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将军是一个地方的名人。也是当地的骄傲。今天介绍几位山西大同籍的解放军髙级将领。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
△张 瑞。山西省大同市人。解放军中将。1943年3月出生。1961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第二炮兵装备技术部副部长、第二炮兵装备部部长、第二炮兵副司令员等职务。1995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2001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
△刘治忠(1941-1997.11.25)。山西大同人。曾任山西省军区副司令员。1994年晋升少将军衔。
△顾德欣。山西省大同市人。解放军少将。1946年5月出生。1965-1970年就读于山西大学。1979-1982年。先后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和外交学院研究生院。1982年入伍。国防大学国际关系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法学会军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理事等社会职务。
由于资料不全。没有配照片。欢迎友友们补充。
其他观点:
薛纶。生于明嘉靖十三年八月二十一日(1534年)。卒于万历十九年五月十三日(1591)。其后人居于马家皂乡东要泉村。东要泉薛氏祖籍直隶兴化人(今江苏兴化)。其先祖(一世祖)士秀。明初从军。到山西河曲镇戎。被扩入军户并举家随军迁居驻地。后调山西行都指挥使司天成卫(今天镇县)镇守。全家遂入卫籍居于遂家焉。靳伟 [清] (1854~1933)靳伟。生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卒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古城镇靳家窑村。其父靳天理。先后娶妻两房。生有五子两女。靳伟排行0。故也有人称其靳二先生。幼时学于私塾。少年习武。对七节鞭尤其擅长。十八岁中武秀才。由于天资聪明。长大后外出经商。业务拓展到晋、冀、蒙、平一带。雄踞晋北。张万邦 [明]张万邦。字三锡。阳和卫人(今阳高县)。明代高级将领。张万邦的祖父张勋。嘉靖(1522-1566)、隆庆年间(1567-1572)曾担任指挥使官职。死后因战功被朝廷赠与劳禄大夫、一品正职。张万邦的父亲张秉忠。承袭指挥使官职。继而升任都指挥使。万历(1573-1620)前期担任大同东路参将。死后也因战功获赠总兵官一品官阶。王家屏 [明] 明朝首辅 (1535~1603)王家屏(公元1535年——1603年)字忠伯。号对南。山阴县河阳堡人。曾以吏部左侍郎兼东图大学士入予机务。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致仕归里。毕士安 [宋] 宋朝宰相 (938~1005)毕士安(938年—1005年)。一名士元(《嘉定赤城志》卷九)。字仁叟。一字舜举(《武夷新集》卷一一《毕公墓志铭》。《隆平集》卷四本传)。代州云中(今山西大同)人。宋太祖乾德四年(九六六)进士。宋太宗太平兴国中。为监察御史。出知乾州。淳化二年(九九二)。召入翰林为学士。宋真宗即位。权知开封府事。咸平中。复为翰林学士。以目疾出知潞州。又入为翰林侍读学士。景德初。进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拜平章事。二年卒。年六十八。谥文简。曹文诏 [明] (?~1635)曹文诏(?—1635年)。山西大同人。勇毅而有智略。明朝崇祯年间将领。号称第一良将。官至总兵。在镇压明末农民起义的战争中功勋卓著。道武帝拓跋珪 [南北朝] 北魏开国皇帝 (371~409)拓跋珪(公元371年8月4日—公元409年11月6日)。又名拓跋开、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字涉珪 。鲜卑族。北魏开国皇帝。公元376年。拓跋珪被其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公元386年。16岁的拓跋珪趁乱重兴代国。即位称代王。娄昭君 [南北朝] (?~562)娄昭君(501年-562年)。鲜卑族。北齐奠基人高欢的妻子。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的生母。因娄昭君三个儿子先后登基为帝。故而她三次封为皇太后;娄昭君为人高亢明爽。处事果断。遵从俭约。太宁二年(561年)。娄昭君患病在北宫去世。时年六十二岁。谥号神武明皇后。葬于义平陵。李培仁 [清] (1866~1906)阳高名人——李培仁 (1866~1906)晚清留日学生。大同市阳高县人。 1904年考入山西大学堂。1905年冬被选送日本政法大学留学。时山西争矿运动受当权者和英人干扰。陷入困局。留日学生对清廷的丧权辱国行径强烈不满。1906年10月。山西争矿斗争出现曲折的消息传到日本。李培仁悲愤交加。决心以死抗争。13日。毅然纵身跳入东京新宿海二重桥下。溺水而亡。王遵文 [清] (1832~1895)王遵文(1832~1895)。灵丘水涧人。字艺庵。其父王思祖。为清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王遵文在私塾就学。咸丰九年(1859)。赶赴太原访求高师。他写了一篇文章。转呈主持晋阳书院的田京卿过目。田读后赞不绝口。便收纳王遵文于门下。于是王遵文学业大有长进。咸丰十一年(1861)任太学。王峻 [南北朝] (?~573)王峻(?~573)。字峦嵩。灵丘人。天资聪慧。有谋略。东魏时任相府墨曹参军。后因犯错误被免职。后任仪同开府(宰相级别)、相府外兵参军、营州(辽宁省凌源县南)刺史。王辅臣 [清] (?~1681)王辅臣(?—1681年)。山西大同人。绰号“西路马鹞子”。本为李姓。明末清初军阀。早年追随姐夫刘某参加农民军。嗜赌。一掷千金。后与王进朝为谊子。改姓王。随明末山西大同守将姜瓖反清。不久投降于阿济格。免于被诛。没入辛者库为奴。多尔衮死后。王辅臣获得顺治帝重用。经洪承畴保举。官至总兵。曹变蛟 [清] (?~1642)曹变蛟(?-1642)。山西大同(今山西大同市)人。明朝名将曹文诏之侄。身怀勇力。少年即随曹文诏在军中效力。为维护社会的安定秩序。平定多次-。很受天子器重。先后被任命为参将、副总兵、都督佥事、左都督、总兵官。拓跋窟咄 [南北朝]拓跋窟咄中国南北朝时期北魏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之子、道武帝拓跋圭的叔父。拓跋什翼犍死后。苻洛认为其年长。逼他迁徙至长安。苻坚礼待他。教他书学。后因叛乱便随慕容永东迁。慕容永以他为新兴太守。拓跋仪 [南北朝] (?~409)拓跋仪(?-409年)。鲜卑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之孙。秦明王拓跋翰之子。道武帝拓跋珪的堂弟。南北朝时期北魏宗室、将领。拓跋仪有谋略。少能舞剑。骑射过人。初封九原公。登国三年(388年)。出使后燕。窥伺后燕的间隙以便消灭后燕。回朝后。改封平原公。登国六年(391年)。与陈留公拓跋虔等大败黜弗部。同年随道武帝征讨刘卫辰。获刘卫辰尸首。道武帝大喜。改封其为东平公。登国九年(394年)。拓跋仪奉命在黄河以北督促屯田。登国十年(395年)。后燕进犯五原。拓跋仪率兵驻屯河北。包抄燕军后路。平定并州后。拓跋仪因功劳大。升任尚书令。拓跋什翼犍 [南北朝] (320~377)拓跋什翼犍(320年―377年)。鲜卑族。平文帝拓跋郁律次子 。烈帝拓跋翳槐的弟弟。十六国时期代国君主。建国元年(338年)。拓跋什翼犍兄长烈帝拓跋翳槐去世。拓跋什翼犍继位。改元建国。建国二年(339年)。设置百官。分掌众职。以燕凤为长史。许谦为郎中令。建立法制。使百姓安居乐业。东自濊貊。西至破落那。南距阴山。北达沙漠。全部归服。人口达数十万。建国三年(340年)。迁都云中郡盛乐宫。后和匈奴铁弗部交战数年。并与前燕联姻。建国二十八年(365年)。匈奴铁弗部左贤王刘卫辰背叛代国。归附前秦。拓跋什翼犍率军讨伐刘卫辰。刘卫辰因惧而逃。陆万友 [五代十国] (903~986)陆万友(903~986)。五代灵丘人。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后汉祖刘知远起兵灭后晋时。提拔为护圣指挥使。乾祜二年(949)。汉隐帝刘承佑继位。被任命为天雄军(今河北大名县东北)节度使。广顺元年(951)。后周太祖郭威起兵反汉。陆万友为郭威出谋划策。当郭威称帝时。提拔他为散员指挥使兼奖州(今湖南芷江县西)刺史。显德七年(960)。恭帝柴宗训继位。他出任安州(今湖北安陵)防御史。 北宋初年。他历任沂州(今山东临沂县)、蕲州(今湖北蕲春县)防御史。王鸿志 (1923~2000)王鸿志(1923.2~2000.4) 男。汉族。原籍山西省大同市。民国27年(1938年)毕业于天津医专。1950年参加工作。先后在中央鼠疫防治所、察哈尔省防疫队任医师。1952年调多伦县工作。曾任多伦县医院副院长、内科主任、门诊部主任。并被选为多伦县第一次、第二次、第九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多伦县科学技术协会委员。技术职称为副主任医师。1952年。多伦县医院建立。王鸿志是创建人之一。刘良佐 [清] (?~1667)刘良佐(?-1667)明末叛将。字明辅。大同左卫(山西大同)人。初与高杰同属李自成部农民军。后降明。官至总兵。弘光帝立。封广昌伯。守颍州。为四镇之一。1645年。清军南下。他率部投降。掳弘光帝于芜湖。献交清军。隶汉军镶黄旗。封三等子。曾到江阴劝降。被阎应元痛斥。后至江西与金声桓、王得仁作战。官至左都督。1666年。因病休官。独孤信 [南北朝] (502~557)独孤信(502年-557年)。本名独孤如愿。字期弥头。鲜卑族。云中(今山西大同)人。西魏、北周将领。八柱国之一。独孤信容貌仪表俊美。善于骑马射箭。初为葛荣部下。葛荣失败后。投归尔朱荣。随孝武帝西行。授爵浮阳郡公。傅汝钧傅汝钧(1889-?) 山西阳高人。1927年4月25日。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命晋绥军总司令阎锡山为北方国民革命军总司令。6月14日。阎锡山将所部改为10个军。傅汝钧任第五军军长兼第五师师长。1912年8月。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1期步兵科。1914年10月毕业后分配到直系第十五混成旅(旅长孙岳)曹士杰团。宗爱 [南北朝] 北魏大宦官 (?~452)宗爱(?―452年)。北魏大宦官。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太子太师、中秘书。封冯翊王。因获罪而成为阉人。在太武帝时任中常侍。后与太子拓跋晃的属官不和。就罗织罪名致使拓跋晃忧愤而死。拓跋晃死后。太武帝非常悼念。宗爱怕祸及自己。就弑杀太武帝。立太武帝幼子南安王拓跋余为帝。后又杀拓跋余。拓跋翰 [南北朝] (?~452)拓跋翰(?―452年)。鲜卑族。太武帝拓跋焘第三子。景穆帝拓跋晃异母弟。母椒房舒氏。南北朝时期北魏宗室。初封秦王。官拜侍中、中军大将军。后改封东平王。拓跋翰为人忠诚正直。因此百官都很畏惧他。后来镇守枹罕。以信义恩惠安抚众人。受到羌戎的敬重顺服。正平二年(452年)。中常侍宗爱弑杀太武帝。尚书左仆射兰延等认为太子拓跋晃之子拓跋濬年幼。想立拓跋翰为帝。曹文诏 [明] (?~1635)曹文诏(?—1635年)。山西大同人。勇毅而有智略。明朝崇祯年间将领。号称第一良将。官至总兵。在镇压明末农民起义的战争中功勋卓著。崇祯八年(1635年)。在湫头镇之战中因寡不敌众兵败自尽。死后。明王朝追赠其为太子太保、左都督。辽东从军曹文诏早年在辽东从军。历事熊廷弼、孙承宗。积功升至游击。曹变蛟 [清] (?~1642)曹变蛟(?-1642)。山西大同(今山西大同市)人。明朝名将曹文诏之侄。身怀勇力。少年即随曹文诏在军中效力。为维护社会的安定秩序。平定多次-。很受天子器重。先后被任命为参将、副总兵、都督佥事、左都督、总兵官。赵九恩赵九恩。男。教授。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41年出生。山西大同市人。中共党员。1965年毕业于山西医学院。吴永平吴永平 大同煤矿集团公司董事长。47岁。大学毕业。高级工程师。曾任大同矿务局挖金湾矿矿长、同家梁矿矿长、晋华宫矿矿长、同煤集团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现任大同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大同煤矿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柴京津柴京津 (1955.9—)山西大同人。擅长中国画。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总后勤部政治部创作室专职画家。高级美术师。作品《人日》获第三届全国工笔画大展银奖;《长啸图》获孺子牛杯全国书画大展铜奖;《郑成功收复台湾图》获世界华 人艺术展优秀作品奖;《地道战》获第八届全国群英奖优秀作品奖;《黄土地》获全国金彩奖牡丹杯三等奖。出版有《柴京津画选》、《剪纸技法》、《中国剪纸艺术》等。王吉贞 [清]王吉贞。山西大同人。祖籍河南。原姓李。康熙年间曾官至兵部侍郎。其父为陕甘总督王辅臣。曾在吴三桂反清期间力劝其父讨伐吴三桂。王辅臣 [清] (?~1681)王辅臣(?—1681年)。山西大同人。绰号“西路马鹞子”。本为李姓。明末清初军阀。早年追随姐夫刘某参加农民军。嗜赌。一掷千金。后与王进朝为谊子。改姓王。随明末山西大同守将姜瓖反清。不久投降于阿济格。免于被诛。没入辛者库为奴。多尔衮死后。王辅臣获得顺治帝重用。经洪承畴保举。官至总兵。平西王吴三桂极力笼络。跟随吴三桂入缅甸。擒获南明永历帝。王振翼 (1901~1931)王振翼(1901—1931)又名仲一、振一、壮飞。山西天镇人。中共顺直省委工委书记。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马庭英 (1926~2009)马庭英 (1926~2009)山西灵邱人。中共党员。1945年参加工作。历任晋察冀军区警卫营战士、文书。野战10旅供给处见习股员、侦察连司务长。师政治部指导员。志愿军师直组织股长、炮兵某团组织股长。某师卫生营教导员。坦克某团协理员。解放军第二政法干校学员。第一机械师1团3营教导员。大同市城区公安分局教导员、书记。韩玉峰韩玉峰 (1933~)山西大同人。中共党员。1963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班。1950年入伍。历任解放军、志愿军师宣传员、摄影员。建工部大同工程总公司文工团团员、党委宣传部干事。山西歌舞二团团员。山西大学中文系助教。山西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干事、处长。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省作协第二、三届理事。省文联顾问、文联艺术学校校长。研究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房光房光 (1959~)山西灵丘人。中共党员。高中毕业。1976年参加工作。历任石家田乡电影放映员。灵丘县委通讯组新闻干事。灵丘县城关镇副镇长。助理记者。山西省文学院合同制作家。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钟声扬 (1939~2009)钟声扬 (1939~2009)山西灵丘人。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历任县报。中学教师。县文化馆考古员、创作员。人民公社主任、书记。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朔州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及刊物主编。专业作家。朔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山西省文联主席团委员。省作协理事。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主席。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袁秀兰袁秀兰 (1962~)笔名树林。女。山西左云人。中共党员。2007年毕业于鲁迅文学院儿童文学作家高级研讨班。1981年参加工作任教师。1990年起在左云县委宣传部供职。大同市作协副主席。大同市优秀专家。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阎雪君阎雪君 (1968~)原名闫学军。山西大同人。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央党校经济管理系。1990年参加工作。先后供职于阳高县制药厂、阳高县委宣传部、阳高县农行、大同市农行、山西省农行、大同市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华夏银行总行。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二级。魏文华魏文华 (1919~)笔名青心、项阳。山西大同人。中共党员。1947年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解放前从事党的地下工作。解放后任新华通讯社。高级记者。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200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短篇小说《玉兰》、《库尔玛》、《小姐》等。报告文学、新闻通讯《边境夜宿》、《红铃虫王国漫游记》等数千篇。离休以后潜心撰写反映中国农-动及反侵略战争题材的历史小说。王中朝王中朝 (1956~)笔名拔剑、白云天等。山西广灵人。民进成员。1970年参军入伍。同年参加工作。历任郑州《百花园》杂志。杂志社办公室主任、副主编。《小小说出版》主编。《中外读点》主编。《百花园》杂志社编委会成员、副总。编审。民进郑州市委副主委。郑州市人大代表、常委。郑州市作协副主席。1971年开始发表作品。李琦李琦。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西大同。国家一级演员。 李琦1996年出演小品《一个钱包》踏上演绎生涯。1970年。李琦考入陕西人民艺术剧院。1979年获得全国戏剧“梅花奖”。1997年出演《甲方乙方》逐渐被人们熟知。2001年出演情景喜剧《东北一家人》。2001年的春晚上。李琦和刘金山、尹相杰、刘惠等人演绎了《康定情歌》。2004年李琦出演《满汉全席》、《好事多磨》等。王兰王兰 (1941~)笔名武一梅。女。山西大同人。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赤峰市林西中学。历任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乌兰牧骑队员。赤峰市师范附属小学教员。红山区文化馆干部。赤峰市文联副主席。专业作家。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人大代表。赤峰市第五届人大常委。中国作协内蒙古分会理事。赤峰市第二届政协委员。1961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二级。王保忠王保忠 (1966~)笔名王往。山西大同人。1985年毕业于山西省朔县师范学校。1989—1993年在山西省教育学院中文系脱产进修。1994年后历任大同县农委干事。县委通讯组副组长。县文联主席。并兼任大同市作协副主席、小说研究会会长。1994年开始发表作品。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吕新吕新 (1963~)生于山西雁北。现任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抚摸》、《光线》、《梅雨》、《草青》、《成为往事》等。中短篇小说集《山中白马》、《夜晚的顺序》、《葵花》、《中国屏风》等。刘俊刘俊 (1958~)笔名桑恒、夏周。山西灵丘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山西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函授)。又毕业于中国文化书院中外比较文化研究班(函授)。1973年参加工作。历任山西大同矿务局王村矿掘进工人、团支部书记、党办秘书。大同矿务局组织部干部、文艺创作部部长兼《开拓》杂志主编。现任中国煤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煤矿文联《阳光》杂志主编。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刘介愚 (1931~2007)刘介愚 (1931~2007)笔名剑羽。山西大同人。初中文化。1949年后历任绥远省干校文工队、绥远省文工团、内蒙古文联创作员。《内蒙古文艺》、《草原》文学月刊社诗歌及散文、组长、编委。内蒙古革命回忆录室主任。《-回忆录》撰写组副组长。内蒙古延安大学暨民族学院校友会及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副编审。井绍云井绍云 (1947~)山西浑源人。下乡知青。当过工人。1985年毕业于河北省电大中文专业。历任张家口市文联干部、作协副主席、主席等职。河北省作协理事。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曹杰曹杰 (1935~)笔名陆桑。山西阳高人。中共党员。1957年毕业于大同煤炭技术专业学校煤田地下开采系。历任大同煤矿技术员、党委宣传部干部。山西日报社记者。大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党办主任。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专业作家。山西省文联第五届委员、主席团委员。省作协第四、五届理事。196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白锐 (1931~1990)白锐 (1931~1990)山西大同人。中-员。1950年入北京大学东语系、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文学系学习。1961年后历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研室主任。文化部外联局亚洲处处长。中国驻墨西哥大使馆文化参赞。驻朝鲜大使馆文化参赞。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译著诗集《赵基天选集》(合作)。《金日成著作选》。朝鲜话剧剧本《打击侵略者》。朝鲜歌剧剧本《血海》等。石作衡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1905~1941)石作衡(1905—1941)。山西省浑源县人。自幼勤奋好学。在1921年考入山西陆军学兵团。后又入北方军校。在学习期间。石作衡怀着富国强兵、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愿望。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军事学术。毕业以后。石作衡分到第九师第十五旅。由于他为人禀性正直。办事认真负责。后晋升为本旅特务连中尉排长。李坤霖李坤霖。1973年5月25日出生于山西省大同市。中国内地男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1993级。高锦高锦(原名高峰)。1977年3月2日出生于山西省大同市。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国内地男演员。魏春光魏春光。男。山西大同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2001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代表作有现实主义青春剧《其实不想走。孟瑶孟瑶。1985年6月13日出生于山西大同。中国女演员。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2008年因参演香港导演王晶的电影《我的老婆是赌圣》出演女一号而成名。2009年连续拍摄了两部香港影片《金钱帝国》 和《未来警察》。2013年参演电影《笑功震武林》。出演武林七怪中的“一代囧师”曼玉姐。2014参演中泰合拍悬疑惊悚爱情片《泰恋》 。李建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李建成大地测量学家。1964年12月出生于内蒙古集宁市。籍贯山西省左云县。1993年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武汉大学测绘学院院长、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会长。于润沧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于润沧(1930.3.20- )矿山工程设计专家。出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祖籍山西省浑源县。1954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现任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高级顾问专家。北京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日祥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日祥。 地球物理学家 1955年8月18日生于山西大同。1978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物理系。1984年获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硕士学位。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博士学位。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拓跋廓 [南北朝] (537~557)西魏恭帝拓跋廓(537年―557年)。鲜卑族。汉名元廓。西魏文帝元宝炬第四子。西魏废帝元钦异母弟。南北朝时期西魏最后一位皇帝。554年―556年在位。西魏恭帝二年(555年)。授予太学助教。西魏恭帝三年(557年)。掌握军事大权的宇文护废掉西魏恭帝。立宇文觉为帝。建立北周政权。西魏灭亡。元钦 [南北朝] (525~554)西魏废帝元钦(525年―554年)。西魏文帝元宝炬长子。母为皇后乙弗氏(乙弗皇后) 。南北朝时期西魏第二位皇帝。551年―554年在位。公元525年生于范阳(今北京)。551年即位。沿用文帝年号。552年去年号。称元年。元宝炬在位17年。551年病死。元钦嗣位。元钦时期。宇文泰独揽朝政。与东魏多次激战。西魏军政多所革新。554年被宇文泰所废。不久被毒死。北魏孝武帝元修 [南北朝] 北魏最后一位皇帝 (510~535)北魏显宗孝武帝。名元脩。一说元修(510年-535年)。字孝则。是北魏最后一位皇帝(532年-535年)。广平武穆王元怀第三子。母亲是妾李氏。遍体有鳞文。好武术。性格强硬胆大。为人无礼。他曾被封为汝阳县公、通直散骑侍郎、中书侍郎。建义年间。辞散骑常侍一职。为平东将军、太常卿。后来又为镇东将军、宗正卿。530年封为平阳王。普泰初年。转任侍中、镇东将军、仪同三司、兼为尚书右仆射。后又改加侍中、尚书左仆。元朗 [南北朝] 北魏第十四位皇帝 (513~532)元朗(513年-532年12月26日)。字仲哲。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十四位皇帝。太武帝拓跋焘五世孙。景穆帝拓跋晃玄孙。南安惠王拓跋桢曾孙。章武恭王元彬之孙。章武庄武王元融之子。公元531年被立为皇帝。不久禅位于平阳王元修。高欢攻入洛阳后。与元晔一同被杀。北魏节闵帝元恭 [南北朝] 北魏第十三位皇帝 (498~532)魏节闵帝元恭(498年-532年)。字修业。献文帝拓跋弘之孙。广陵惠王元羽之子。母王氏 。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十三位皇帝。531年―532年在位。元恭于正始年间袭封其父的广陵王爵位。历任散骑常侍、仪同三司等职。530年。尔朱荣堂弟尔朱世隆。杀害元晔。立元恭为帝。532年。被高欢所废。其后毒死。谥号节闵帝。拓跋纂 [南北朝]拓跋纂。拓跋仪之子。五岁。太祖命养于宫中。少明敏。动止有礼。太祖爱之。恩与诸皇子同。世祖践阼。除定州刺史。封中山公。进爵为王。赐步挽几以优异之。纂好酒爱佞。政以贿成。世祖杀其亲嬖人。后悔过修谨。拜内大将军。居官清约简慎。更称廉平。纂于宗属最长。宗室有事。咸就谘焉。薨。谥曰简。元晔 [南北朝] 北魏皇帝 (509~532)元晔(509年-532年)。字华兴。太武帝拓跋焘玄孙。景穆帝拓跋晃曾孙。南安惠王拓跋祯之孙。扶风王元怡次子。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十二位皇帝。530年-531年在位。530年12月5日(农历十月三十日)被尔朱兆与尔朱世隆拥立。531年4月1日(农历二月廿九日)被废为东海王。次年12月26日(农历十一月十四日)被北魏孝武帝赐死。元英 [南北朝] (?~510)元英(?—510.12.9)。字虎儿。原名拓跋英。孝文帝改革后改姓元。代(今山西外长城以南大同、左云一带)人。南北朝时期北魏著名的军事将领、音乐家。太武帝拓跋焘曾孙。景穆帝拓跋晃之孙。南安王拓跋桢之子。拓跋祯 [南北朝]拓跋祯。拓跋干之子。通解诸方之语。便骑射。世祖时。为司卫监。从征蠕蠕。忽遇贼别部。多少不敌。祯乃就山解鞍放马。以示有伏。贼果疑而避之。高祖初。赐爵沛郡公。后拜南豫州刺史。大胡山蛮时时钞掠。前后守牧多羁縻而已。祯乃设画。召新蔡、襄城蛮魁三十余人。祯盛武装。于州西为置酒。使之观射。先选左右能射者二十余人。祯自发数箭皆中。然后命左右以次而射。并中。拓跋干 [南北朝]拓跋干。拓跋纂之弟。拓跋仪之子。机悟沉勇。善弓马。少有父风。太宗即位。拜内将军、都将。入备禁中。太宗出游于白登之东北。干以骑从。有双鸱飞鸣于上。太宗命左右射之。莫能中。鸱旋飞稍高。干自请射之。以二箭下双鸱。太宗嘉之。赐御马弓矢金带一。以旌其能。军中于是号曰“射鸱都将”。从世祖南巡。进爵新蔡公。高宗即位。拜都官尚书。卒。谥曰昭。拓跋仪 [南北朝] (?~409)拓跋仪(?-409年)。鲜卑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之孙。秦明王拓跋翰之子。道武帝拓跋珪的堂弟。南北朝时期北魏宗室、将领。拓跋仪有谋略。少能舞剑。骑射过人。初封九原公。登国三年(388年)。出使后燕。窥伺后燕的间隙以便消灭后燕。回朝后。改封平原公。登国六年(391年)。与陈留公拓跋虔等大败黜弗部。同年随道武帝征讨刘卫辰。获刘卫辰尸首。道武帝大喜。改封其为东平公。拓跋休 [南北朝]安定王拓跋休。景穆皇帝之子。皇兴二年封。拜征南大将军、外都大官。休少而聪慧。治断有称。高祖初。库莫奚寇边。以休为使持节、侍中、都督诸军事、征东大将军、领护东夷校尉、仪同三司、和龙镇将。休抚防有方。贼乃款附。入为中都大官。蠕蠕犯塞。出为使持节、征北大将军、抚冥镇大将。休身先将士。击虏退之。入为内都大官。迁太傅。及开建五等。食邑二千户。拓跋胡儿 [南北朝] (?~463)拓跋胡儿(?―463年)。景穆帝(追谥)拓跋晃之子。文成帝拓跋濬的弟弟。生母为椒房尉氏。和平四年(463年)去世。死后追封为乐陵王。赠征北大将军。谥号康王。因拓跋胡儿无子。献文帝以拓跋胡儿之兄汝阴王拓跋天赐的第二子拓跋永全为后。袭封其爵。后改名为拓跋思誉。拓跋太洛 [南北朝] (?~468)拓跋太洛(?―468年)。景穆帝(追谥)拓跋晃之子。文成帝拓跋濬的弟弟。生母为椒房慕容氏。皇兴二年(468年)。拓跋太洛去世。死后追赠为征北大将军、章武郡王。谥号敬王。因拓跋太洛无子。孝文帝初年。以南安惠王拓跋桢第二子元彬为后。嗣其爵位。拓跋长寿 [南北朝]城阳王拓跋长寿。景穆帝拓跋晃之子。皇兴二年封。拜征西大将军、外都大官。出为沃野镇都大将。性聪惠。善抚接。在镇甚有威名。延兴五年薨。谥康王。长子多侯。早卒。次子元鸾。字宣明。始继叔章武敬王元彬。及兄卒。还袭父爵。正始二年薨。时年三十八。赠帛六百匹。诏中书舍人王云奉旨临吊。赠镇北将军、冀州刺史。谥怀王。拓跋桢 [南北朝] (?~496)拓跋桢(?-496年)。北魏景穆太子拓跋晃第九子。刘椒房所生。皇兴二年(468年)封南安王。任长安镇都大将、雍州刺史。拓跋桢孝顺母亲。但是聚敛-。被削除封爵。禁锢终身。后来。他支持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复封南安王。为镇北大将军、相州刺史。太和二十年五月。到邺城。背上长疮而亡。谥号惠。有三子:元英、元彬、元怡。之后。穆泰谋反。拓跋桢由于生前知而不告。追夺爵封。拓跋云 [南北朝] (446~481)拓跋云(446年-481年)。南北朝时期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之孙。景穆帝拓跋晃之子。文成帝拓跋濬之弟。任城文宣王王元澄之父。生母孟椒房。任城康王。拓跋云年五岁。景穆帝驾崩。号哭声不绝。太武帝听闻后呼召。抱着他哭泣曰:“你为什么知道并成人的思想!”。和平五年(464年)封为任城王。拜使持节、侍中、征东大将军、和龙镇都大将。文成帝时。拜都督中外诸军事、中都坐大官。听理民众诉讼。当时甚有名誉。拓跋洛侯 [南北朝] (?~461)拓跋洛侯(?-461年)。景穆帝拓跋晃之子。文成帝拓跋濬异母弟。生母不详。和平二年(461年)。被封为广平王。同年去世。谥号殇王。因拓跋洛侯无子。以兄弟阳平幽王拓跋新成第五子元匡(拓跋匡)嗣后。袭其爵位。拓跋万寿 [南北朝] (?~462)拓跋万寿(?-462年)。北魏景穆帝(追谥)拓跋晃之子。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弟弟。生母不详。和平三年(462年)。被封为乐浪王(《北史》作乐良王 )。并拜征东大将军。镇守和龙。拓跋万寿性贪婪暴戾。同年(462年)正月癸未日 。在远征归还的途中忧伤而死。谥号厉王。拓跋天赐 [南北朝]汝阴王拓跋天赐。景穆皇帝之子。和平三年封。拜镇南大将军、虎牢镇都大将。后为内都大官。高祖初。殿中尚书胡莫寒简西部敕勒豪富兼丁者为殿中武士。而大纳财货。简选不平。众怒。杀莫寒及高平假镇将奚陵。于是诸部敕勒悉叛。诏天赐与给事中罗云督诸军讨之。前锋敕勒诈降。云信之。副将元伏曰:“敕勒色动。恐将有变。今不设备。将为所图。”云不从。敕勒轻骑数千袭杀云。天赐仅得自全。拓跋小新成 [南北朝]济阴王拓跋小新成。景穆皇帝之子。和平二年封。颇有武略。库莫奚侵扰。诏新成率众讨之。新成乃多为毒酒。贼既渐逼。便弃营而去。贼至。喜而竞饮。聊无所备。遂简轻骑。因醉纵击。俘馘甚多。后位外都大官。薨。赠大将军。谥曰惠公。拓跋子推 [南北朝]拓跋子推。北魏时期人物。是京兆王、青州刺史。京兆王拓跋子推。景穆皇帝之子。太安五年封京兆王。位侍中、征南大将军、长安镇都大将。子推性沉雅。善于绥接。秦雍之人。服其威惠。入为中都大官。察狱有称。显祖将禅位于子推。以大臣固谏。乃传高祖。高祖即位。拜侍中、本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青州刺史。未至。道薨。拓跋新成 [南北朝] (?~470)拓跋新成(?-470年)。中国南北朝时期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之孙。景穆帝拓跋晃次子。文成帝拓跋濬之弟。生母袁椒房。历史上称阳平幽王。拓跋新成在太安三年(457年)封为阳平王。拜征西大将军。后来成为内都大官。皇兴四年(470年)薨。谥“幽”。长子阳平庄王拓跋安寿承袭爵位。被孝文帝后赐名为元颐。薨于青州刺史。次子广陵康侯拓跋衍。字安乐。后卒于雍州刺史。三子巨平县公拓跋钦。字思若。元顼 [南北朝]元顼。字宝意。元颢弟。起家为通直郎。转中书郎。历武卫将军、光禄少卿、黄门郎。出除平北将军、相州刺史。为大宗正卿。封平乐县开国公。食邑八百户。庄帝初。拜侍中、车骑将军。封东海王。食邑千户。俄迁中书监、左光禄大夫。兼尚书右仆射。又拜车骑大将军。加侍中。顼无他才干。以亲属早居重任。兄颢入洛。成败未分。便以意气自得。为时人所笑。颢败。潜窜。为人执送。斩于都市。元颢 [南北朝] (485~529)元颢(485-529年)北魏宗室。字子明。献文帝拓跋弘之孙。孝文帝元宏之侄。北海平王元详长子。袭父爵为北海王。后累次升迁为散骑常侍、抚军将军、徐州刺史。被御史弹劾而除名。孝昌三年。被重新起用。恢复王爵。加使持节、假征西将军、都督豳、华、东秦诸军事、西道行台。率军征讨宿勤明达等叛贼。以功增封食邑八百户。进号征西将军。授尚书右仆射。迁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元禧 [南北朝] (?~501)元禧(?-501年)。字永寿。北魏宗室大臣。孝文帝之弟。累任太尉。封咸阳王。孝文帝死后。受遗诏辅政。骄奢成性。贿赂公行。广营田产。开采盐铁。为北魏宣武帝所恶。后阴谋举兵反叛。事泄被杀。元干 [南北朝] (469~499)元干(469-499年)。字思直。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人。北魏宗室大臣。献文帝第三子。母为韩贵人。太和六年。封河南王。加卫大将军。除侍中、中都大官。迁车骑将军。领吏部尚书。出为豫州刺史。迁都洛阳后。改封赵郡王。除冀州刺史。转特进、司州牧。为人贪淫。不遵典法。为御史中尉李彪所劾。免官还第。太和二十三年(499年)薨。年三十一。谥号为灵。陪葬长陵。元雍 [南北朝] (?~528)元雍(?-528):北魏献文帝之子。魏孝文帝之弟。字思穆。先封颍川王。改封高阳王。宣武帝时。屡迁司空。议定律令。孝明帝正光元年(520)。进位丞相。与侍中元叉同决庶政。富贵冠一国。一食值钱数万。有憧仆六千、使女五百。曾与河间王元琛斗富。孝庄帝初。大都督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时被杀。元羽 [南北朝]广陵王元羽。字叔翻。北魏献文帝之子。太和九年封。加侍中、征东大将军。为外都大官。羽少而聪慧。有断狱之称。后罢三都。羽为大理。加卫将军。典决京师狱讼。微有声誉。迁特进、尚书左仆射。又为太子太保、录尚书事。元详 [南北朝] (?~504)元祥(?~504年)。字季豫。北魏献文帝拓跋弘之子。母亲为高椒房。孝文帝元宏异母弟。北海王。历任侍中、司空、大将军、录尚书事、太尉、太傅等。美姿容。为人荒淫贪婪。多行不法。孝文帝死后。受遗诏辅政。正始元年(504年)。为高肇所谮。废为庶人。被宣武帝元恪派人杀死。元子直 [南北朝]元子直。字方言。元劭兄。少知名。为清河文献王所赏爱。起家除散骑侍郎。转中书侍郎。后除通直散骑常侍。迁给事黄门侍郎。元子直。字方言。元劭兄。少知名。为清河文献王所赏爱。起家除散骑侍郎。转中书侍郎。元勰 [南北朝] (473~508)元勰(?年—508年)。字彦和。原为鲜卑人。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改革后。遂为洛阳人。他曾为侍中、中书令。是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支持者。也是各项改革政策的主要决策者和执行者。元勰是孝文帝元宏的弟弟。孝文帝太和九年(485年)。封始平王。加侍中、征西大将军。太和二十年(496年)。改封彭城王。他聪明好学。博览经史。好文学。孝文帝欲迁都洛阳。但担心遭到鲜卑贵族的反对。于是。首先争取彭城王元勰的支持。元钊 [南北朝] 北魏皇帝 (526~528)北魏幼主元钊(526年—528年)。鲜卑族。孝文帝元宏曾孙。京兆王元愉之孙。临洮王元宝晖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皇帝。在位仅四十五天。元钊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曾孙。祖父为京兆王元愉。父亲为临洮王元宝晖。 武泰元年二月二十五日(528年3月31日)。北魏孝明帝元诩突然去世。胡太后先是将孝明帝-。即北魏女主敬哀公主(即元氏。史称元姑娘)伪称为皇子拥立为帝。元宝炬 [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西魏开国皇帝 (507~551)元宝炬(507年—551年3月28日)。鲜卑族。北魏孝文帝元宏之孙。京兆王元愉之子。南北朝时期西魏开国皇帝。元宝炬生于正始四年(507年)。其父元愉反叛兵败后自杀。元宝炬兄弟几人也被幽禁在宗正寺直到宣武帝元恪驾崩后才恢复自由并重新编入宗室属籍。初任直阁将军。先后被封为邵县侯、南阳王。不久升任太尉、加侍中。永熙二年(533年)。进位太保、开府、尚书令。元宝晖 [南北朝] (?~528)元宝晖(?—528)。北魏孝文帝元宏第三子元愉的次子。生母杨氏。508年。其父京兆王元愉据冀州谋反失败。与爱妾杨氏都被杀害。元宝晖兄弟四人以年幼获免。均被囚禁。宣武帝崩后才得附于宗室属籍。元宝晖的大哥元宝月袭爵。灵太后后又改封他临洮王。524年。元宝月去世。元宝晖袭位。元宝晖在528年之前去世。因为这年元宝晖的儿子元钊被灵太后拥立为帝时。元宝晖被称为故临洮王。元宝月 [南北朝] (?~524)元宝月(?-524)。北魏孝文帝元宏的第三子元愉长子、临珧王元宝晖、西魏文帝元宝炬、元宝掌、平原公主元明月之长兄。永平元年(508年)八月宣称元恪被权臣高肇所杀。据冀州称帝。改元建平。立杨氏为皇后。同年九月。被尚书李平俘获。押送京师途中自缢而死。一说是被高肇秘密绞杀。杨氏生下遗腹女儿后也被处死。其有四子并女儿均被赦免。后又得附于宗室属籍。追封元愉临洮王.身为长子元宝月袭爵.改葬父母。追服三年。元恌 [南北朝] (494~500)元恌(494年-500年6月21日)。北魏孝文帝元宏第七子。生母郑充华。元恌未被封王。景明元年四月三十己亥。其异母兄元恪在位期间。元恌夭折。年七岁。就敛于华林枣间堂。葬于文昭皇后(元恪之母贵人高照容)陵东。后以增广文昭后坟茔。徙窆北岗。元悦 [南北朝] (?~532)北魏顺帝元悦(?—532年)。530年—532年在位。孝文帝庶子。降梁前曾封为汝南王、侍中、太尉。元悦“好神仙道术。绝房中夫妻之爱。而更好男色”。史载他“为性不伦。俶傥难测。又绝房中而更好男色。轻忿妃妾。至加捶挞”。建义元年(528年)四月。尔朱荣兵入洛阳。汝南王元悦、临淮王元彧、北海王颢等降梁。永安二年(529年)正月。元悦请求梁武帝萧衍允许他回魏。得到梁武帝的许可。元怀 [南北朝] (488~517)元怀(488年-517年)。字宣义。北魏孝文帝元宏第五子。宣武帝元恪的同母弟弟。生母贵人高照容。封广平王。宣武帝猜忌本族。破孩激烈。亲弟元怀亦以奢侈遭元恪软禁在华林别馆。元恪令四门博士董征。授元怀以经传。515年。宣武帝逝世。元怀才得还家。熙平二年(517年)三月廿六日。元怀逝世。谥号武穆。532年。元怀第三子元修即位。追尊元怀为武穆帝。《魏书》元怀传缺失。近代墓志出土。得为补缺。元恂 [南北朝] (483~497)元恂(483年-497年)。原名拓跋恂。原字元道。后改字宣道。北魏宗室。北魏孝文帝元宏长子。宣武帝元恪异母兄。母孝文贞皇后林氏。元恂生于太和六年(482年)。太和七年(483年)。生母林氏按北魏惯例(子贵母死)赐死。元恂由嫡祖母冯太后养育。太和十年(486年)。得名恂。太和十七年(493年)七月。立为皇太子。孝文帝远征南齐。元恂留守新都洛阳。元恂嫌河南酷暑。穿胡服。元法僧 [南北朝] (454~536)元法僧(454年—536年)。鲜卑族。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玄孙。阳平王拓跋熙曾孙。阳平靖王拓跋他之孙。江阳王拓跋钟葵之子。北魏宗室。任徐州刺史。525年正月据徐州反魏称帝。国号“宋”。年号“天启”。都城徐州。迫于朝廷军事压力。称帝仅半个月即投降了南梁。备受优宠。高寿而终。拓跋笃 [南北朝]拓跋笃。字阿成。阳平王拓跋熙的孙子。阳平靖王拓跋他之子。拓跋吐万和拓跋钟葵的弟弟。北魏宗室、官员。先后担任太子右率、北中郎将、抚冥镇将、光禄卿、平北将军、幽州刺史等官职。死后谥号贞。拓跋钟葵 [南北朝]拓跋钟葵,北魏宗室。阳平王拓跋熙的孙子。阳平靖王拓跋他之子。拓跋吐万 [南北朝]拓跋吐万。北魏宗室。阳平王拓跋熙的孙子。阳平靖王拓跋他之子。为阳平王世子。早卒。死后。追赠为冠军将军、并州刺史、晋阳顺侯。拓跋他 [南北朝] (416~488)拓跋他(416年―488年)。一作拓跋佗 。鲜卑族。道武帝拓跋珪之孙。阳平王拓跋熙长子 。南北朝时期北魏宗室、将领。拓跋他身高八尺。身材相貌俊美。性格谨慎忠厚。武艺过人。初袭父爵为阳平王。延和三年(434年)。随太武帝拓跋焘平定山胡人白龙叛乱。因功改封临淮王。任镇东将军。不久改封淮南王。任都督豫洛河南诸军事、镇南大将军等。镇守虎牢。拓跋黎 [南北朝] (?~428)拓跋黎(?-428年)。北魏道武帝第八子。明元帝拓跋嗣八弟、生母段夫人、广平王拓跋连同母弟。天赐四年(407年)道武帝封拓跋黎为京兆王。京兆王死于神䴥元年(426年)。有一子拓跋根。袭其爵。改封江阳王。加平北将军。当拓跋根薨时并无子嗣。显祖献文帝以南平王拓跋霄第二子元继为拓跋根之后。后来元继长子元叉(又名元乂)。因是灵太后妹夫。在灵太后临朝时权倾朝野被封为侍中、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拓跋连 [南北朝] (?~426)拓跋连(?-426年)。是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第七子。明元帝拓跋嗣七弟、生母段夫人、京兆王拓跋黎之同母兄。天赐四年(407年)道武帝封拓跋连为广平王。广平王死于始光四年(426年)。死时并无后裔。太武帝为继绝他的世系。下诏以阳平王拓跋熙之次子拓跋浑袭其爵位。改封南平王、加平西将军。拓跋处文 [南北朝] (403~416)拓跋处文(403年-416年)。北魏道武帝第六子。明元帝拓跋嗣六弟、生母不详。天赐四年(407年)道武帝封拓跋处文为长乐王。长乐王聪辩夙成。但是却死于泰常元年(416年)。当时只得十四岁。明元帝拓跋嗣非常伤痛。自小敛至葬礼。也时常亲临哀恸。长乐王陪葬于太祖道武帝的金陵。无后裔。所以死后爵除。拓跋脩 [南北朝] (?~416)拓跋脩(?-416年)。北魏道武帝第五子。明元帝拓跋嗣五弟、生母不详。天赐四年(407年)道武帝封拓跋脩为河间王。泰常元年(416年)去世。无后裔。太武帝拓跋焘为继绝他的世系。下诏以河南王拓跋曜之子拓跋羯儿袭其爵位。改封略阳。拓跋曜 [南北朝] (401~422)拓跋曜(401年-422年)。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第四子。明元帝拓跋嗣四弟、生母王夫人。天兴六年(403年)道武帝封拓跋曜为河南王。五岁时。曾在道武帝前射雀。道武帝惊叹其箭术。长大后。拓跋曜武艺出众。与阳平王拓跋熙等一齐督诸军讲武。众皆佩服他的武勇。泰常七年(422年)薨。当时只得二十二岁。拓跋曜有七子。其中长子拓跋提骁烈有父之风。官至车骑大将军、统万镇都大将。拓跋熙 [南北朝] (399~421)拓跋熙(399年-421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第三子。明元帝拓跋嗣三弟。生母大王夫人。天兴六年(403年)。道武帝封拓跋熙为阳平王。拓跋熙聪达有雅操。为宗属所钦重。明元帝拓跋嗣派拓跋熙治兵于东部。下诏拓跋熙都督十二军校阅。甚得军仪。明元帝特嘉许他。赏赐隆厚。其后派他征讨西部越勤。立下大功。泰常六年(421年)三月十六日去世。死时只有二十三岁。明元帝哀恸不已。北魏孝明帝元诩 [南北朝] 北魏第十位皇帝 (510~528)元诩(510年4月8日―528年3月31日)。宣武帝元恪次子。母宣武灵皇后胡氏。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十位皇帝。515年―528年在位。延昌元年(512年)。成为皇太子。延昌四年(515年)。宣武帝去世。元诩即位。是为孝明帝。元愉 [南北朝] (488~508)元愉(488年-508年)。字宣德 。北魏孝文帝元宏第三子。宣武帝元恪异母弟。母袁贵人 。北魏宗室。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受封京兆王。历任都督、徐州刺史、护军将军、中书监、冀州刺史。永平元年(508年)八月。元愉在冀州谋反称帝。同年九月。元愉兵败被擒。自杀而死(一说是高肇派人杀死)。时年二十一岁。大统元年(535年)。其子南阳王元宝炬称帝。建立西魏政权。追谥元愉为文景皇帝。北魏宣武帝元恪 [南北朝] 北魏第八位皇帝 (483~515)北魏宣武帝元恪(483年―515年)。北魏孝文帝元宏次子。母文昭皇后高照容 。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八位皇帝。499年—515年在位。太和七年(483年)。元恪出生于平城宫。太和二十一年(497年)。被立为皇太子。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孝文帝去世。元恪即位。是为宣武帝。延昌四年(515年)。元恪去世。终年三十三岁。庙号世宗。谥号宣武皇帝。葬于景陵。拓跋弘 [南北朝] 北魏第六位皇帝 (454~476)北魏献文帝拓跋弘(454年―476年)。文成帝拓跋濬长子。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465年―471年在位。太安二年(456年)。拓跋弘成为太子。和平六年(465年)。继承皇位。文成帝拓跋濬 [南北朝] 北魏第五位皇帝 (440~465)拓跋濬(440年―465年)。太武帝拓跋焘之孙。景穆帝拓跋晃长子。母恭皇后闾氏 。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五位皇帝。正平二年(452年)三月。宦官宗爱弑杀太武帝。立南安王拓跋余为帝。同年十月。宗爱又弑杀拓跋余。尚书陆丽等拥立拓跋濬即位。是为文成帝。文成帝即位之后。便诛杀宗爱。文成帝在位期间。北魏恢复佛教。始建云冈石窟。和平六年(465年)。文成帝病逝。时年二十六岁。谥号文成皇帝。庙号高宗。拓跋谭 [南北朝]临淮王拓跋谭。真君三年封燕王。拜侍中。参都曹事。后改封临淮王。世祖南讨。授中军大将军。先是。刘义隆以邹山险固。有荣胡家。乃积粮为守御之备。谭率众攻之。获米三十万以供军储。义隆恃淮之阻。素不设备。谭造筏数十。潜军而济。贼众惊溃。遂斩其将胡崇。贼首万余级。薨。谥宣王。拓跋伏罗 [南北朝]拓跋伏罗。太武帝拓跋焘之子。太平真君三年受封晋王。加任车骑大将军。后来。拓跋伏罗统领高平、凉州各军讨伐吐谷浑君主慕利延。军队到达乐都。拓跋伏罗对各将领说:“如果走正路。恐怕军队的声势先传出去。他们必定会远逃。如果潜伏军队出其不意。这是邓艾擒获蜀将的计策。”各将领都感到为难。拓跋伏罗说:“率领军队制服对方以取胜。在万里之外选择便利。不待请命是可以的。”于是从小路行走。拓跋建 [南北朝]拓跋建,景穆帝拓跋晃及南安隐王拓跋余之兄弟。拓跋建于太平真君三年(442年)被封为楚王。。正平二年(452年)改封广阳王。同年广阳王薨。以“简”为谥。是为广阳简王。拓跋建其子拓跋石侯袭其爵位。死后以“哀”为谥。是为广阳简王。拓跋晃 [南北朝] (428~451)拓跋晃(428年—451年7月29日)。鲜卑族。北魏太武帝拓跋焘长子。母夫人贺氏。北魏宗室。延和元年(432年)。拓跋晃被立为皇太子。太武帝率军攻打北燕时。命拓跋晃留守处理尚书省事务。太延五年(439年)。太武帝攻打北凉。拓跋晃留京总理朝政。由宜都王穆寿辅佐。不久随太武帝攻打柔然。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太武帝下诏灭佛。平素喜好佛法的拓跋晃在这一问题上与父亲产生极大矛盾。拓跋余 [南北朝] 北魏皇帝 (?~452)拓跋余(?―452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之子。景穆帝拓跋晃异母弟。母闾左昭仪。南北朝时期北魏皇帝。在位仅八个月。太平真君三年(442年)。受封吴王。正平元年(451年)。改封南安王。正平二年(452年)。中常侍宗爱弑杀太武帝。拥立拓跋余为帝。改元永平(或作承平)。拓跋余自认为自己没有按照长幼顺序登上皇位。便厚赐大臣以收买人心。一个月的时间。国库挥霍一空。拓跋绍 [南北朝] (394~409)拓跋绍(394年-409年)。字受洛拔 。鲜卑族。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次子。明元帝拓跋嗣异母弟。母贺夫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宗室。天兴六年(403年)。受封清河王。任征南大将军。天赐六年(409年)。拓跋绍母亲贺夫人有过失。道武帝即将下令杀她。因天色已黑未处决。贺夫人密告拓跋绍救她。拓跋绍当晚与帐下武士、宦官数人偷入宫中。杀害道武帝。不久被其兄拓跋嗣诛杀。时年十六岁。明元帝拓跋嗣 [南北朝] 北魏第二任皇帝 (392~423)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公元392年-公元423年)。鲜卑族。道武帝拓跋珪长子。太武帝拓跋焘之父。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二任皇帝。公元403年。拓跋嗣被立为太子。公元409年。诛杀谋逆的拓跋绍后。登基为帝。改元永兴。公元410年。北伐大破柔然。公元423年。亲征刘宋。辟地三百里。公元423年。由于御驾亲征。积劳成疾而终。享年32岁 。谥号明元皇帝。庙号太宗。拓跋窟咄 [南北朝]拓跋窟咄中国南北朝时期北魏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之子、道武帝拓跋圭的叔父。拓跋什翼犍死后。苻洛认为其年长。逼他迁徙至长安。苻坚礼待他。教他书学。后因叛乱便随慕容永东迁。慕容永以他为新兴太守。拓跋什翼犍死后。苻洛认为其年长。逼他迁徙至长安。苻坚礼待他。教他书学。后因叛乱便随慕容永东迁。慕容永以他为新兴太守。刘显被打败后。遣弟亢泥等迎拓跋窟咄。遂逼南界。于是诸部骚动。拓跋翰 [南北朝]拓跋翰。拓跋什翼犍的第三子和嫡次子。母昭成皇后慕容氏。封秦王。谥号明。子拓跋仪、拓跋烈。后娶其寡嫂贺兰氏(拓跋珪母)。生拓跋觚。《魏书·列传三》称拓跋翰去世于代建国十年(公元347年)。但由于他的父母在341年才结婚。此记载很可能有误;而且。按《魏书·列传三》的另一记载“秦明王翰。昭成皇帝第三子。拓跋寔君 [南北朝] (?~376)拓跋寔君(?-376年)。一作拓跋实君 。鲜卑族。代国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庶长子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伯父。拓跋寔君禀性愚昧。残忍无仁道。建国三年(340年)。拓跋什翼犍将新归顺的百姓分成南、北二部。各自设置大人监察。拓跋寔君负责监察南部。当初。拓跋什翼犍因弟弟拓跋孤推让君主之位给他。便将一半国土授予他。拓跋孤死后。其子拓跋斤未能继承其职。因而心怀不满。想伺机作乱。拓跋诘汾 [汉] 代国第十四任皇帝 (?~220)拓跋诘汾(公元?年–公元220年)。谥代国第十四任皇帝。号“圣武皇帝”。史称“圣武帝”或“代圣武帝”。公元213年—公元218年在位。他是北魏追尊的第十四位始祖。为索头部鲜卑族领袖。前任首领拓跋邻之子(一说。其谥号是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称帝时所追加的)。其子:代国神元皇帝拓跋力微(174—277年)。拓跋诘汾在位时。部落势力并不强。如果没有后来拓跋力微的发展。也许就没有北魏了。拓跋邻 [汉] 代国第十三任皇帝拓跋邻。代国第十三任皇帝。谥号“献皇帝”。史称“献帝”或“代献帝”。他是北魏追尊的第十三位始祖。为索头部鲜卑族领袖。《魏书·官氏志》记载拓跋邻「七分国人。使诸兄弟各摄领之。乃分其氏。」《魏书·序记》记载有神人告诉拓跋邻:「此土荒遐。未足以建都邑。」建议部落迁徙。拓跋邻当时已老。乃传位予子拓跋诘汾。拓跋侩 [汉] (?~209)拓跋侩(公元?年–公元209年)。代国第十二任皇帝。谥号“威皇帝”。史称“威帝”或“代威帝”。公元180年—公元209年在位。他是北魏追尊的第十二位始祖。为索头部鲜卑族领袖。其事迹不详。《魏书·序记》仅载其名。有研究认为。魏道武帝拓跋珪所追尊的早期始祖。单名者大多为杜撰。拓跋盖 [汉] 代国第十一任皇帝 (?~180)拓跋盖(公元?年–公元180年)。代国第十一任皇帝。谥号“僖皇帝”。史称“僖帝”或“代僖帝”。公元159年—公元180年在位。他是北魏追尊的第十一位始祖。为索头部鲜卑族领袖。其事迹不详。《魏书·序记》仅载其名。有研究认为。魏道武帝拓跋珪所追尊的早期始祖。单名者大多为杜撰。拓跋机 [汉] 代国第十位皇帝 (?~159)拓跋机(公元?年–公元159年)。代国第十位皇帝。谥号“定皇帝”。史称“定帝”或“代定帝”。公元114年—公元159年在位。他是北魏追尊的第十位始祖。为索头部鲜卑族领袖。其事迹不详。《魏书·序记》仅载其名。有研究认为。魏道武帝拓跋珪所追尊的早期始祖。单名者大多为杜撰。拓跋肆 [汉] 代国第九任皇帝 (?~114)拓跋肆(公元?年–公元114年)。代国第九任皇帝。谥号“和皇帝”。史称“和帝”或“代和帝”。公元105年—公元114年在位。他是北魏追尊的第九位始祖。为索头部鲜卑族领袖。其事迹不详。《魏书·序记》仅载其名。有研究认为。魏道武帝拓跋珪所追尊的早期始祖。单名者大多为杜撰。拓跋俟 [汉] 代国第八任皇帝 (?~105)拓跋俟(公元?年—公元105年)。代国第八任皇帝。谥号“元皇帝”。史称“元帝”或“代元帝”。公元55年至公元105年在位。他是北魏追尊的第八位始祖。为索头部鲜卑族领袖。其事迹不详。《魏书·序记》仅载其名。有研究认为。拓跋珪追尊的早期始祖。单名者大多为杜撰。拓跋利 [汉] 代国第七任皇帝 (?~55)拓跋利(公元?年–公元55年)。代国第七任皇帝。谥号“景皇帝”。史称“景帝”或“代景帝”。公元13年—公元55年在位。公元55年去世。他是北魏追尊的第七位始祖。为索头部鲜卑族领袖。其事迹不详。《魏书·序记》仅载其名。有研究认为。魏道武帝拓跋珪所追尊的早期始祖。单名者大多为杜撰。拓跋推寅 [汉] 代国第六任皇帝 (?~13)拓跋推寅(公元前?年—公元13年)。代国第六任皇帝。谥号“宣皇帝”。史称“宣帝”或“代宣帝”。公元前41年—公元13年在位。是一位跨越了公元前与公元后的稀有而杰出的统治者之一。他是北魏追尊的第六位始祖。为索头部鲜卑族领袖。《魏书·序记》记载他在位期间。鲜卑族南迁大泽(可能在今天的呼伦湖一带)。并使鲜卑部族由狩猎走向游牧生活。拓跋越 [汉] 代国第五任皇帝 (?~前41)拓跋越(前?年–前41年)。代国第五任皇帝。谥号“安皇帝”。亦称“安帝”“代安帝”。公元前81–公元前41年在位他是北魏追尊的第五位始祖。为索头部鲜卑族领袖。其事迹不详。《魏书·序记》仅载其名。有研究认为。魏道武帝拓跋珪所追尊的早期始祖。单名者大多为杜撰。拓跋楼 [汉] 代国第四任皇帝 (?~前81)拓跋楼(前?年–前81年)。代国第四任皇帝。谥号“明皇帝”。史称“明帝”“代明帝”。公元前130年至公元前81年在位。他是北魏追尊的第四位始祖。为索头部鲜卑族领袖。其事迹不详。《魏书·序记》仅载其名。有研究认为。魏道武帝拓跋珪所追尊的早期始祖。单名者大多为杜撰。拓跋观 [汉] 代国第三位皇帝 (?~前130)拓跋观。(?-公元前130年)。鲜卑族。北魏追尊的第三位师祖。代国第三位皇帝。公元前175年。拓跋观继位。为鲜卑族领袖。估计在位期间约相当西汉后期。其事迹不详。仅《魏书·序记》有记载其名。公元前130年。拓跋观去世。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称帝时谥号“庄皇帝” 。史称“庄帝”或“代庄帝。拓跋贷 [汉] 代国第二任皇帝 (?~前175)拓跋贷(前?年—前175年)。代国第二任皇帝。谥号“节皇帝”。史称“节帝”或“代节帝”。公元前204年至公元前175年在位。他是北魏追尊的第二位始祖。为索头部鲜卑族杰出领袖。其事迹不详。《魏书·序记》仅载其名。拓跋什翼犍 [南北朝] (320~377)拓跋什翼犍(320年―377年)。鲜卑族。平文帝拓跋郁律次子 。烈帝拓跋翳槐的弟弟。十六国时期代国君主。建国元年(338年)。拓跋什翼犍兄长烈帝拓跋翳槐去世。拓跋什翼犍继位。改元建国。建国二年(339年)。设置百官。分掌众职。以燕凤为长史。许谦为郎中令。建立法制。使百姓安居乐业。东自濊貊。西至破落那。南距阴山。北达沙漠。全部归服。人口达数十万。建国三年(340年)。迁都云中郡盛乐宫。拓跋寔 [南北朝] (?~371)拓跋寔(?–371年):代国第32任皇帝、代国末任皇帝(北魏追封)。谥号“献明皇帝”。也称“献明帝”、“代献明帝”或“代末帝”。他是鲜卑索头部首领、代王拓跋什翼犍之子。初封“世子”。公元371年春。长孙斤谋反。刀弑代王拓跋什翼犍。拓跋寔格挡时受伤。并诛杀长孙斤。公元371年五月。拓跋寔去世。七月其子拓跋珪出生。是为“道武帝”。并追尊拓跋寔为“献明皇帝”。陈汝银陈汝银。 峰峪乡吉家会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7月8日生。1956年就加入参加中国共产党。1992年至1995年任中国公商银行山西省分行行长。期间曾兼任之职务有:1995年任山西省政协七届常委。]吕日周吕日周。 杜庄乡落阵营村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月5日生。1970年参加工作。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山西省改革创新研究会会长。北京开达经济学家咨询中心副理事长。兼任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中国民营(私)经济研究会等几家研究机构联盟执行会长。2003年2月。任山西省政协副主席。陈日新陈日新。 吉家庄乡佛堂寺村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5月生。民国三十七年(1948)10月参加革命工作。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平朔露天煤碳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平朔矿区工委副书记、平朔第一煤炭有限公司董事长、平朔安太堡矿联合管理委员会主席。张力财张力财。 党留庄乡小铺村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生。民国三十四年(1945)参加革命工作。民国三十五年(1946)加入在中国共产党。1980年任大同县县长、县委书记。后任雁北地委企业部部长。刘万银刘万银。 阁老山乡阁老山村人。民国十五年(1926)12月27日生。民国三十四年(1945)8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6月至1979年4月北京朝阳区武装部部长。1984年11月至1987年4月在北京军区新原县干休所休养。陶生财陶生财。 周士庄镇罗卜村人。民国十四年(1925)生。1964年至1980年任大队党支部书记。1971年3月。陶生财参加了北京前门饭店召开的为期1个月的全国“三料”工作会议。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1975年7月。陶生财再次出席了在北京友谊彬馆召开的为期20天 的全国“五料”工作会议。并做了大会发言。还受到领导的亲切接见。方新方新。 原名丁庶亨。俆町乡徐町村人。生于1916年7月,幼时在家半耕半读。十一界三中全会后,任青海省文教办公室副主任,1973年任青海省委-部长兼政协秘书长。同年8月任青海省政协副主席。1983年任省政协常务副主席。安晋安晋。 党留庄乡傔铺村人,1915年出身于一个中农家庭,自幼喜好读书。中国共产党员。1964年,任中共青海省候补委员,省财贸办副主任、商业厅厅长。1985年离休康世安康世安 生于民国二年(1913)10月1日,河北省阳原县东井镇大石庄村(原属大同县东南乡)人,民国二十七年(1938)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三十四年(1945)5月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任大同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民国三十四年(1945)10月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11月,任中共大同县委书记。任忠杰 [宋]本科殿试赋。题目是《赏罚之令。信如四时》任忠杰中状元后。历任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尚书省礼部员外郎等职。大定二十一年(1181)十一月。任忠杰与掌管天历的-校验所食(日蚀)时刻分秒。另外。以礼部员外郎奉命。比较赵知徽历、耶律历及当时所行历几种日历的准确度。另据《辽金元状元奇谈状元谱》中记载:按《析津志辑佚》第106页载:“状元楼。前金人任提领建于燕京。原在蓟门北街西。”刘撝 [宋] (1095~1155)刘撝(1095——1155)。字仲谦。号南山翁。浑源(今山西浑源)人。金太宗天会二年(1124)词赋进士第一。刘撝中第后。累官安东节度副使、大理寺少卿、石州刺史、中大夫、翰林学士。六十三岁卒。名士大夫多出其门下。有“一代词学宗”之称。……[详细]孙文甫二喜财原名孙艾。中年以后更名孙文甫。生于一八九六年卒于一九四七年(生卒年仅凭回忆)。其父孙明英。膝下有三子。长子早丧。除二喜财孙艾。还有三喜财。成年后。兄弟俩一同经商。孙明英在砖井村开设有碾房、油房和当铺。地方上有一点名气。勉强算得上小财东。清末民初时候。枪杆子横行天下。大同城里驻有一股军阀残部。为首的姓候。名天才。候某自幼习武。手下领有近百名兵丁。李培仁 [清] (1866~1906)阳高名人——李培仁 (1866~1906)晚清留日学生。大同市阳高县人。 1904年考入山西大学堂。1905年冬被选送日本政法大学留学。时山西争矿运动受当权者和英人干扰。陷入困局。留日学生对清廷的丧权辱国行径强烈不满。1906年10月。山西争矿斗争出现曲折的消息传到日本。李培仁悲愤交加。决心以死抗争。13日。毅然纵身跳入东京新宿海二重桥下。溺水而亡。张树珊张树珊。1889年生。祖籍河北省高阳县旧城村。后迁至山西省阳高县王官屯镇康窑村。中共张家口特委委员。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弟兄三人。排行为二。幼时即随父农田劳作。1907年。其父去世。为生活所迫他背井离乡到北京某商号当了店员。1910年。北京铁路局招工。张树珊先在张家口铁路车站当工人。后到山西省阳高县王官屯车站当旗夫。为了生活方便举家迁到了王官屯镇的康窑村。鲁胜 [晋]鲁胜:(生卒年待考)。字叔时。代郡人(今山西大同阳高)。著名西晋学者、逻辑学家。少有才操。曾宰建康令。年轻时曾在京都洛阳做过佐著作郎。晋惠帝时调任建康(南京)令。见世道多故。便称疾去官。专事著述。著有《墨辩注》、《刑名二篇》、《正天论》等。今仅存《墨辩注》序文。文中提出“名必有形”的唯物观点。其所著涉及到极为丰富的古代逻辑思想发展和逻辑对象争论的历史情况。王万邦 [清] (1723~1773)清武进士——王万邦 王万邦(1723~1773) 清阳高人。少时体格雄伟。读书通大意。勇略过人。乾隆十六年(1751)考取武进士。授花翎侍卫。越年出任陕西凉州营游击。当时正值西陲用兵。万邦率偏师跟随定边将军攻车库。克其南门。俘馘甚众。后因累积军功而先后任保定城守营参将、张家口副将。他治军严格。官兵一致。在军内威信颇高。人人敬服。接着提升为贵州宁远镇总兵官。吴子琳 [清]清朝人——吴子琳 吴子琳[生卒不详] 清阳高人。守静好读书。笃行孝友。有古君子风。族侄振兴早夭。遗母老、妻少、子幼。孤苦无依。田园托咐子琳管理。20余年公明无私。本城一姓徐的将百金寄在他家。徐的子孙俱不知。徐偶然得暴疾不会说话。子琳急拿钱交其子。说这是你父留在我家的。一次。子琳拾银50两。慷慨璧还。他一生重义轻财。人皆称赞其德行高尚。母椿龄 [清]清总兵——母椿龄 母椿龄[生卒不详] 清阳高人。由行伍累官辰州(今湖南沅陵县)协副将。后任镇筸镇(今湖南凤凰县南)总兵。时值坏人挑起苗汉冲突。苗寨少数人居险闹事。经略下令攻公鹅寨。公鹅寨筑在一峻岭上。丛林密竹。四面环溪。深不可测。母椿龄命士兵设高大的战船。架起软梯。拉强弓。上药箭。一声令下。仰射寨中。引起大水。闹事者都纷纷逃奔。作恶者受到罚治。苗、汉土民始得安然。母仪 [清]清知县——母仪 母 仪[生卒不详] 字范公。清阳高人。由教谕升广东长乐(今五华县)知县。消灭盗贼。铲除-。息讼安民。人皆称颂。政绩显著。上宪提调为英德县知县。在英德。关心黎民疾苦。每遇荒歉。开仓济粮。曾豁免数万人的盐课。穷苦人感恩戴德。在其调离后。建生祠。春秋祭祀。以志不忘。兰承荣 (1881~1932)兰承荣(1881~1932) 字向青。号自我。赵石庄村人。天赋聪明。过目不忘。加上刻苦好学。及至十几岁。读书成诵。对《十三经》熟背如流。因此。被山西省保送留日。在日本经纬学校深造。专攻人生哲学。回国后。在省城优级师范教书。山西大学成立后。任教授。一生致力教育。信奉教育救国。道武帝拓跋珪 [南北朝] 北魏开国皇帝 (371~409)拓跋珪(公元371年8月4日—公元409年11月6日)。又名拓跋开、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字涉珪 。鲜卑族。北魏开国皇帝。公元376年。拓跋珪被其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公元386年。16岁的拓跋珪趁乱重兴代国。即位称代王。又在当年四月定国号为“魏”。是为北魏。改元“登国”。公元398年。他将国都从盛乐迁到大同。并称帝。他即位初年。积极扩张疆土。励精图治。将鲜卑政权推进封建社会。张万邦 [明]张万邦。字三锡。阳和卫人(今阳高县)。明代高级将领。张万邦的祖父张勋。嘉靖(1522-1566)、隆庆年间(1567-1572)曾担任指挥使官职。死后因战功被朝廷赠与劳禄大夫、一品正职。张万邦的父亲张秉忠。承袭指挥使官职。继而升任都指挥使。万历(1573-1620)前期担任大同东路参将。死后也因战功获赠总兵官一品官阶。徐化溥 [清]徐化溥。字云山。号云门。自称云门山人。阳和卫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徐化溥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徐氏祖上家境还算不错。母亲就让他安心读书。好长大以后有点出息。刻苦学习、努力钻研的徐化溥。本想凭着十年寒窗苦熬的满腹经纶连中三元。考个进士混个一官半职。谁知经史兼通的他凭着真本事。竟没能在黑暗的科举场上出人头地。连个举人的边都没能沾上。薛纶 [明] (1534~1591)薛纶。生于明嘉靖十三年八月二十一日(1534年)。卒于万历十九年五月十三日(1591)。其后人居于马家皂乡东要泉村。东要泉薛氏祖籍直隶兴化人(今江苏兴化)。其先祖(一世祖)士秀。明初从军。到山西河曲镇戎。被扩入军户并举家随军迁居驻地。后调山西行都指挥使司天成卫(今天镇县)镇守。全家遂入卫籍居于遂家焉。薛士秀至天成卫后。生子镇(二世祖)。镇生子玘(三世祖)。玘生四子(四世祖)——春、云、雨、雷。母配坤 [明]母配坤。生于明万历年间。潘家屯村人。为崇祯十三年(1640)岁贡。读书经学。有文集。为清乙酉科副。举人。初任房山知县。后任曹州知州。以清廉称。多善政。康熙八年(1669)岁次孟夏榖旦卒。享年不足60岁。皇清诰封文林郎(清代为正七品文官所授的散官名)。再封奉直大夫(从五品)。武棠 [清]根据清代朱彭寿《安乐康平室随笔》记载:武棠。字次南。号憩亭。山西阳高人。道光六年丙戌科(1826)进士。历任福建盐法道。福建按察使。福建布政使。咸丰初在江苏布政使任内致仕(文职从二品)。另据《福建通志·职官志·清·总辖·盐法道》载:武棠。阳高人。二十四年任。其人道光丙戌科(1826)二甲进士。靳伟 [清] (1854~1933)靳伟。生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卒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古城镇靳家窑村。其父靳天理。先后娶妻两房。生有五子两女。靳伟排行0。故也有人称其靳二先生。幼时学于私塾。少年习武。对七节鞭尤其擅长。十八岁中武秀才。由于天资聪明。长大后外出经商。业务拓展到晋、冀、蒙、平一带。雄踞晋北。李广金 [清]李广金。灵丘县西关村人。生于清嘉庆中期。出身贫寒。道光十一年(1831)中武举。次年赴京殿试。中武科殿试一甲第一名进士。授头等侍卫。官秩正二品。后放外任。为江南松江府参将。提标中军参将。继擢升两江副将、江南总兵等职。李广金登第之后。其李氏家族援例赠武职勋官。父亲李昌源、祖父李景发、族叔李步青赠封武功将军、头等侍卫;叔父李恺源赠封武义都尉、头等侍卫;妻册封诰命夫人。后李广金卒于异地。李晶 [清]李晶。灵丘人。性格开朗。有智能。乾隆五十四年(1789)就职隶州州判。后以拔贡的资格补任陕西石泉知县。代理陕西省宁陕厅同知。其时正当叛军侵扰。他察看机会。设下埋伏。解了围城之困。人民得以安居。不久。调任孝义厅同知。代理过邠州及凤翔、兴安二府长官。后升任嘉定知府。所到地方颇有政绩。李金台 [清]李金台。灵丘人。乾隆四十四年(1779)以举人任安徽省婺源知县。先后代理安徽省英山及全椒知县。为人正直。不阿谀奉承。严于律己、洁身自爱。断事公正。所到之处。办好事。除弊端。惩恶人。安善良。是有名的好官。武梓 [清]武梓。字东山。灵丘人。武宁周次子。清雍正五年(1727)。任甘肃漳县知县。到任后首先革除旧惯例。节省白银900两。领导农民开渠。引水灌田。收成增加1倍。漳县人民给他建起祠堂来祭祀他。有一年。正逢西南边境发生灾情。他遵照檄文办理驿站。因廉洁有才干被调到宁夏后。他又除掉了地方上依仗权势作恶的人。武宁周 [清]武宁周。字数图。灵丘人。清康熙年间由东昌府(今山东聊城县)的经历推荐为徐闻(今广东徐闻县南)知县。刚到任。县内英利村失火。把300多家的房屋烧毁。他赶快亲自到该村安抚慰问灾民。并发动募捐。帮助修缮房屋。使灾民们避免了流离失所的痛苦。遇到灾年。他又募捐粮食。给饥民发放粥饭。使很多人保全了性命。李光汉 (1907~1941)李光汉(1907~1941)。原名李俊明。字亮臣。曾化名黎广汉。山西河津县南张村(现属万荣县)人。幼时在本村私塾学习。1921年考入河津县第一高等小学校。他学习刻苦。所写的文章流畅华美。很有演讲才能。 1925年夏李光汉以优异成绩考取了进山中学。后因家境困难一度休学。孙虔 (1917~1940)孙虔(1917~1940)。灵丘西沟村人。其父早逝。母子俩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其母决心供孙虔读书。盼他长大成人。孙虔也体谅母亲的苦衷。从小读书十分用功。193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东河南国民高小。因家庭困难。无力继续升学。只好回家务农。 1937年八路军在灵丘南山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开展抗日工作。刘昆 (1911~1940)刘昆(1911~1940)。灵丘刘庄村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扛长工。打短工。1936年逃荒口外。1937年“七·七”事变后。返回灵丘。平型关大捷后。刘昆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任刘庄村抗日救国动员委员会主任。1938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去地委学习。结业后被任命为灵丘县第三区区长。他动员群众交公粮。动员青年参军。动员妇女做军鞋。他经常深入敌占区征公粮。捉汉*。破坏敌人的交通。李交社 (1905~1940)李交社(1905~1940)。灵丘县小寨村人。平型关战役后任蔡家峪的村长。抗战期间他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领导各阶层人民开展抗日斗争。特别是在割掉敌人的“耳朵”(割清泥涧梁至白羊洼的电线)、打断敌人的“腿”(破坏锅帽山一带的公路)等斗争中成绩尤为显著。当时参加对敌斗争的除李交社外。还有赵小武等17人。他们破坏敌人交通。送公粮。通情报。配合八路军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刘仲邠 (1891~1940)刘仲邠(1891~1940)。原名刘兴国。字仲邠。赵北村人。刘钰之子。他终生爱好博物。研究水利。壮年回到故里。积极倡导、创修唐河水利工程。开渠灌地。当地受益很大。曾被授予山西省银质菊花奖章一枚及“义士”称号。龙诚 (1863~1927)龙诚(1863—1927)。原名王九令。字凤琳。号孝禅。法名龙诚。灵丘沙涧村人。其父王珍。以农为生。兄弟四人。他为长。 王九令20岁时托贵佛之名出家觉山寺为僧。当时寺庙多年失修。王九令决心重新整修。宏扬其佛法。但县长穆长春不信善道。派人干涉。捉拿王九令入狱。严刑拷打。险些丧命。并将其父折磨而死。杜上化 (1850~1922)杜上化(1850~1922)。字子诚。灵丘县上寨镇人。祖籍河南洛阳。祖父杜圣官居洛阳府。因被-诬告遭满门抄斩。府内一老仆救出两幼子。逃到河北阜平县谢地村。后至灵丘县南铺村。被一姓任的老人收养。弟兄俩一个改姓任。一个仍姓杜。姓杜的即杜上化的父亲。后定居上寨。杜上化弟兄4人。他为长。刘钰 [清] (1849~1914)刘钰(1849~1914)。字式甫。大道地村人。清授武功将军。晋授武显将军。赐进士出身。曾任御前花翎侍卫。陕西西安城守协镇。署陕西都中协镇。委肃州挂印总兵等职。钰三岁丧父。和两兄从事农业。学习弓马。他刻苦练武。膂力过人。八百斤重的石狮提之展腹过膝。由于武功超群。科考一举成名。十八岁取生员。十九岁会员。清同治九年(1870)解元。殿试“拉斜”。中武翰林。连中三元。故刘氏堂名叫“三元堂”。王遵文 [清] (1832~1895)王遵文(1832~1895)。灵丘水涧人。字艺庵。其父王思祖。为清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王遵文在私塾就学。咸丰九年(1859)。赶赴太原访求高师。他写了一篇文章。转呈主持晋阳书院的田京卿过目。田读后赞不绝口。便收纳王遵文于门下。于是王遵文学业大有长进。咸丰十一年(1861)任太学。同治元年(1862)开科考试。他以小京官的职务在刑部任职。宋起凤 [清]宋起凤。河间府沧州(今河北沧州)人。清顺治十一年(1654)任灵丘知县。清康熙元年(1662)离任。在灵丘任职九年。他到任后。因明代的县志失散。决心编纂一部新县志。每当政务之暇。就亲自调查访问。并参阅《蔚州志》、《浑源州志》和《广昌县志》进行编纂。经过六年拟成初稿。诚慧 [五代十国]诚慧。五代后唐灵丘人。传说其母祈祷于五台山。身感怀孕。便生下诚慧。诚慧长大后。誓不配偶。到五台山的真容院拜法顺和尚为师。 诚慧曾在李牛谷背诵《华严经》。还给人们讲经说法。常召五、六名儒生-而听。陆万友 [五代十国] (903~986)陆万友(903~986)。五代灵丘人。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后汉祖刘知远起兵灭后晋时。提拔为护圣指挥使。乾祜二年(949)。汉隐帝刘承佑继位。被任命为天雄军(今河北大名县东北)节度使。广顺元年(951)。后周太祖郭威起兵反汉。陆万友为郭威出谋划策。当郭威称帝时。提拔他为散员指挥使兼奖州(今湖南芷江县西)刺史。显德七年(960)。恭帝柴宗训继位。他出任安州(今湖北安陵)防御史。王峻 [南北朝] (?~573)王峻(?~573)。字峦嵩。灵丘人。天资聪慧。有谋略。东魏时任相府墨曹参军。后因犯错误被免职。后任仪同开府(宰相级别)、相府外兵参军、营州(辽宁省凌源县南)刺史。营州地接边界。失韦多次来犯。致使人民不得安宁。王峻到了营州后。在边远地界设置侦察岗哨。还到处布置疑兵。尉迟惇 [南北朝]尉迟惇 尉迟惇是尉迟迥之子。 尉迟迥不满杨坚。起兵反抗。尉迟惇率军十万进抵武德(今河南武陟东南)。在沁水东岸布阵二十余里。高颎命人在沁水上架桥。尉迟惇在上流纵火筏烧桥。高颎则命人填“土狗”以阻火筏。尉迟惇下令部队稍稍后退。这时孝宽见机不可失。命大军迅速前进。渡过沁水。高颎下令焚烧浮桥。断绝士卒逃走的念头。尉迟迥 [南北朝] (516~580)尉迟迥(516~580)北周代(今山西大同东北)人。字薄居罗。鲜卑族。宇文泰甥。他能征善战。好施爱士。位望崇重。初为泰帐内都督。从泰复弘农。战沙苑。累有军功。任尚书右仆射、大将军。西魏废帝二年(553)入蜀平萧纪。以功为大都督。益、潼等十八州诸军事。镇蜀。北周初。拜柱国大将军。宣帝即位。为相州总管。帝死。杨坚独揽天下兵马事。他起兵讨坚。兵败自杀。李殿林 [清] (1842~1916)李殿林。字荫墀。大同县西册田乡大王村人(原属阳高县。后归大同县)。据清代《大同府志》记载:元丞相脱脱墓。府东百二十里大王村。有碑记。大同李氏。其后也。从上述情况可以推断。李殿林祖上系蒙古族人。 李殿林之父李增桂。共有五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长子李时中。次子是虚设。老三李士林。老四李毓林。老五李苑林。老六李殿林。女儿李美林。王家屏 [明] 明朝首辅 (1535~1603)王家屏(公元1535年——1603年)字忠伯。号对南。山阴县河阳堡人。曾以吏部左侍郎兼东图大学士入予机务。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致仕归里。所以。在雁同、朔州地区民间以“王阁老”相称。王家屏出生于一个家道衰落、只能且耕且读的农民知识分子家庭。他天赋聪颖。才思敏捷。智力过人。13岁为秀才。29岁中举。明穆宗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他33岁时考中进土。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拓跋毛 [汉] 北魏追尊的第一位始祖 (?~前204)拓跋毛(前?年—前204年)。北魏追尊的第一位始祖。为索头部鲜卑部族的领袖。公元前207年—公元前204年在位。在位时统一了索头部鲜卑部族。《魏书·序记》记载其“聪明武略。远近所推。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莫不率服。”北魏孝文帝元宏 [南北朝] 中国古代十大贤君,北魏皇帝 (467~499)北魏孝文帝元宏(467年—499年)。原姓拓跋。后改姓元。名宏。鲜卑人。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在位期间。大力推行汉化改革。北魏皇兴三年(469年)六月。不满两周岁的拓跋宏被立为太子。他自幼由祖母冯太后抚养。深受汉文化的熏陶。任举 [清] (?~1748)任举。字汉中。清代大同人。生得赭面长髯。素怀忠义。才勇过人。雍正二年中武进土。授以陕西柏林守备。以征巴里坤有功。迁宁夏都司。乾隆十一年升固原提都。因屡立战功。特授西凤协副将。晋署重庆总兵。在一次平定叛乱战斗中英勇杀敌。壮烈牺牲。终年46岁。太武帝拓跋焘 [南北朝] 北魏第三位皇帝 (408~452)拓跋焘(408年—452年)。字佛(音“必”)狸。鲜卑族。明元帝拓跋嗣长子。母明元密皇后杜氏 。北魏第三位皇帝(424年―451年在位)。同时也是优秀的军事统帅。拓跋焘出生于平城(今山西大同)。422年被立为太子。423年登基。改元始光。毕士安 [宋] 宋朝宰相 (938~1005)毕士安(938年—1005年)。一名士元(《嘉定赤城志》卷九)。字仁叟。一字舜举(《武夷新集》卷一一《毕公墓志铭》。《隆平集》卷四本传)。代州云中(今山西大同)人。宋太祖乾德四年(九六六)进士。宋太宗太平兴国中。为监察御史。出知乾州。淳化二年(九九二)。召入翰林为学士。宋真宗即位。权知开封府事。咸平中。复为翰林学士。以目疾出知潞州。又入为翰林侍读学士。折从阮 [五代十国]折从阮。五代时后晋将领。西京大同人。初名从远。因避后汉高祖刘知远之讳。改名从阮。字可久。是羌族折掘氏之后裔。初为后唐庄宗牙将。后升为府州刺史。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他在府州驻守。开运元年(公元944年)。后晋与契丹败盟后。他攻取契丹城堡十余处。每次作战必胜。赫连勃勃 [南北朝] 十六国后期夏王朝的建立者 (381~425)赫连勃勃(381~425年)。匈奴族人。十六国时期大夏国的创建者。公元407~425年在位。后魏明元帝拓跋嗣曾命他改名为“屈孑”。意思是地位卑下。后来。当他自立为大夏天王时。才改姓赫连氏。拓跋英 [南北朝] (?~510)元英(?—510.12.9)。字虎儿。原名拓跋英。孝文帝改革后改姓元。代(今山西外长城以南大同、左云一带)人。南北朝时期北魏著名的军事将领、音乐家。娄昭君 [南北朝] (?~562)娄昭君(501年-562年)。鲜卑族。北齐奠基人高欢的妻子。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的生母。释溥光 [元]元僧释溥光。俗姓李。字玄晖。号雪庵。山西大同人。能诗文。精书善画。书工真、行、草诸体。尤善作大字。宋世杰 (1873~1914)宋世杰。字俊臣。大同市人。1873年生于城内贫民家中。世杰之父宋安。是清军绿营军中的厨师。麻贵 [明]麻贵。明朝将领。回族。大同右卫人。宣府副总兵麻禄子。 嘉靖中。随父征瓦剌。累立战功。以都指挥佥事。充宣府游击将军。隆庆中。迁大同新平堡参将。万历初。迁大同总兵官。栗毓美 [清]栗毓美。字友梅。又字曰朴园。浑源州人。清代嘉庆年间考中拔贡。授任河南知县。后迁光州直隶州知州、汝宁知府、湖北按察使、河南市政使。道光十五年。官至河东河道总督。
其他观点:
盘点山西大同十大历史名人。你认识几位?
1、薛氏三兄弟。明代。山西大同府天城卫有薛氏三兄弟。他们分别务农、做官和经商。各尽其业。最后成为当地著名的大户。薛氏一家。长兄务农。三弟经商。以资助老二读书。老二登进土第。得授高官。这种耕读商的家庭。反映了明代山西商人家庭结构的一个特点。薛氏始祖薛士秀。约明初从戎河曲。后定居大同府天城卫。薛士秀生薛镇。镇生薛庵。庵生四子。即薛春、薛云、薛雨、薛雷。薛春生二子。长子薛经。次子薛绮。绮生三子。即此处所说的长子薛某(佚名)、次手薛纶。三子薛缨。
薛纶从小聪颖。记忆尤其过人。少年时同长兄一起在私塾读书。兄尚未读完一句。纶已目数行。兄再读时。纶已熟记。背诵如流。薛纶才思敏捷。数百言文章可立刻成就。且文藻秀美。长兄对薛纶的才华深为佩服。便放弃学业。继承父业屯田耕作。资助薛纶读书。 薛纶在长兄自我牺牲精神的鼓舞下。越加奋发读书。终于在隆庆二年(1568)登进士第。进入仕途。万历十年(1582)。任陕西按察司副使。不久。辞官回籍。有人很惋惜他的离职。薛纶说:“我有幸继承先辈之产业。兄耕弟贾。助我求学。才有今日之位。我愿已足矣!”
薛纶弟薛缨是两淮盐商。明中叶。由于社会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商人在边疆屯田纳粮换取盐引的开中制度。渐被纳银的折色制度所代替。盐商也分化为边商和内商。边商专纳米、豆、草束。依靠贸易盐引谋利。内商则坐场掣盐。进行交易或转售他人。由于内商处在支配盐的运销的地位。获利多。资本增殖快。所以。山西、陕西、安徽等地的大盐商。纷纷寓籍淮安、扬州。薛缨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定居扬州的。 薛氏家产五世没有分开过。是由兄弟共同经管。自从薛缨经商两淮在扬州置产后。薛家在大同和扬州两地都有家产、人口。为了照管两地的子弟、田宅、奴婢等事。薛纶辞官后。经常往返于大同和扬州之间。可见。薛氏当时在大同和扬州的产业已相当可观。
2、武明皇后娄昭君(501-562年)。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人。鲜卑族。北齐奠基人高欢的妻子。北魏真定侯娄提的孙女。赠司徒娄内干之女。北齐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的生母。
平日柔顺勤俭。谦卑自守。亲自纺织针补。视姬妾所生诸子均十分慈爱。不异己出。对诸子每人必赐一袍一裤。时常向高欢进言。有才必用。不能以私废公。处事能够顾全大局。委曲求全。
高欢受封渤海王后。娄昭君为渤海王妃。高欢死后。长子高澄继任其位。娄昭君进封渤海太妃。550年。次子高洋称帝。尊娄昭君为太后。559年。高洋去世。太子高殷继位。尊娄昭君为太皇太后。560年。娄昭君废黜高殷。改立六子高演为帝。娄昭君再度为皇太后。561年。高演去世。娄昭君立九子高湛为帝。仍为皇太后。562年。娄昭君去世。与高欢葬于义平陵。谥号神武明皇后。
3、独孤信(502年-557年)。本名独孤如愿。字期弥头。鲜卑族。云中(今山西大同)人。西魏、北周将领。八柱国之一。
独孤信容貌仪表俊美。善于骑马射箭。初为葛荣部下。葛荣失败后。投归尔朱荣。随孝武帝西行。授爵浮阳郡公。西魏建立后。独孤信任卫大将军、都督三荆州诸军事、大都督、荆州刺史等职。用以招抚被东魏所占据的荆州的百姓。之后大败东魏弘农郡守田八能、都督张齐民、刺史辛纂。于是平定三荆。不久。东魏又派高敖曹、侯景等率军突至。独孤信认为敌众我寡。率部逃到南梁。在南梁居住了三年。大统三年(537年)才回到长安。他认为自己的行为有损国威。便上书请求治罪。得到了西魏文帝元宝炬的宽宥。任命为骠骑大将军。加侍中、开府衔。使持节、仪同三司和浮阳郡公的官爵照旧。
后随丞相宇文泰收复弘农。攻克沙苑。率军与冯翊王元季海进入洛阳。颍、豫、襄、广、陈留等地相继诚心归附。大统六年(540年)。东魏侯景侵犯荆州。宇文泰命其与李弼出兵。侯景撤军后。独孤信担任大使。抚慰三荆。北周建立后。升任太保、大宗伯。晋封卫国公。食邑一万户。赵贵被处死后。独孤信以同谋罪被免职。不久。被晋公宇文护逼迫在家中自尽。时年五十五岁。
4、王遵文。官员。字艺庵。大同市灵丘县城小西关村人。其父王思祖。为清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王遵文在私塾就学。咸丰九年(1859)。赶赴太原访求高师。他写了一篇文章。转呈主持晋阳书院的田京卿过目。田读后赞不绝口。便收纳王遵文于门下。于是王遵文学业大有长进。咸丰十一年(1861)任太学。同治元年(1862)开科考试。他以小京官的职务在刑部任职。当时与稷山县王念堂、朔县的王向甫、定县的王镜逸在北城被称为“山西四王”。均以才德超群。受到上司的青睐。
5、徐化溥。男。字云山。号云门。自称云门山人。明末清初阳和卫人(今阳高人)。顺治年间贡生。明末清初地方著名学者。清朝顺治初年(1644-1661)。大同府历经“姜变”移驻阳和。
世居阳和城内的徐化溥更加显露出来。在阳和府衙为官的曹秋岳(名溶。浙江嘉兴人。曾任职阳和兵备道)、魏环极(名象枢。直隶蔚州人。官至刑部尚书)等人。都是当时名著学界的人物。与徐化溥交谈后。不由得惊叹阳和小城竟有如此高士。从此。徐化溥的名气更大了。其间。徐化溥被阳高卫及大同府推举为岁贡。还被聘请在阳高卫县学担任教师。顺治七年(1650)。知府胡文烨计划撰修《云中郡志》。熟知当地情况又学识渊博的徐化溥应聘并最终成为顺治《云中郡志》的主要执笔者。
6、王家屏(公元1535年——1603年)字忠伯。号对南。山阴县河阳堡人。曾以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予机务。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致仕归里。所以。在雁同、朔州地区民间以“王阁老”相称。万历十二年(1584年)。王家屏被提升为礼部右侍郎。不久。为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辅助朝政。王家屏执阁六年。时间虽短。但给当时朝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贪权武断。“推诚秉公。百司事一无所扰”(《明史》);他恪尽职守。“每议事秉正持法。不亢不随”;他注意处理同内阁诸臣关系。与同僚们和睦相处。万历十九年(1591年)秋。出任内阁首辅。他老成谋国、施政严谨、品格高古。然而既不遇时。也不遇主。昏暗腐败的君主粉碎了他的“尧舜之臣”美梦。王家屏并有著作传世:一种是收入《四库全书》的《王文端公集》十四卷;另一种是《复宿山房文集》四十卷。
7、毕士安(938年—1005年11月14日)。本名士元。字仁叟。一字舜举。代州云中(今山西大同)人。
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进士。宋太宗太平兴国中。为监察御史。出知乾州。淳化二年(992年)。召入翰林为学士。宋真宗即位。权知开封府事。咸平中。复为翰林学士。以目疾出知潞州。又入为翰林侍读学士。景德元年(1004年)。进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拜平章事。澶渊之战时支持寇准。力主真宗亲征。景德二年(1005年)卒。年六十八。谥文简。有文集三十卷。今已佚。《全宋诗》录有其诗。
8、曹文诏(?—1635年)。山西大同人。勇毅而有智略。明朝崇祯年间将领。号称第一良将。官至总兵。在镇压明末农民起义的战争中功勋卓著。崇祯八年(1635年)。在湫头镇之战中因寡不敌众兵败自尽。
死后。明王朝追赠其为太子太保、左都督。
9、拓跋珪(公元371年8月4日—公元409年11月6日)。又名拓跋开、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字涉珪。鲜卑族。北魏开国皇帝。
公元376年。拓跋珪被其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
公元386年。16岁的拓跋珪趁乱重兴代国。即位称代王。又在当年四月定国号为“魏”。是为北魏。改元“登国”。
公元398年。他将国都从盛乐迁到平城。并称帝。他即位初年。积极扩张疆土。励精图治。将鲜卑政权推进封建社会。晚年则好酒色。刚愎自用。不团结兄弟。导致在公元409年的宫廷政变中遇刺身亡。终年仅三十九岁。在位二十四年。
其子拓跋嗣登位后。于公元410年(永兴二年)谥拓跋珪为宣武皇帝。庙号烈祖。公元420年(泰常五年)才改谥为道武皇帝。公元491年(太和十五年)改庙号为太祖。
10、曹变蛟(1609-1642)。山西大同(今山西大同市)人。明朝名将曹文诏之侄。身怀勇力。少年即随曹文诏在军中效力。为维护社会的安定秩序。平定多次暴乱。很受天子器重。先后被任命为参将、副总兵、都督佥事、左都督、总兵官。时称曹文诏和曹变蛟为大明朝的大小曹将军。统兵有方。敢战敢为。为抵抗满清异族统治作出了巨大贡献。崇祯十五年于松锦大战壮烈殉国。此役。明军大部崩溃。诸军皆逃。唯变蛟亲率部下冲后金军大阵。直抵皇太极中军。箭射后金大纛。吓敌酋使其中军后退里许。惜大势难挡。终因势孤力穷。兵败并俘。不愿投降后被后金残杀。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www.shenzhoubaby.com/11748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生活常识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qq.com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拓跋,北魏,南北朝,皇帝,山西,鲜卑,公元,武帝,之子,谥号
没想到大家都对大同历史有哪些名人?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将军是一个地方的名人。也是当地的骄傲。今天介绍几位山西大同籍的解放军髙级将领。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张 瑞。山西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