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李斯与胡亥和赵高勾结在一起。矫诏诛杀扶苏和蒙恬。当然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了!
尤其是在秦始皇这座靠山倒了以后。李斯的前途堪忧的情况下。重新寻找靠山便成了李斯的首要抉择。当时秦朝廷内有着好几个不同的利益集团在互相争夺权利。
秦始皇在的时候。能够压制住所有人及所有人的不同声音。做到天下政令自天子出!可是当他突然倒在巡游的路上时。这个政治制衡因素也就消失了!近水楼台先得月。胡亥集团有着政治优势。因此笼络李斯及其周围的势力共同推胡亥上台。便成了赵高的第一选择。恰好李斯也在寻找靠山。双方一拍即合!
李斯协助赵高打击、消灭扶苏、蒙恬等人的势力。其实也是双方长期搏奕后的必然结果。秦朝当然也不是铁板一块:有利益就必然会产生利益集团。不同的利益集团之间必然会产生你死我活的冲突!!
其他观点:
李斯本来是可以成为千古一相的。伙同赵高立胡亥为帝。赐死公子扶苏。大将蒙恬。最后自己落得腰斩弃市。剁成肉酱。可悲可叹。然而对于李斯来说。他还有更好的选择吗。李斯即便不伙同赵高发生政变。他的命运也可能是商鞅第二。而不得好死。
赵高本是阉人。因为犯法本来就应该处死。要不是秦始皇赏识他的精干之才而赦免他。他早就被蒙恬执法处死了。蒙恬与公子扶苏交厚。又一同在帝国以北将兵30万。防范匈奴南下。属于上下级的关系。可以想见公子扶苏如果上台。没了秦始皇庇护的赵高。肯定必死无疑。这也是他胆敢伙同李斯发动政变的原因。何况。胡亥是他的学生。秦始皇二十多个皇子中。其实本就是胡亥。扶苏二选一。所以赵高不绞诏。他肯定是要死。如果绞诏成功。不光不会死。而且还有拥立首功。
对于李斯而言。秦始皇的死。为他的政治前途蒙上了巨大的阴影。君臣相得。建立不世之功。这是李斯的幸运。秦始皇死于沙丘。则是李斯的不幸。他选择与奸人合谋。实在是识人不明。终于身败名裂。身首异处。那么李斯面对的局面是什么呢。为什么他能同意与赵高合谋?
一 政治前景暗淡
李斯位极人臣。为什么还会说政治前景暗淡呢?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国家换了新主人。难道李斯这样的经天纬地之才会没有用处吗?答案是肯定的。李斯是荀子的徒弟。法家干才。偏偏公子扶苏有仁名。亲近儒生。公子扶苏与蒙恬戍边的直接原因是反对坑杀术士。由于扶苏多次上书劝谏秦始皇。秦始皇非常震怒。这才有了北戍长城一节。这跟李斯有关系吗?非常有关系。因为焚书坑儒就是李斯的主张。李斯法家出身。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是不允许那些读书人议论秦法的。议论秦法。则法律威严何在。何况。公子扶苏亲近儒生。从治国理念来说。公子扶苏上台很有可能以儒家为宗。改弦更张。作为法家大成的李斯很有可能被弃用。商鞅为秦孝公提出强秦三策。秦孝公独对霸道感兴趣。是以商鞅见用。公子扶苏亲近儒家。李斯又怎么能屹立不倒呢?何况。如果改弦更张。李斯之功业岂不因此而俱废。现在的李斯再也不是上蔡小吏了。能忍心吗?
二郡县制得罪宗室
秦始皇一统天下。就国家政治制度有过一番大争论。当时的丞相王绾主张恢复封建制。把王子。宗亲。功臣分封到各地。当时朝廷上下都是附和之声。唯独廷尉李斯不以为然。自然。主张郡县制更利于国家稳定。不会出现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纷争的局面。这种远见在刘邦分封异姓王和宗室而致叛乱得到明证。然而。对于李斯来说这就彻底的站在了宗室。功臣集团的对立面。秦始皇已经死了。李斯失去了他最坚定的支持人。面对朝野反对派。李斯能无忧心吗?
三李斯的政客本色
李斯本人是一个顶级的政客。说他是政客是因为李斯是把政治当作建功立业的手段。所谓猎取功名。他不是政治家。政治家是既有政客的才能。还兼具宏达的理想。为了理想。政治家可以不计毁誉成败。个人得失。而政客不然。政客始终是以利为先的。比如诸葛亮伐魏失败。可以自贬三级。甘居人后。李斯可以吗?李斯自己就说。最大的侮辱就是地位低下。最大的悲哀就是穷困。地位低下。生活穷困。不是士人心甘情愿的事情。可以想见。李斯仕秦本质就是为了猎取功名利禄。
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
正因为李斯本为取功名。他就不能不为自己忧心。而缺乏了那种泰然处之的坦荡。正因为此。他才会被赵高说服。
四拥立之功
秦始皇巡游天下。胡亥也一同陪行。如果胡亥不同行。可能密谋还会有变数。对于李斯而言。如果赞同本不该继位的胡亥称帝。这自然是莫大的拥立之功。由此大功劳。按照正常的发展。应该是不仅不会有被废黜之忧。还会继续得到重用。同时自己的子弟也会因此而共荣。这样的诱惑。李斯能拒绝吗?他需要一个可以信赖的靠山。保证他不会被打倒。胡亥正是这样的人选。扶苏的执政理念又与自己是多么的不合。他能不忧心。是的。他应该投靠胡亥。至少对这个人。他有拥立之功。他能保住地位。最起码。我李斯不能选择最坏的打算。
正是在这多方面的考虑之下。李斯自以为选择了一个最不坏的结果。可惜。赵高不是省油的灯。他选择的最不坏的结果。却导致了被夷三族这个最坏的结果。归根结底。李斯政客而已。
(本文完)
其他观点:
关于此事。我们来看一下《史记•李斯列传》的生动描述。
秦始皇到沙丘。病重。他让赵高起草给公子扶苏的加盖玉玺的信:“你把军队交给蒙恬。到咸阳来参加我的丧事。等你来了再下葬。”然后他就驾崩了。
赵高就拿着这封信去找胡亥。说:“皇上死了。没有加封任何公子。只是下诏招扶苏来咸阳。这样他一来就会继位为帝了。”胡亥说:“知子莫若父。他要怎么样就听他的吧。”赵高说:“别喈!现在天下大事都在我们掌握。你干嘛不干一票?让人当臣子和被别人当臣子。你管别人还是别人管你。那能一样吗?”胡亥说:“废兄立弟。是不义。怕死不遵遗诏。是不孝。自己无才无能。强靠着别人成事。是不能。这样天下肯定不服。我也就完了。社稷都会一起完蛋。”赵高说:“商汤周武都曾弑君。天下觉得挺好。不算不忠。卫君杀死父亲。得到正面评价。孔子也不觉得他不孝。做大事不拘小节。犹豫不决就做不成。果断下手就能成功。”于是胡亥就答应了。
然后赵高来找李斯。问他:“现在先帝遗诏在胡亥那。现在订太子在你我。你看怎么办?”李斯说:“我们做臣子的那能有这样的想法?”赵高问:“你自己觉得。能力比的上蒙恬吗?功劳比得上蒙恬吗?谋略比得上蒙恬吗?名声比得上蒙恬吗?和扶苏的关系比得上蒙恬吗?”李斯说:“这五条我都比不上蒙恬。”
赵高说:“我在秦宫二十年。还没看过被罢免的丞相有善终的呢。以扶苏的性格。他上台肯定用蒙恬为相。你李斯早晚得回家。这是明摆着的。我教授胡亥多年。他比扶苏合适。你看呢?”李斯说:“你要造反!我作为臣子。只能听天由命。不敢做这个主。”
赵高说:“安可以变危。危可以变安。做不了主哪显得权贵?”李斯说:“我原本是上蔡布衣。皇上把我提拔为宰相。封通侯荫及子孙。如此信任我。把国家的安危委托给我。我怎么能辜负他呢?你别再说了。你是在推我去犯罪呀!”
赵高说:“圣人不拘常法。得因时而变。现在生杀大权在胡亥。秋霜降者草花落。水摇动者万物作。这是必然的。难道你看不出来吗?”李斯说:“有很多先例都是兄弟正位造成大祸。以致社稷动摇。我不敢干这个事。你别找我了。”
赵高说:“只要上下一致。内外同心就能成功。你听我的。可保世代公侯。必有乔松那样长寿。孔墨那样的智慧。你要是不听我的。眼前就要祸及子孙。我劝你答应了。还可以因祸得福。”李斯仰天叹息:“身逢这样的乱世。求死不能。我又能逃到哪去呢?”就这样答应下来。
如果这篇记载可靠的话。李斯是被迫无奈答应的。
不过这段记载看上去也太详细完美了。尤其是赵高。他说出来的话就像是一首歌一样。可谓才高八斗出口成章。真是不得了。我的摘议把他好多对仗工整合辙押韵的语言都删掉了。喜欢这种美文的真应该去读一下。
至于它可不可信。我就只能呵呵了。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www.shenzhoubaby.com/14908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生活常识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qq.com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李斯,蒙恬,始皇,公子,政客,比得上,政治,臣子,这是,靠山
没想到大家都对李斯为什么会同意矫诏杀扶苏和蒙恬?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李斯与胡亥和赵高勾结在一起。矫诏诛杀扶苏和蒙恬。当然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了!尤其是在秦始皇这座靠山倒了以后。李斯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