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历史上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从人格上说。曹操为人狡诈阴险歹毒。杀人如麻。是一个典型的负面形象。但是另一面。他有勇有谋。通过自己的奋斗。统一北方。为北方的经济恢复开创了条件。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曹操在文学史上也颇为重要。是建安诗派的领袖人物。其诗歌慷慨激昂。是魏晋风骨的先锋。他的诗反映了整个东汉末年的历史。也可以成为“诗史”。本文就选取曹操几首重要的诗。来解读其中的历史。
薤露行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疆。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薤(xiè)露行》是乐府曲调名。原是送葬的挽歌。曹操以旧调写时事。似乎也是在为东汉王朝写下最后的挽歌。诗中对汉朝末期的局势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并加以讽刺。其中的“汉廿二世”也就是汉灵帝。是汉代第22位皇帝。
189年。汉灵帝去世。外戚何进等谋划铲除宦官。曹操建议惩办几个魁首就就可以了。没必要将事情闹大。但是何进、袁绍等人却主张赶尽杀绝。为此他们不得不请董卓调集军队进入洛阳。结果。宦官的确被杀尽。但是朝政也全部被董卓控制了。诗中前面部分就是说的此事。“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疆”就是对何进、袁绍的讽刺。
最后几句是所说的董卓乱政。董卓进入洛阳。又杀何太后和汉少帝。立汉献帝。董卓此举引起了诸侯的反对。于是他就胁迫汉献帝迁徙关中。当董卓撤出洛阳时。命令士兵“烧洛阳城外面百里……烧南北及宗庙府库民家。城内扫地殄尽”。他挟持洛阳百万居民迁徙。所谓“卓尽徒洛阳人数百万口于长安。步骑驱蹙。更相蹈藉。饥饿寇掠。积尸盈路。”此后的洛阳成为了一座荒城。曹操见此只能哀伤。
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190年。袁绍带领群雄骑兵进攻董卓。也就是诗中的“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关东军虽然来势汹汹。但是各怀鬼胎。大家到达关外都逡巡不进。
此时曹操认为的董卓早已失去民心。应该加紧决战。于是他带领自己的部队向成皋前线移动。希望受到自己的影响。让其他诸侯军队也推进。不久。曹操的军队就遇到了西北军徐荣部。两军交战。曹操士卒死伤很多。曹操自己也受伤。幸亏他的堂弟曹洪沿汴水找到一条船。得乘夜逃脱。
很快。各地诸侯就开始发生内斗。如兖州刺史刘岱和东郡太守桥瑁发生火并。袁夺取了冀州牧韩馥的地盘。191年。袁绍谋废献帝。想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并刻制印玺。197年。袁绍的弟弟袁术在淮南寿春自立为帝。诗中的“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说的就是这两件事。
最后的“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反映了当时战争频繁。人口大规模死亡的现象。根据历史记载。当时的中原地区。十不存一。人口大规模死亡的原因有饥荒、战乱、瘟疫、大屠杀等。实际上。曹操本人也参与到了大屠杀之中。这里可以看出曹操也十分虚伪。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燕歌行》有两首。这里选取其中一首。曹操不断发展势力。先后消灭了一批军阀。开始在中原立足。在这期间。曹操迎接汉献帝于许昌。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诗就是写在这个时候。诗中曹操将自己看作是西周初期的周公。这首诗应该是曹操和群臣宴会时的作品。其诗歌学习了《诗经》的宴会诗《鹿鸣》。
《短歌行》主要表现了曹操的三个思想。一是人生短暂。希望早点建功立业;二。希望得到贤才的辅佐;三。希望成就周公“天下归心”的事业。曹操在许昌颁布了《求贤令》。得到了许多北方士人的支持。如荀彧、李典、许诸、郭嘉等。曹操在宴会上歌唱此诗。有团结大臣的意思。
211年。曹操正式成为了丞相。后曹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216年。曹操成为魏王。“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实际上。曹操只是打着辅佐天子的旗号发展自己的事业。他早有代汉自立之心。当时孙权瞅准时机遣使上表大说天命而称臣。意在促使曹操代。但曹操机敏地警觉到这是孙权的一个阴谋。说“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之后。曹操写下《燕歌行》表明心迹。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00年。曹操和袁绍发动了官渡之战。袁绍失败。之后。曹操又用了几年的时间摧毁了袁绍在河北的统治。袁绍呕血而死。其子袁谭、袁尚逃到乌桓。勾结乌桓贵族多次入塞为害。
曹操为摆脱被动局面。采用了谋士郭嘉的意见。于建安十二年(207)夏率师北征。五月至七月皆无果。后接受田畴建议。断然改道。经徐无山。出庐龙塞。直指柳城。一战告捷。九月。胜利回师。途经碣石等地。曹操写了《步出夏门行》这一组诗。此篇为组诗的第四首。写作时间比《观沧海》稍晚。大约在公元207年末或208年初。即在他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回首起自己的人生路程。无限感慨而有此篇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207年。曹操毅然决定北上征伐乌桓。在经历了一年的大战之后。曹操终于取得了胜利。此后。曹操回师经过碣石山。写上了这首壮志豪情的诗。表达了对大一统的憧憬。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00年。曹操和袁绍发动了官渡之战。袁绍失败。之后。曹操又用了几年的时间摧毁了袁绍在河北的统治。袁绍呕血而死。其子袁谭、袁尚逃到乌桓。勾结乌桓贵族多次入塞为害。击败了乌桓之后。曹操又准备南下荆州。统一全国。这时候。他写下了《龟虽寿》。
此时的曹操已经53岁了。他感到自己已经老了。时日无多了。但是他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来激励自己。结局我们都知道。曹操在赤壁之战中被孙刘联军击败。统一中国的霸业落空。
却东西门行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
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
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
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
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
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
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208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惨败。统一中国的霸业未能实现。但是曹操依然“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继续为统一而分布。不过此诗的风格显得比较悲凉。显示出老之将至的无可奈何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www.shenzhoubaby.com/1598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生活常识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qq.com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