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明宣宗朱瞻基废胡皇后。立嫔妃孙氏为后。唯一的原因是孙氏生了第一个儿子。并没有其他原因。
明宣宗朱瞻基深受明成祖朱棣的喜欢。在他爹朱高炽还没登基当皇帝的时候就被朱棣封为皇太孙。朱瞻基很早就被朱棣确定为接班人。永乐年间。朱棣就给朱瞻基定下了婚配。
永乐十五年。朱瞻基大婚。胡善祥胡氏为太子妃。孙氏(正史里没有名。电视剧里叫孙若微)为嫔妃。她们两人都没有深厚的背景。却都非常的贤惠、聪慧、漂亮。
胡氏是山东济宁人。他的父亲胡荣是锦衣卫的百户。而她的出名却是因为漂亮温顺贤惠。后来被选为太子妃的备用人选。
孙氏是山东邹平人。永城县丞主簿孙忠的女儿。她是被朱瞻基的外婆明仁宗诚孝皇后张氏的母亲彭城伯夫人发掘出来的。因为彭城伯夫人也是邹平人。她发现孙氏容貌俊美。特意把他带到宫里。
据史料记载。孙氏和朱瞻基认识得更早。毕竟孙氏在自己外婆家。朱瞻基也没少往她家跑。这样一来二往就认识并熟悉了。可以算得上青梅竹马。
胡氏和孙氏都不错。背景都很一般。一个是百户之女。一个是主簿之女。选谁当太子妃都很正常。谁都可以做决定。唯独朱瞻基不成。谁当老婆。谁做侧室。由朱棣说了算。
朱棣选了胡氏为太子妃。孙氏为嫔妃。命运似乎就此决定。却没想到未来会有巨变。
朱瞻基登基当了皇帝后。太子妃胡氏就荣升为皇后。嫔妃孙氏荣升为贵妃。此时真正的比拼才刚刚开始。
朱瞻基在当皇太孙期间就有了家室。两个明成祖选的老婆和侧室。却没有儿子;朱棣死了。明仁宗朱高炽当皇帝的时期。朱瞻基成太子了。依然没有儿子。只有三个女儿。两个是太子妃胡氏所生。一个是侧室孙氏所生。
朱瞻基当了皇帝了。还没有儿子。就说不过去了。国之根本。要人继承。
宣德二年。孙氏终于生了朱瞻基的第一个儿子朱祁镇。也就是后来的明英宗。朱瞻基非常的高兴。就是一般百姓人家生了儿子也要摆三天酒席。何况是皇帝。
朱瞻基有了儿子很高兴。对生了儿子的孙氏就宠爱有加。这其实并不妨碍皇后胡氏的地位。更何况皇后胡氏和贵妃孙氏都以贤明著称。两人并没有现代狗血宫斗剧里面的争风吃醋与抢班夺权。
两个女人虽然贤明不争斗。但朱瞻基却有想法。宗法制度确定了嫡子继承的法统。孙氏所生的朱祁镇只能算是庶子。他不具备继承皇位的权力。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办法:1、皇后胡氏生个儿子。那么就有嫡子;2、把孙氏立为皇后。那么朱祁镇就是嫡子。
朱瞻基选择了后者。他与皇后胡氏商议后。胡氏自己上表由于自己多病无子。辞去皇后。隐居长安宫为道姑。称静慈仙师。明宣宗立孙氏为皇后。长子朱祁镇为太子。
胡氏与孙氏的地位发生了巨变。都因为儿子引起的。母凭子贵。平心而论她们两人并无任何关于皇后之位的争夺和嫌隙。
胡氏虽然被废。但是还是得到了很大的优待。其实后来的明宣宗朱瞻基对胡氏被废很是后悔。称自己年少不更事。做事太过冲动。伤害了胡皇后。
“后无过被废。天下闻而怜之”、“此朕少年事”——《明史 后妃列传一》
胡氏在正统七年过世。葬于北京金山。并没有入葬皇陵。因为她的身份此时已经是道姑。
明英宗朱祁镇二次登基。年号天顺。在天顺六年。朱祁镇的亲身母亲孙氏过世。葬入景陵与朱瞻基合葬。
天顺七年。明英宗朱祁镇在自己皇后钱氏(朱祁镇非常宠爱钱皇后)的劝说下。给予了前废后胡氏追封。甚至还与此事和当朝首辅李贤商议过。追封其皇后尊号。并重修了胡氏的陵寝。
“以陵寝、享殿、神主俱宜如奉先殿式。庶称陛下明孝。”——李贤朱瞻基的两任皇后胡氏和孙氏都让人唏嘘不已。在封建皇家里。这样的子凭母贵的例子比比皆是。
其他观点:
朱瞻基与原配皇后胡善祥的婚姻。就像是一段孽缘。原本不应该在一起的两个人被强行安排在一起。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悲惨的结局。
永乐八年。朱棣在内部放出消息要挑选未来的太孙妃。第一时间得知这一消息的宫外人。是太子妃张氏的母亲彭城伯夫人。
彭城伯夫人的老家在永城。而永城主薄孙忠的女儿孙氏聪明伶俐。肤白貌美。彭城伯夫人便将他的女儿介绍给张氏。张氏又介绍给朱棣。
毕竟太孙朱瞻基是张氏的儿子。作为母亲没有任何理由害儿子。所以朱棣答应将孙氏接进宫。由张氏抚养。
当时的孙氏年仅十岁。与朱瞻基的年龄相仿。
孙氏由张氏抚养。自然是住在张氏的住所太子宫。而朱瞻基也是住在太子宫。对于新来的孙氏。朱瞻基非但没有反感。反而特别有好感。两个人天天在一起玩。培养了浓厚的感情。
在朱瞻基看来。孙氏就是他未来的太孙妃、太子妃、皇后。如果不出意外。孙氏肯定是一直居于正宫之位人。而人算不如天算。偏偏发生了意外。
永乐十五年。到了正式挑选太孙妃的时候。朱棣突然间发现了一个问题。孙氏是永城人。张氏也是永城人。一个地方出现两位后宫之主。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毕竟纵古至今有多少后戚乱政的事情历历在目。他朱棣可不想走这一趟浑水。
于是司天监在朱棣的暗令下。表示夜观天象。太子妃应当出现在济河间一带。
当时的锦衣卫指挥胡荣就是济河间一带的人。而胡荣的大女儿胡善围早就在洪武年间便已经在宫中担任女官。
胡荣与女儿胡善围暗箱操作。将小女儿胡善祥送进皇宫。经过朱棣的验收。胡善祥成功替代孙氏成为太孙妃。而孙氏则成为太孙嫔。
到这时。胡家人肯定认为他们家离飞黄腾达不远了。却没有意识到他们家飞黄腾达是不可能的。因为那个能够定义他们一家子命运的人。对他们产生了极其厌恶的情绪。
这个人就是朱瞻基。
朱瞻基与孙氏青梅竹马七年。早就认定了孙氏。可是胡家人却横插一脚。打了朱瞻基一个措手不及。被迫性的做了一件违心的事情。
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继位仅十个月就驾崩。年仅二十八岁的朱瞻基继承皇位。同时提供了一个明显的政治信号。那就是废后。
按照规定。只有册封皇后才能够赏赐金宝、金册。而专门负责此事的礼部尚书胡濙察觉到朱瞻基内心的想法。以孙氏贤惠为由。应赏赐金宝、金册。
关于这一点。朝中有不少大臣提出反对意见。但奈何不了身为皇帝的朱瞻基。
朱瞻基坚决认为可行。胡濙也坚决认为可行。大臣们只能无话可说。
毕竟一个是皇帝。一个是礼部尚书。
胡濙的这次试探以胜利告终。变得更加卖力。在上报礼仪的时候。竟然敢以皇后的礼仪上报。朱瞻基照单全收。既然你敢上报。我就敢做。反正我也想做。
倒霉的胡善祥虽然作为后宫之主。却阻止不了朝廷发生的事情。
朱瞻基册封孙氏以皇后的礼仪册封。已经在向天下人表明。朱瞻基喜欢的女人不是胡善祥。而是孙氏。废后一事迫在眉急。
当时有一个地位极其重要的人。察觉到了废后一事的苗头。向朱瞻基提出意见:
胡善祥并没有做出什么对不起你的事情。如果说你敢废后的话。到时候生出什么事端。你得解决得了。别闹出笑话。让全天下人耻笑。
这个敢向朱瞻基提出意见的人就是朱瞻基的母亲。现已经成为皇太后的张氏。
对于母亲的意见。朱瞻基明显不当一回事。因为在宣德二年十一月十一日。孙氏生下朱瞻基的第一个儿子朱祁镇不到十天。朱祁镇便立为太子。
胡善祥虽然依旧是皇后。但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
胡善祥明明没有去世。她生下来的儿子必然是嫡子。也就是太子。可是朱瞻基却拿她当空气。笃定她生不出儿子。众目睽睽之下。将孙氏生的儿子封为太子。
如果说在此之前。以皇后的礼仪册封孙氏为贵妃的政治信号不够明显的话。那么到此时。信号已经非常明显。胡善祥的皇后之位必废无疑。
随着太子的出生。朱瞻基开始以胡善祥生不出儿子为由。三番五次游说大臣。希望大臣们能够同意他废后。
在众多大臣中。以内阁首辅杨士奇的态度最为坚决。并不是坚决废后。而是坚决不废后。
胡善祥虽然生不出儿子。但是人家贤惠。在宫中生活了十年。从未出现任何的把柄。如果有的话。说不定她早就被废了。
杨士奇以此为由据理力争。但是孤木难支。别的大臣在朱瞻基地游说下。就算一开始不同意。后来也变得的同意。他要再争下去。说不定会落得个身败名的下场。
倒不如识趣一点。不但同意。而且献出一条计策。
当时的胡善祥恰好卧病在床。趁着这个时候劝她主动将皇后之位交出。成功的几率不是一般的大。
朱瞻基欣喜若狂。不是高兴杨士奇给他献出的计策高明。而是高兴杨士奇同意他的所作所为。
胡善祥卧病在床。按道理来说。朱瞻基应该进行照顾才对。可是朱瞻基非但不进行照顾。还劝说其交出皇后之位。
这让原本就对朱瞻基心灰意冷的胡善祥变得绝望。这样的夫妻生活再过下去也没有任何的意思。倒不如远离这是非之地。
宣德三年三月一日。朱瞻基册封孙氏是成为皇后。而作为废后的胡善祥。不能够与平常百姓家的女人一样再嫁。而是到长安宫当起尼姑。号“静慈法师”。
大明王朝自从朱元璋开创以来。从未有过废后的举动。朱瞻基算是头一例。对于胡善祥的被废。史载:“天下怜之”。因为胡善祥是没有任何过失被废的。
可能是朝廷与民间舆论的原因。朱瞻基后来曾经对废后一事作出表示。之所以废后是因为年少无知。
这明显是托词。要知道他废后的时候已经三十岁出头。哪里有三十岁出头还说自己年少的。
胡善祥虽然已经被废。但是却有一个人可怜她。这个人就是太后张氏。
张氏时不时的就把胡善祥叫到宫里嘘寒问暖。有的时候开宴会。还特地把胡善祥的位置安排在孙氏的位置之上。可见胡善祥是实打实的贤惠。都已经离婚了。婆婆还对她礼遇有加。
张氏的行为引起了孙氏的极度不满。虽然孙氏想发作。但是却不敢。毕竟自己虽然是皇后。但人家是太后。压自己一头。皇后与太后作对。无异于找死。
在胡善祥的晚年。张氏成了她唯一的依靠。
正统七年。张氏去世。胡善祥彻底没有了任何依靠。仅一年就跟随张氏的脚步。驾鹤西去。
胡善祥毕竟是做过皇后的人。在商定葬礼的时候。杨士奇建议用皇后的礼仪埋葬。可是孙氏却不乐意。强烈反对。最后。当过皇后的胡善祥以“嫔”的礼仪埋葬。连妃都不如。
有的人或许好奇。朱瞻基对此事的态度。
当时朱瞻基已经去世。继承皇位的是孙氏的儿子朱祁镇。所以朱瞻基对于此事并不知情。
但基本上可以肯定。就算朱瞻基还活着。胡善祥都不可能以皇后的礼仪埋葬。毕竟如果说胡善祥以皇后的礼仪埋葬的话。孙氏算什么?所以最大的可能是胡善祥以妃的礼仪埋葬。
结语
在封建社会。像朱瞻基与胡善祥这样强行被长辈安排在一起的夫妻屡见不鲜。但敢于做出反抗的寥寥无几。大部分人都选择妥协。
毕竟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敢于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去违逆长辈安排的婚姻。则代表着对长辈的大不敬。会招来邻里邻居的鄙视。甚至唾骂。
其他观点:
向敬之
明宣宗朱瞻基废原配胡后。而改立孙氏。关键点就是胡后没有生儿子。而孙氏弄出一个儿子。
为何说“孙氏弄出了一个儿子”?孙氏并没有生育。但她让宫女上床。替换了自己怀孕。然后假怀孕。称自己为朱瞻基诞下了皇长子。即那位在土木堡之变沦为瓦剌俘虏的主——明英宗朱祁镇。
孙贵妃阴取宫人子为己子。朱瞻基应该是知情的。不论是哪个女人生出的。都是自己的种。然而。孙氏玩小动作。朱瞻基默认。并以此命只生了两个公主的原配胡后请辞。因为他与孙氏为青梅竹马。孙氏十多岁入宫。妩媚可人。又与朱瞻基朝夕相处。成为初恋。
朱瞻基对胡氏只有尊重。而对孙氏却是宠爱。孙氏有了一子。母凭子贵。加之朱瞻基的操盘。成功取代元后胡氏。传闻朱瞻基后来懊悔少年荒唐事。也是不了了之。毕竟他与胡后的缘分尽了。他只是没把胡后赶出宫而已。
胡氏废居长安宫为道姑。或宣宗赐号静慈仙师。于正统八年病逝。英宗按孙太后的意思。以嫔妃的规格下葬。天顺六年孙太后去世。英宗对胡后恢复名位。谥为恭让皇后。颇合乎其形。但不祔庙。亦不系宣宗之谥“章”。也就是说明宣宗只有唯一的一任皇后孙皇后。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www.shenzhoubaby.com/18976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生活常识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qq.com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皇后,儿子,胡氏,张氏,永城,的人,礼仪,嫔妃,太子妃,大臣
没想到大家都对朱瞻基为何要废原配皇后?孙贵妃是如何当上皇后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明宣宗朱瞻基废胡皇后。立嫔妃孙氏为后。唯一的原因是孙氏生了第一个儿子。并没有其他原因。明宣宗朱瞻基深受明成祖朱棣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