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说说我自己的看法。
我一直认为:作为教育。是一种人思想的耕作工作。单独拎出一个阶段。讨论这个阶段该怎么做。肯定是不合适的。
作为一个负责养育和教育的角色。如何和一个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沟通。这个事情应该从孩子更早的年龄阶段开始就要去建立。我们看到孩子进入青春期会有各种所谓的”叛逆“行为。我觉得这其中有太多的成分混杂起来的。
1.角色固化的解读。
这就像大家对于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的固化一样。但女性(或者男性)中总有一些人或者某一些方面。并不那么女性(或者男性)。但我们总是会选择性的忽略掉。同样的。青春期的青少年的确会有各种生理上导致的易冲动。但也有一些并非生理引起的。但如果统一解读为生理因素那就会导致认知的偏差。有些时候的确是有些事情太过分了也未尝不可能。我相信很多人也是亲身遇到过。这种时候需要的是公平的处理。而不是归结为冲动。
2.生理的因素。
青少年特别是男性的大脑控制情绪的部分成熟的较晚。完全发育成熟可能需要到30岁。所以这个阀门的确容易处于不太好用的状态。
3.教育的因素
从小父母给予什么样的教育模式。对于孩子未来如何处理问题有相当的影响。家长容易意识不到他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如果易怒。体罚孩子或者用各种让孩子感到羞耻。愧疚的方式教育孩子的时候。这本身就是一个模板。潜在的影响到孩子未来处理问题的方式。如果家长在教育和惩罚孩子的时候做出情绪失控的榜样的时候。孩子同样也是耳闻目染。当到青少年时期。家庭互动的时间越来越少。而同伴的互动时间越来越多的时候。他就会渐渐的将他学到的内容施展开来。这时候家长看到的各种”叛逆“不是别人。正是自己。
4.社会群体的影响
青少年之间往往他们的独立于成人的亚文化导致了他们的价值观是:敢于尝试。冒险和挑战权威。在群体中能获得更高的认同。而这个年龄段也是很需要这种他人的认同感。获得这种认同的一些渠道就是在成人眼里看来是叛逆的行为。
而作为养育者来说。要做的不是在孩子青春期叛逆了以后来做什么去控制和调整。而是在这一切发生以前做好预备。
1.了解自己的孩子
这是我在我的回答里面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点了。了解孩子的人格特征。行为模式。发展程度。多观察。多沟通。这里面在实际操作的时候细节很多。就不细讲了。简单的来说就是不刺探。不拷问。不软硬逼迫。坦诚。理解。包容。耐心和科学的认知。
2.做好榜样作用
就像前文说到的。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教育的方式。往往就是孩子未来的应对同伴的方式。最终也会变成他应对所有人的方式。尽可能少的做出情绪失控的榜样。(这一点做起来的确很难。但是耐心是会有报答的。)
3.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
这一点很现实。但是没到要求拼爹的状态。只要达到你所在城市的中等收入水平即可。过于低的收入可能会导致很多的问题。比如社区环境。学校环境。包括过低收入带来的生存压力一样会传递给孩子等等。这点很敏感。但我想还是需要说这么个实话。低收入家庭出来的青少年叛逆行为可能会更多。
4.提高自己的学历知识水平
这一点和前者相同。更高的学历指的是系统化学习的经历。一个有过系统化学习经历的人和没有这段经历的人在教育能力上是会有很大差别。在教育之中各种奖惩逻辑会更为合理。孩子的思维的统一性程度会更高。而青少年时期。父母受过高等教育。孩子同样受高等教育的几率越高。同样。反社会行为和叛逆行为会更少一些。
5.安全的限定
对于各种危险行为。性行为。物质依赖(烟酒等)。小群体活动(特别是反社会性的帮派活动)从青春期早期就要适时开始教育孩子认识和了解。到青春期中晚期。限制最晚回家的时间。限制孩子参与一些有反社会性可能的团体。限制饮酒和不合适的物质使用(包括药物)等等手段也是很有效的能够降低危险的发生。合理有效。前后不矛盾的规则也是青春期所必需的。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自由和民主的家庭气氛的确需要。但是也是需要建立在一定的规则基础之下的。有些事情就像悬崖峭壁。生物的本能就会躲开。但有些危险就像沼泽和毒草。这是需要认知和训练的提高才能够避开的。不能随意的释放自由。因为这个后果产生往往是不可逆的。
6.积极的文体活动
其实数据表明。青少年需要很强的认同感。而获得认同感比较好的方式就是在体育和学习成绩上的优秀。积极的带领孩子从小开始有这方面的发展也可以很有效的让他不往反社会方面发展来获得认同感。
PS:
对于以上第3、4两点我还是想要强调一下。这是有客观的研究支持的。请不要带情绪和刻板印象来看待。这里面并非指极端情况。而是大多数人都可以达到的程度。说这些也是希望大家不要以为拼爹妈就是一切。有些东西必不可少。但也不是要求高到离谱。关键还是要有心在孩子身上。不要想着别人列个N条守则。然后自己照做就高枕无忧了。
通篇答了那么多。讲得都是一些范围和概率的内容。具体的操作我觉得各位还是需要自己去融会贯通的去理解和感受。教育孩子无法是个量产工程。
以后有时间再说说我在沟通方面的一些其他想法吧。
其他观点:
像你这样的情况。农村孩子居多。父母在外打工。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大的孩子。问题多多。我见过太多这样的孩子。不听话你可能觉得是青春叛逆期。其实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还是你从小没有陪伴孩子的成长。导致一系列问题出现。既然已经出现了问题。不妨还是想想解决问题的方法:
1创造和孩子沟通的机会。与青少年沟通要创造恰当的时间。你作为父母。孩子可能不喜欢和你坐下来面谈。他觉得尴尬和无趣。所以你要创造时间。比如:你们一起散步的时间。一起逛街等等。不要局限于形式。一旦他愿意和你沟通。乐意沟通。什么都好解决了。
2不要老是说教孩子。很多老师班主任说教都没用。像你家这样从小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更没用。我的意见你们开始遇到一些事情可以相互讨论。在讨论中逐渐影响他的思想。切记遇到说不到一块的问题大吵大叫。那样副作用更大。保持耐心。逐渐缩小你们对问题看法的差异性。最终两个人统一看法。
3尊重孩子的看法。很多父母觉得孩子有些事情做的很幼稚无知。一顿训斥。像你这样的情况更加不能了。只会越来越不听话。你要做的首先认可他。参照上面的。你们可以讨论商量。那样他觉得你尊重他。很多问题就能慢慢解决了。
我们都说教育孩子是最难的工作。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没有严格的模式标准可以参考。我还有一个建议就是好好的和孩子班主任沟通沟通。让他辅助你来教育孩子。有时候老师的威信远高于父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其他观点:
我不知道这位家长你们夫妻当初是怎么考虑的。为什么不把孩子带在身边。而是把孩子长期留在爷爷奶奶身边呢?你们这样做。本身就长期家庭教育缺位。和孩子的感情随他的年龄增长而日渐淡薄。试想。当亲情被距离长期阻隔时。你们在孩子心中还有多少地位?
孩子现在上了高中。已经算是大小伙子了。不听话是他认为自己有主见。不管他做的对与不对。都按着自己的想法来。而这恰才是最棘手之事。当父母发现孩子事做的不对时。往往又爱说教。但这恰好容易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和负面情绪。那该怎么办呢?韩老师给你几点建议:
第一。遇事不要直接给孩子肯定或否定答案。正因为他自认为长大了。从心里是极不情愿被爸爸或妈妈摆布的。不管你同意或不同意他做什么。他都会去大胆偿试。或者冒险尝试。基本上不顾后果。因此。家长在和孩子针对一件事做沟通交流时。不妨请孩子把事情说清楚。一定要有耐心。在孩子说完后。请他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打算。这样就会让孩子感受你们不会张嘴就反对。自然就愿意说了。
第二。遇到孩子做错事。不要说教。而是采取提问的方式。高中生认知和分辨力绝大多数都已经接近于成人。但有一类不包括在内。那就是诸如你们长期不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在家庭教育方面没有连续实施。这就避免不了会让孩子带有错误的认知。因此。孩子哪怕是做错了事。不要试图说教。而是采取先回顾事情经过。而后再用提问的方式。引发孩子思考。由他自己说出答案。你们就可以判断孩子认知发展水平了。
第三。针对后果。请孩子说出他到底该承担什么责任。恰因为孩子自我意识特别强。往往会做很多错事。在和孩子交流过程中。把事情经过了解清楚。再通过提问引发孩子思考说出想法。最后再问孩子应该承担什么后果责任。这样反而能从孩子说出的话中判断他是否敢于承担错误的结果。如果孩子连承担错误的后果都没有勇气。你说再多他也不服气。说到这里。家长就必须要充分重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了。
第四。家长要引导孩子建立起生活与学业目标。对于高中生来讲。如果长期缺乏家庭教育。很容易在生活与学业目标方面缺失。结果就容易看到很多孩子每天傻愣愣的。或者稀里糊涂地混日子。因此。家长利用和孩子交流的机会。不妨帮孩子把生活与学业目标梳理清晰。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成人时间表。如果混日子。高中一毕业就将无学可上。只能走向社会去打工。如果不想就这么结束学业。那就努力学习。好考入大学继续深造。
第五。遇事不要打骂和一味批评孩子。要正向激励孩子建立自尊和自爱。好多青春期的少年。尤其是男孩子。自尊心和上进心都不错。都想证明自己不是孬种。但是就是缺乏正向的激励和引导。如你想批评孩子时。不妨先把他的优点或做的很棒的事前面提出来。你一描述就容易让孩子拥有自豪感。而后再顺势激励孩子要像个真正的男人一样。去证明自己并不比任何人差。到于犯错嘛。是人都会犯。只要你有勇气改正就是好样的。
以上五点建议。希望家长认真思考。看看以前你们夫妻是否过于说教孩子。同时又受制不在一起生活的制约。而无法建立真正的信任关系。如果条件允许。能和孩子一起生活最好。至少能让孩子拥有属于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的真正的家。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www.shenzhoubaby.com/144215.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生活常识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qq.com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孩子,自己的,青春期,家长,父母,青少年,叛逆,事情,就会,方式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何与叛逆期的儿子沟通?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说说我自己的看法。我一直认为:作为教育。是一种人思想的耕作工作。单独拎出一个阶段。讨论这个阶段该怎么做。肯定是不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