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杜甫的《石壕吏》。可谓是读书人皆知的一首写实的叙事诗!主要描写由唐朝的安史之乱造成的发生战乱的一个社会现象。现在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的解释。一石激起千重浪。关于其解释的正确与否说法不一。浅谈个人看法:〇①。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家。35岁前在洛阳应举不第。35岁后在长安应试亦落第。后向皇帝献赋虽遂意~官场不得志。我们从他的《登高》《春望》《北征》等诗中可\看出他是位胸怀国事心系苍生的伟大诗人。特别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足以证明诗人的胸怀。在《石壕吏》中作者虽只描述社会现象未发表个人现点。但从为什要写这种现象。而不写其它好的现象?间接说明作者对这种社会现象是不满的!“吏乎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足以证之!〇②。康震的解释不仅使人大迭眼镜。更有失文人之公德。他怕成为众矢之的。就故意抬出郭沫若的解释作为参照系。可惜他选错了!!!为什么呢?郭沫若。史称郭老。是中国的文学大家。在国内享有盛誉。但郭沫若的文学观点并不代表格言和经典!他对历史或历史人物的评判。有不少是错误的!比如在看完《三打白骨精》电影后。他在七律中说: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毛主席看完后认为:唐僧虽愚昧。但没杀人害人。不至于犯千刀当剐之罪?因而也写了《七律:三打白骨精》。诗中说: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指出唐僧可以教育但不可杀!由此可知。郭沫若的有些文学观点并非都正确!所以说。康震抬出郭沫若的解释是为自己的解释做注脚。做当箭牌的。但既便是这样。也很难摆脱遭众人谴责的下场!
其他观点:
《石壕吏》是我们从初中时代学过的一篇诗歌。作者是有“诗圣”之称的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讲的是作者杜甫在晚上投宿到了一个村庄。遇到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壮丁的一段经历。中学时期我们学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都是告诉我们。这首诗歌主要是反映了唐代统治者对底层百姓的压迫。以及在这种压迫下百姓的悲惨生活。这是我们从中学时候起就对这篇诗歌所形成的惯有印象。
但是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北师大的康震教授在2016年录制的一个关于《石壕吏》的解读最近在网上竟然火了起来。而康震对于《石壕吏》的解读。核心在于三点:一是到村子里抓壮丁的官吏是朝廷人员。他这么做是为了朝廷好。为了朝廷能平定安史叛乱。所以他做的是对的。只是工作的方式方法有问题;二是《石壕吏》中的老妇人很有觉悟。从大局出发虽然三个儿子都在前线。有两个已经战死了。她的老伴跳墙跑了。家里就剩一个没有遮体衣服的儿媳和襁褓中的小孙子。老妇人还资源急朝廷之所急。想朝廷之所想。跟着这个酷吏走了。到前线给官军做饭。所以这个老妇人很讲政治。特别忠君爱国;三是这篇诗歌的作者杜甫并没有抨击酷吏。其实诗人是没有感情的。只是客观地叙述了这件事情。
康震对于《石壕吏》的解读引起了网络舆论的一阵哗然。抨击的声音到处都是。在此我先引用明末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的一句话“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士大夫无耻起来。还真的是连脸都不要的那种无耻了。
我们仔细品读《石壕吏》这首诗。我们会发现这首诗到处都充满了对穷苦百姓的同情和对酷吏的抨击。
首先我们要知道。造成安史之乱这场灾难的并不是老百姓。而是朝廷。如果不是唐玄宗宠幸奸佞逼反了安禄山。那安史之乱会爆发么?制造安史之乱这么大灾难的始作俑者安禄山。他的势力是谁培植起来的?为什么统治者造成的灾难要老百姓去买单呢?
按照诗中所说。这家人的三个男丁在邺城打仗。邺城大败又是谁造成的呢?唐朝集中了60万主力与叛军决战。安排了9个节度使指挥这60万大军。但是没有安排一个统帅统一指挥这60万大军作战。朝廷还猜忌这些大将。致使官军互不统属。指挥混乱才造成了官军的大败。所以老妇的两个儿子战死也是朝廷指挥无能的结果。
PS:康震在说到这场战役的时候说是郭子仪在跟安禄山作战。实际上当时安禄山已经被他的儿子安庆绪给做掉了。所以是郭子仪在跟安庆绪打。从中我们能看出康震对历史并没有多少了解。
其次。酷吏并不是工作方法有问题。而是完全在欺压百姓。就拿这家人来说。他们家的男丁都已经上前线打仗去了。听说官府要来抓人。唯一的男性。也就是老翁不得不跳墙逃走。家中只剩下了老妇、儿媳和小孙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妇不跟酷吏走。难道要儿媳跟着酷吏走么?其实老妇到军中也起不了什么作用。毕竟年纪大了。干不了什么活。而年轻的儿媳显然能比老妇起到更多的作用。但是一旦儿媳跟着去了军营。尚在襁褓中的小孙子就没有人给他哺乳。必然会饿死。在这种情况下。老妇是为了保护自家的小孙子。才不得不跟着酷吏走的。虽然文中没有记录酷吏所说的话。但是从酷吏的行为上来说。他显然是更趋向于抓走连完整的衣裙都没有的儿媳。连喂奶的妇女、高龄的老太都不放过。还拿着小婴儿来要挟。这就是无耻下流到极点了。这根本不是工作方法的问题!
第三。诗中的老妇并不是有觉悟的问题。按照古代传统。一个家至少也要留下一个男丁守家业。不能让这个家绝后。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即便是战事吃紧。一般也是三抽一或者五抽二。再怎么做也不能让一个家里的男人全部上阵打仗。因为在古代男人就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种地、干活、做工都离不开男人。要是没了男丁。一个家里的老弱妇孺都得饿死。在《石壕吏》中。这个家庭中的三个男丁都已经上了前线。按道理来说就不应该再在他们家征兵了。如果老翁不逃走。估计被抓的就是他了。
这个家庭为了大唐朝廷。已经出了全部的男丁。其中两个已经战死。就到了这种程度还要抓。这还让不让人活命了?如果朝廷不体谅百姓。不把百姓当人看。那么百姓还会爱戴这个朝廷吗?至于说老妇人跟着酷吏走是因为有觉悟。这完全是混账逻辑!
第四。杜甫在历史上以“诗史”著称。他的诗歌到处都充满了丰富的情感。在《石壕吏》这首诗中“有吏夜捉人”用了个“捉”字。“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其中用了\"怒”和“苦”字。酷吏为什么要捉人?因为村子里实在是没人了。只能抓老人、老妇和妇女了。酷吏为什么要怒?因为实在抓不到人了。他只能用蛮横的手法解决问题了。为什么老妇人要叫苦?因为他们被朝廷逼得实在是活不下去了。如果这都不算抨击。那什么算是抨击呢?
最后。对于这家人来说。如果非要三个儿子都死光。然后老妇人还毁家纾难才算是爱朝廷。这就太扯了。朝廷给了这位老妇人什么好处?凭什么要老妇人这样去爱这个朝廷呢?
其他观点:
康震教授的观点看起来有点新奇。颠覆了过去中学教材所解释的认知;其实不然。早在文革时期。1972年郭沫若老先生出版的《李白与杜甫》。观点就已经与普遍认知大相径庭了。我手头正有此书。看看老先生如何剖析《石壕吏》的。
杜甫是”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统治阶级的立场。而为地主阶级、统治阶级服务的”。《石壕吏》”完全是素描。””基本上是写实”。”诗中所描述的人民形象。无论男女老少。都是经过严密的阶级滤器所嘘选出来的驯良老百姓。驯善得和绵羊一样。没有一丝一毫的反抗情绪。”杜甫是不希望人民有反抗情绪的”。如有”那就归盗贼的范畴。是为杜甫所不能同情的危险分子了。
这就是郭老对石壕吏总的看法。由于《李白与杜甫》是扬李抑杜的。对杜甫基本持否定态度。政治上是这样。诗歌水平也是贬低得与李白的评价天差地别。受到当时的人们及后人的诟病也就在所难免了。
康震的说法。比之郭老的说法又是一番天地了。完全是古为今用的一个解释。穿越得使人摸不着头脑。为博流量与新颖。康震真是浑身解数地拼了。国家公务员的称号都出来了。用征兵现代化语言图解之。难怪有人说杜甫的棺材快板压不住了!
回到题目上来。只能说现在做学问很难。没一点真知灼见是写不了论文的。历史的资料就那些。你研究我也研究。如何出成果。独辟蹊径是唯一办法。人云亦云的搬砖式的写作。也能凑成文章。但要有所建树还须标新立异。才能吸引眼球。抓住受众者的心。康震的《石壕吏》解度。不管成功与否。成效如何。他的目的达到了。一篇不长的解释古诗的文章红了。就这点。康震教授值了!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www.shenzhoubaby.com/159683.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生活常识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qq.com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酷吏,朝廷,杜甫,郭沫若,老妇,男丁,儿媳,老妇人,孙子,安史之乱
没想到大家都对北师大教授歪解《石壕吏》,拿郭沫若挡枪干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杜甫的《石壕吏》。可谓是读书人皆知的一首写实的叙事诗!主要描写由唐朝的安史之乱造成的发生战乱的一个社会现象。现在的北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