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 • 其四
南北朝•宋朝 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拟行路难(其四) 南北朝•鲍照
来自古典诗词悦读
00:00
00:33
【词句注释】
1.“泻水”二句:往平地上倒水。水流方向不一喻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泻。倾,倒。
2.“举杯”句:这句是说《行路难》的歌唱因饮酒而中断。
3.吞声:声将发又止。从“吞声”、“踯躅”、“不敢”见出所忧不是细致的事。踯躅(zhí zhú):徘徊不前。 举杯断绝歌路难:因要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断绝:停止。
【白话译文】
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各自向不同方向流散。
人生是既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艾。
喝酒来宽慰自己。因举杯饮酒而中断歌唱《行路难》。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
【创作背景】
南北朝时期。群雄割据。社会动荡。当时实行的是士族门阀制度。而鲍照出身贫寒。他虽然渴望能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价值。却受到社会现实的压制和世俗偏见的阻碍。于是常借诗歌来抒发他建功立业的愿望。表现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中。形成他诗歌的独特风格。
【作品赏析】
《拟行路难》共十八首。主要抒发对人生艰难的感慨。表达出身寒门的士人在仕途中的坎坷和痛苦。也有描写游子和思妇之作。大多感情强烈。语言遒劲。辞藻华丽。有五言、七言及杂言句。
《拟行路难•其四》是南北朝时期诗人鲍照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是《拟行路难》中的第四首。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接下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全篇构思迂曲婉转。蕴藉深厚。此诗托物寓意。比兴遥深。而又明白晓畅。达到了启人思索、耐人品味的艺术境界。
诗歌开首“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两句由泻水于地起兴。以水流方向的不一。来喻指人生穷达的各殊。它从平凡的日常生活现象中揭示深刻的哲理。耐人咀嚼。叫人感悟。
次二句承接上文:既然人的贵贱穷达就好比水流的东西南北一样。是命运注定。那又何必烦愁苦怨、长吁短叹呢?表面上。这是叫人们放宽心胸。承认现实。其实内里蕴蓄着无限的酸辛与愤慨。把社会生活中一切不正常的现象归之于“命”。这本身就包含着无言的控诉。
认了“命”。就应设法自我宽解。而喝酒正是消愁解闷的好办法。我们的诗人于是斟满美酒。举起杯盏。大口大口地喝将起来。连歌唱《行路难》也暂时中断了。更不用说其余的牢骚和感叹。
“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陡然翻转。用反诘语气强调指出:活着的心灵不同于无知的树木、石块。怎么可能没有感慨不平!简简单单七个字。把前面诸种自宽自解、认命听命的说法一笔抹倒。让久久掩抑在心底的悲愤之情如火山般喷射出来。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扔下手中的酒杯。横眉怒目。拍案而起。正要面对不公平的命运大声抗辩。
可是。他却轻轻一掉。用“吞声踯躅不敢言”一句收结全诗。硬是将已经爆发出来的巨大的悲慨重又吞咽下去。“不敢言”三字蕴藏着无穷的含意。表明诗人所悲、所感、所愤激不平的有着重要的社会政治内容;愈是不敢言说。愈见出感愤的深切。经过诗篇结末两句这样一纵一收、一扬一抑。就把诗人内心悲愤难忍、起伏顿宕的情绪。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
这首诗在音节上有独到之处。它采用长短相间的杂言体。杂言诗有个好处。就是能灵活组织句子。便于选择合适的声腔。以配合文情的传递。本诗头上六句正是巧妙地运用了五七言句式的交错。建构起一短一长、一张一弛的节奏形式。给人以半吐半吞、欲说还休的语感。而到了结尾处。则又改为连用七言长调。有如洪水滔滔汩汩地涌出闸门。形成了情感的高潮。声情并茂。可以说是鲍照乐府歌行的一大特点。它对唐人歌行体诗篇也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细心玩味。
【作者简介】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鲍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中考鉴赏阅读试题】
1.这首诗在表达情感方面有什么特点?
答:全诗突出一个“愁”字。所叹者愁。酌酒为消愁。悲歌为泻愁。不敢言者更添愁。正如沈德潜所说。此诗 “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
2.清代沈德潜评价此诗说:“妙在不曾说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答:①对不公平门阀制度的不满。②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③世路艰难忍气吞声的无奈与悲哀。(每点2分。概括1分。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3.第三句写“人生亦有命”。从诗歌本身看。作者对“命”有怎样的看法?
答:作者认为人的命运各不相同。门第决定人生。透露出一点宿命论思想。(意对即可)
4.对这首诗前四句的理解。
答:表面上。诗人以常见的自然现象作为起兴。在说人们应该像接受泻地之水一样。接受“人生亦有命”的现实。不必“行叹复坐愁”。实际上。在诗人故作恬淡的语言中蕴含着忿懑不平之气。既然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动。那么人的贵贱不是被家世门第决定的吗?因此。诗人声称安于命运。其实是满腔愁苦。
5.前四句作者言不当愁。第五、六句接着写借酒浇愁。结合前几句和作者身世经历。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谈谈是什么样的愁?
答:“泻水”四句言不当愁。接下去写借酒消愁。但满怀的悲愁岂是区区几杯酒能驱散的?“吞声踯躅不敢言”。是说将已经爆发出来的巨大的悲慨吞咽下去。“不敢言”三字蕴藏着无穷的含义。表明诗人所悲、所感、所激愤不平的并非一般小事。而是有着重要的社会政治内容;愈是不敢言说。愈见出感愤的深切。
6.诗歌开头四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哪些认识和怎样的情感?
答:作者认为人的命运就像倾倒在平地上的水。“各自东西南北流”。这都是安排好了的。不用哀叹愁苦。表现出作者对从愁苦中求得解脱的渴望。
7.作者前面说“人生亦有命”。似乎他已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人生亦有命”的现实。事实是否如此?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答:地。岂是平的?泻水于地。难道不是依照各自高低不同的地势而流向各方吗?一个人的遭际如何。犹如泻水置地。不是也由出身的贵贱、家庭社会地位的高低决定的吗?乍读之下。似乎诗人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人生亦有命”的现实。其实。他是用反嘲的笔法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从第二个反问句“心非木石岂无感”可以看出作者的真正意思:哪里是什么人生有命。人的出身贵贱、地位高低。完全是由不合理的社会现实造成的。
8.下面对这首诗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本诗开头两句中。作者恰当地运用了借代手法。用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代指社会生活中有着不同地位的人。
B.本诗三、四两句以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表明据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中求解脱的渴望。
C.诗人一直在直接诉说自己的悲哀。胸中郁积的块垒无法借酒浇除。便着笔于从怅惘中求得解脱。在烦忧中获得宽慰。
D.诗的结尾写人心非草木。不可能没有感情。心中的愤懑似乎到了随时都会爆炸的程度。但到了嘴边却突然被克制住了。
E.作者从普通自然现象顿悟出了与之相类似的某种人生哲理。全诗托物寓意。突显出含蓄不露、蕴籍深厚的艺术效果。
答案:A C。解析:A.不是“借代”。是“比喻”;C.“一直在正面诉说”错。
9.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拟行路难(其四)》是鲍照的寄寓悲愤之作。
B.诗人用泻水流淌这一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
C.通过“酌酒”“吞声”“踯躅”“不敢”等词。足见作者所忧的是些情感琐事。
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这是本诗的名句。写出了底层人士及千千万万不得志者的内心痛苦。
答案:C
10.对《拟行路难(其四)》解说不正确的是( )
A.鲍照。字明远。东海人。有作品集《鲍参军集》十卷传世。
B.《拟行路难(其四)》是古乐府诗。鲍照对七言诗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C.“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这是个有名的比喻。水的流向各不相同。带有偶然性。但四面流散却是必然的。
D.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属五言体乐府诗。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www.shenzhoubaby.com/10608.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生活常识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qq.com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