魏国早期一开始就具备了强大的国力。在这个基础上。魏国通过早期的励精图治。成为了战国初期的霸主。
可是。不利的方面也很明显。
三国领土本就是在他们东一块西一块的封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晋中。赵最后加入联盟。韩魏长期合作。联合作战。因此。韩魏出现这种奇葩造型也就不足为怪了。
其次。魏国地处四战之地。却地势平坦。不利于防守。这就使得魏国在向一个方向发展时。很容易收到其他方向的威胁。“围魏救赵”屡试不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魏敌方不至千里。卒不过三十万。地四平。诸侯四通辐凑。无名川大山之限——张仪改善环境的历史机遇
在三家分晋之初。三晋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盟友关系。
此时的魏国由于本身基础雄厚。外加率先变法。国力强盛。更重要的是。魏文侯本人在当时是极有威望的人物。因此。魏国实际上成了三晋的领袖。
三晋联合的时代。他们的战斗力冠绝天下。西攻秦、东攻齐、南破楚。三面出击。无往不利。魏国更是“天下莫强焉”。此时。他们完全有能力从根本上改善自己的环境。
灭智分晋后。三晋联合。连战连胜。雄霸一时。
魏国早期的霸业。率先变法、人才辈出固然是重要原因。但三晋联合。使得魏国不利的地理环境得到了很好的缓解。这也不可忽视。
可是。魏国这段时间对于盟友关系的处理不当。终于使得形势逆转。
三晋的分裂。魏国丧失霸权
毕竟此时的韩、赵、魏已经是三个独立的诸侯国。各自有各自的利益。他们土地、税收、劳动力等都是不共享的。
由于彼此各自的利益关系。魏国不可能将他获得的利益与赵、韩过多分享。而赵、韩。为了强大自己。又不可能不对周边寻求扩张。韩灭郑、赵灭卫(尤其是卫。卫当时朝贡于魏)。这些都触发了与魏国的争斗。
齐国。正是在“围魏救赵”、“围魏救韩”中重创魏国的。魏国。成于三晋联合。败于三晋分裂。重视共同利益。更要重视利益分歧
三晋联合。是因为彼此在三家分晋后的利益共同点。
此外。各国也有其他各自的利益。如果合作的共同利益并不符合各自整体利益时。就必然会分裂了。
因此。魏国或者应该照顾盟友总体利益。使韩赵与魏合作总体利大于弊。以求长期发展;或者意识到合作不能终究会破裂。必须摆脱一旦分裂带来的不利态势。
可是。魏国当时似乎并没有这样的危机感。他们四处作战。既没有适当照顾盟友利益。也没有本着危机意识。尽快改善自己的国防环境。
乐羊食子灭中山。忠勇壮烈。只是。这种战术上的胜利终究在战略上的失策而最终失去意义。中山终究复国。魏国辛辛苦苦做了无用功。
尤其是魏国耗费国力攻占中山国。在赵国境内弄出一块飞地。这些都说明。当时的魏国君臣没有考虑到三晋分裂后。尤其魏国与赵、韩闹翻后。自己的国防环境。
在魏国遭遇挫折后。才发现自己处于“四战之地”+“四分五裂”的双重困局。一蹶不振。
求同存异。要合作的基础。只有共同利益存在。我们才可以开始合作;
正视分歧。才是合作得以维系。或合作破裂不至于手足无措的关键。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www.shenzhoubaby.com/19644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生活常识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qq.com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魏国,秦国,晋国,利益,韩国,河东,楚国,齐国,大梁,三家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何战国的时候魏国的版图支离破碎?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春秋时期。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