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张小龙
微信终究也还是腾讯的。张小龙也是。
2000年的张小龙被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描述成“悲情人物”。因为张小龙的FoxMail是免费的。而越来越有名气的他并不知道如何去商业化这个产品。也就是挣不着钱。
周鸿祎早在98年见到张小龙时就批评张小龙。你要加广告啊。要盈利。而张小龙从不以为意。只要有情怀和用户。其他的都无所谓。周鸿祎后来也很疑惑。这样的人怎么就做出微信了呢?
那时候的Foxmail如日中天。腾讯也不过刚刚十万用户。Foxmail就已经200万用户了。
就在人民日报这篇文章发布的一个月后。张小龙选择了把Foxmail以1200万的价格卖给了一个叫“博大国际互联网”的公司。然后自己买了辆车去了西藏。再五年之后。博大走下坡路。Foxmail连同张小龙被打包卖给了腾讯。
再之后就有了微信。和被神化的张小龙。
2010年时的马化腾(Pony)正在如何移动化上迷茫。在广研主管QQ邮箱的张小龙有天看到了一款叫Kik的App。他觉得这种新兴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IM会对QQ产生威胁。于是给Pony写了封邮件。而Pony很快回复了他。微信就这么开始了。
而当时张小龙不知道的是。作为Pony “革自己的命” 的一部分。还有另外两个团队也在做微信。而且名字都相同。在张小龙先做出来并发布后。同样在做的无线事业部的人很懊恼。但也没办法只好改名字叫Q信了。
在微信1.0到2.0的过程。用户其实没有爆发式增长。2.0的语音功能也只是让微信续了一条命而已。当时的早一个月推出的米聊也早微信一个月推出了语音功能。两者用户基数差不多。都差不多在500万左右。不分伯仲。而市场上同类产品多得数不清。
让微信甩开对手的就是在接下来的2.5-3.0版本。加入了摇一摇。附近的人和漂流瓶的微信爆发了。这些功能抓的都是陌生人社交的痛点。
而张小龙可能也没想到的是这波爆发会这么的彻底。当时张小龙和Harvey、Justin(当时微信开发团队的成员)一起吃饭。聊到国外有一款叫bump的产品。通过摇手机交换名片等信息。限于熟人。很小众。几个人后来想到为什么不能直接摇一下手机。干脆不要停留在熟人。陌生人也可以摇到呢。那不就每个人都可以使用了么。于是摇一摇就这样一拍即合出来了。
其实这个痛点在QQ刚诞生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在QQ最开始的一段时间内。马化腾和其他几个创始人都要扮成女孩子去和别人聊天。这也是陌生人社交。人们的好奇心是无限的。尤其是对异性陌生人的好奇心。
当QQ绑定了你所有熟人的社交关系而太过于庞大的时候。人们是需要一个全新的身份来重新洗牌自己的社交关系链的。微信恰巧在这个时候承载了这个功能。就像你在“撩妹”的时候。与其申请个新的QQ为何不试下微信呢?
这个版本的微信就像上了秋明山的86。一个亿的用户已经把像阿木一样的对手甩的尾气都看不到了。
2012年4月19日。微信4.0的iOS版发布。朋友圈的入口打开了微信社交化平台的进程。
当你在微信以新身份形象逐步建立起新的社交圈子。这时候需要一个平台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观点。就像QQ空间一样。但是又不需要空间的开放性。因此朋友圈的私密性。能更方便简捷地维系自己建立起的社交关系。并对其产生依赖性(刷存在感和获取好友最新动态)。
就像早期的空间一样。朋友圈很好的增加了用户的黏度。而随后的版本把QQ的视频聊天功能也搬到了微信上。
终于在而后的7月。微信推出了网页版。触角伸到了QQ最开始的地盘。这个月。张小龙在腾讯内部做了8个小时20分钟的演讲。178页PPT。他聊哲学、聊产品、聊人性。没有人能打断他。
张小龙一战封神。
次年1月。微信用户突破了3个亿。终于没有人能威胁到微信了。
微信在14年升级为独立的事业群。而张小龙要面对和当年面对
Foxmail
一样的一件事——商业化。独立事业群的成立也标志着以Pony和Martin为首的高层将商业化交给了张小龙。再也不想把自己的产品交出去的张小龙终于从Foxmail的乌托邦走了出来。大概他想的是:既然商业化不可逃避。那就由自己来完成吧。
走上第一线的张小龙。终于还是踏上了马化腾走过的那条路。
承载了腾讯转型的理想的微信不可避免的要开放越来越多的接口。整合金融、电商、O2O、游戏入口、广告、内容……。使得微信最终形成腾讯QQ之外的另一个完整生态。
当你再回过头看看马化腾带领QQ走过的路。又何尝不是一样的呢?
而张小龙不同的是。他尽量在减少这些商业化对自己产品造成的影响。甚至在内部有项目排队等着接入时。张小龙也要要求先跑一个半月的数据再筛选决定。
对于产品。张小龙的乌托邦还是在的。而这个乌托邦能存在多久。就要看被神话的张小龙能否在庞大复杂的商业利益版图里纵横捭阖了。
而套路相同的微信。终究是要和QQ殊途同归的。
其他观点:
微信不是马化腾的。也不是张小龙的。微信属于腾讯公司。也就是说属于腾讯控股全体股东。可以讲微信是张小龙团队开发的。
其他观点:
微信属于马化腾。但是。是由张小龙创造的
张小龙:绝不只是“微信之父”这么简单
有“互联网界的政府工作报告”之称的微信公开课。在前两天就拉开了帷幕。随着微信跳一跳的大火。公开课上张小龙又成了瞩目的焦点。
接下来。张小龙的演讲也阐述了。微信2017年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以及提到微信将在2018年的变化。将进一步开放微信小程序。微信功能将重新开放作者打赏等。
在前两天的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是通过和观众一起玩微信跳一跳来热场。有点紧张的张小龙玩出了967分的成绩。后来他在演讲中。透露这次是紧张失了水准。自己的最高分是6000多分。
不愧是程序员啊。玩过微信跳一跳的应该都知道900多分也不低了。6000多分是真的很高了。
在张小龙的同学中。也认为张小龙是个很会“玩”的人。在他求学期间。张小龙的爱好就十分广泛。无论玩什么只要稍加练习。总能达到业余高手的水平。
围棋、桌球、网球、保龄球、电脑游戏。张小龙玩起来总是周围人中最厉害的。不过虽然会玩。张小龙的专业课成绩也是十分优异的。会玩会学。
1994年。24岁的张小龙从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顺利毕业。和很多商业、创业大佬一样。他也是放弃了铁饭碗的工作。投身进了外人看来水深火热的领域——互联网。
后来。张小龙一个人做出了类似一款Foxmail这样优秀的软件。
1997年。时任《电脑报》记者、后任多玩网创始人李学凌曾描述:“只要你站在黄庄路口。大喊一声。我是Foxmail张小龙。一定会有一大群人围上来。”
2. “微信之父”
现在。张小龙任意站在一个路口 。说自己是微信创始人张小龙。估计会有更多的人围上来。
2010年底。一向沉默寡言的张小龙给马化腾发出一封邮件。建议腾讯做移动社交软件。马化腾很快就回复了邮件。在有着开发新的通讯软件会对QQ造成威胁的情况下。马化腾同意了他的建议。
2011年。微信IOS版本上线。但是用户增长量并不理想。本来就文艺范十足的张小龙。突然意识到微信的问题。加入了更加人性文艺的元素。从那时开始。张小龙的脑洞是开的越来越大。
微信开始增加了更贴近人性的功能。查找附加的人、朋友圈、摇一摇等。
2012年。微信上线433天。马化腾在腾讯微博发布消息:“终于突破1亿。”
后来。微信的语音功能也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通讯习惯。没有什么不能用微信解决。干嘛还要打电话呢?
其实。当时研发微信项目。不仅内部有明确反对声音。另外当时雷军的米聊才是科技媒体们关心的明星项目。外部也集中批评张小龙抄袭。很多人相信微信是没有意义和前途的。这些事情QQ都能做。
不过最后微信还是被语音对讲功能激发出了潜能。查找附近的人、摇一摇也紧随热点成为最初用户量激增的重要三个增长点。
2016年。张小龙出现在微信公开课上。登台前一天。微信上线“我和微信的故事”H5活动因访问量过大。导致服务器中断。谣言肆虐。说只要打开链接。支付就会不安全。一夜之间。数百万用户解绑银行卡。
在演讲上张小龙用自己的银行卡做了辟谣。一时间成为当年公开课的亮点。
3. 牛在哪里
要说张小龙到底牛在那里?其实在于张小龙的个人魅力。本身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奇妙就在于。他有使用技术打破世界的隔阂的能力。
惊人的天赋和对未来发展的嗅觉。让他能在互联网行业中如鱼得水。
张小龙。也十分能抓住人的的特性。研发各种有着不同诱惑有趣的功能。同时也正是这些功保证着微信用户的稳定增长。
所以。张小龙在今年的微信公开课上透露出了新的举动。正在开发公众号独立APP、将恢复对作者的赞赏功能等。
还记得。微信的开机画面吗?一个人。面对着一个发着蓝色荧光的地球。
可能。张小龙就是那个看着地球的人。未来微信的发展可能会因为他的注视。带来更广阔的宇宙视角。
张小龙创造了微信。马化腾给微信带来了机遇。
如果你觉得答主说的对。别忘了点赞和关注哦~
作者:琪美 出品:懂财帝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www.shenzhoubaby.com/14321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生活常识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qq.com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腾讯,的人,自己的,用户,功能,社交,的是,互联网,乌托邦,就像
没想到大家都对微信属于张小龙还是马化腾?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张小龙微信终究也还是腾讯的。张小龙也是。2000年的张小龙被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描述成“悲情人物”。因为张小龙的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