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断摘录:深思可发现积弊;慎取可避免主观;极尽意志。方可推陈;不随大流才能出新。]
一、【注音朗读】参看课文脚注(或查词典)。给文中陌生词语注音。之后。有节奏地朗读全文。
二、【初步感知】朗读之后。合上书。在此书写:读完本文。我感知到作者在借登山的事引出关于成功的条件的思考。
三、【标题解读】我这样理解本文的标题:
是关于游山的记叙文。通过对登山活动的回忆。感悟、阐发某些人生真理。
四、【批注理解】请给本文作批注式的理解。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命名)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正音)(说明)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前洞)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后洞)(说明)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进洞)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出洞)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后悔)(游山经过)(记叙)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观游所得在深思)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奇观在险远。有志方可至)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无力不至)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无物相之不至)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有力不至可讥。尽志不至无悔)此余之所得也!(成功的条件在于有志、有力、有物。我有力、有物但没意志。故而有悔)(议论)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治学应深思慎取)(议论)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游人及写作时间)(说明)
五、【主旨确证】通过以上理解分析。本文的主旨。可以这样综合、概括:
本文通过一次登山活动。感悟到成功的条件在于自身意志、力量及外物相助。三者缺一不可;同时反思到。自己的失败在于意志薄弱、追随大流。
六、【内容审美】你觉得本文所表现的内容美在哪里?
本文内容美在:1、从日常生活小事中。感悟、发现到关于成功的普遍道理。折射出作者思维的高妙、深刻;2、强烈的自省、批判的科学意识。折射出作者心思的认真与严谨。
七、【形式审美】你觉得本文写得漂亮么?为什么?
本文写得漂亮。因为:1、以小见大。因事见理。使文章平易生动。而又不失高妙和深刻;2、记叙、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兼备。使文章脉络清楚、思想突出、科学理性。
八、【文本与文本】阅读下面的信息。并回答问题。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王安石作为改革家的素养在《游褒禅山记》中有没有体现?请说明。
《游褒禅山记》中倡导的深思慎取的科学理性精神以及极尽意志、不随大流的行事方式。都是改革家素养的体现。深思可发现积弊;慎取可避免主观;极尽意志。方可推陈;不随大流才能出新。
九、【文本与生活】思考并回答:我是否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是人云亦云。不太爱深思;也经常随大流。不愿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价值观?举例说明。
对于我来说。在人情礼节上。不愿得罪人。多是随大流。比方说。请客送礼。我心里极其厌恶这种习俗。但还是不得不掏腰包。并不情愿地赴宴。但是。在学术、专业及工作上。不会人云亦云。也不会随大流。而是喜欢实验、探索。
十、【妙句品仿】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以上文段分析了登山成功的三个条件:意志、力量和外物。请你大约仿照上面的句式。分析“大树生长的条件”。
示例:
世上茂盛、苍翠的大树。参天蔽日。人们往往仰观赞叹。但非有阳光不能生长。有阳光日日照耀。但没有足够的水源。也不能生长。有阳光照耀。而又有水源不断供给。若没有坚实的土壤让其扎根。也不能生长也。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www.shenzhoubaby.com/1618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生活常识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qq.com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