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四大名著,中国古代还有哪些小说值得一看?
首发

除了四大名著,中国古代还有哪些小说值得一看?

优质
请用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说岳全传》虽然是一本小说。但是它很具体地说明了岳飞等将士英勇作战。精忠报国的行为。也较为生动地批判了秦桧卖国求荣陷害忠良的举措。最吸引人的是神话般的开头。介绍了岳飞和秦桧前世的纠葛。

2.薛仁贵征东

记得前几年保剑锋演过薛仁贵。故事内容差不多。但小说更具体一点。

3.薛丁山征西

这跟《薛仁贵征东》是一系列的。讲的是薛仁贵儿子的故事。其中最精彩的就是跟樊梨花的那一段

讲的也是老薛家的故事。但这本是这一系列我最喜欢的。

5.施公案/彭公案

两本书讲的都是清朝官员破案的故事。感觉像是《三侠五义》。但这两部更注重破案。

6.三侠五义

不用说什么。喜欢包拯。展昭。白玉堂的一定要看!

7.聊斋志异

喜欢鬼怪的一定要看!毕竟是鬼怪中的经典!

8.儿女英雄传

《步步惊心》里十三妹的出处!

9.封神演义

我比较喜欢看小说。所以看的是演义。这部这么出名就不用我多介绍了。

反正古代的小说我印象最深的除了四大名著就是这几本。喜欢的话。给我点个赞吧。

其他观点:

五千年中国文化瑰宝浑厚璀璨。留给后人的文学遗产历久弥香。浩若繁星。中国文化令世界瞩目。我骄傲。

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加上诗三百。每个都够我们享用一生。每个深入读下去。都让人回味无穷。觅之愈深。知觉愈浅。

题主说的是小说。中国古代小说经过世代积累。到明清是顶峰。白话文的推广助推了它的传播。上至达官贵胄。下至引车卖浆者。皆能捧读闲谈。红楼西游水浒三国代表不同题材不同领域的经典之作。令后人望其项背。

实际上。明清小说十分繁荣。冯梦龙的三言二拍也蛮经典的。杜十娘的形象也日久在坊间传唱。深得民心的嘛。

还有几本必须要提的:

《聊斋志异》。个人觉得艺术成就不逊色西游。但情节上是劣势。

《金瓶梅》。很接地气。思想深刻。但艺术白描过于放松放纵。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佳作。无超其右者。在揭露社会之恶方面。稍显单薄。

《老残游记》。游记都应该这样写。才教人学好向善。

这些小说都很棒。但很惭愧。我还没有认真彻读一遍。以后一定会的。其实。这么多小说读懂一本足矣。要读就挑一本自己喜欢的好好读读。

只是。现在看中国小说的人感觉不多。也似乎没有这种氛围。

成功达人们学的是西方文化。年青人喜欢泡影视动漫。连小孩子们都被从小送到外语班里。还能对中国文化多亲近!

五四运动后。中国古文化基本被否定。四大名著等文学遗产就被孤零零地抛在了一边。有志之士都飞到国外学新东西了。国外的月亮真的比较圆吗?

有一种文化之美叫做古汉语。民族复兴。文化一定会复兴。文化是民族的软实力。是社会发展的隐形DNA。中华文化不会一直这么默默无闻下去。

其他观点:

清代小说《绿野仙踪》(后简称《绿》)是成书于乾隆中期的一部长篇小说。其融世情、历史、神魔等题材于一炉的多元性使之在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综观《绿》全书。不难发现。作者李百川处处在宣扬道教。不厌其详地描述了冷于冰等人的道术。对冷于冰等人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作者对佛教的态度却与对待道教的态度大相径庭。全书对寺庙、和尚、尼姑等一贬再贬。尤其是和尚。几乎没有一个是以正面形象出现的。这些都不能不引起研究者的注意。

首先。从《绿》中所写到的道、佛两派的人物来看。可以看出作者的崇道贬佛倾向十分明显。作者对于道教人物是非常熟悉的。他在《自序》与小说中。不经意间透露了这样的信息。其一。《自序》中提到“无如洪崖作祟”。《辞源》上称。共有两人被称为“洪崖”。均为道教人物。“洪崖”这一称谓在作者《自序》中提及的《说郛》一书中亦有所记载。作者在《自序》中用了“洪崖”这一典故。可以推断。他对“洪崖”的典故是了解的;其二。李百川在小说的第一回即交代了冷于冰的家世。冷于冰父冷松的高祖为冷谦。冷谦其人。在历史上确实存在。并不是作者虚构的。《明史》记载“儒臣冷谦”“知声律”。“以黄冠隐吴山。召为协律郎。令协乐章声谱。俾乐生习之”。“命谦较定音律及编钟、编磬等器。”不少研究者认为。《绿》的写成借鉴了很多前代小说。卿三祥列举了《绿》借鉴《水浒传》、《三国演义》、《金瓶梅》、《警世通言》、《南柯太守传》等前代小说的例子。而笔者发现。李百川在创作《绿》时。许多情节不仅仅是模仿了这些知名小说。明代一些笔记小说的情节也同样被李百川采样。运用到小说中。包括前面提到的冷谦之事:例如。第三十九回于冰盗库银分发给灾民之事。以及第三十六回和第四十四于冰借瓶遁去的情节。其本事当源于谢肇淛《五杂俎》、祝允明《野记》等笔记小说中的冷谦事迹。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李百川对冷谦其人也是很了解的。李百川对洪崖、冷谦的逸事不但知晓。而且能运用自如。不能不说作者对道教人物是非常熟悉的;其三。作者在书中提及火龙真人、紫阳真人、东华帝君等神仙。以此渲染冷于冰的正统身份。也可以佐证李百川对道教人物非常熟悉的观点。我们可以认为。作者对道教的推崇是以作者本人对道教人物的认识为基础的。作者除了对自己认识的道教人物的故事加以渲染和改编外。对书中主要人物如金不换、连城璧、温如玉等人追随冷于冰寻仙访道之事。也是大肆渲染、推崇备至的。他们都被写得堂堂正正。虽然各自在性格上都有瑕疵。但是道德高尚、嫉恶如仇的特点却非常鲜明。

和对待道家人物相比。作者对佛家人物却百般诋毁。作者对和尚、尼姑、佛法和寺庙的描述构成了作者描写佛家的主要部分。通读全书。不难发现。李百川几乎将所有提及的佛家人物描写得没用、恶俗、下流。第一个正面出场的和尚是第九回中湖广黄山多宝寺僧人。他运用妄语、水香等方法骗走了冷于冰寻仙访道时所带的财物。作者说“他是和尚。偏要说道家话。是教人以他为奇异。人便容易入套些”。这样。就刻画了一个打着道家旗号的佛家和尚形象。在这一回结束。李百川诗中也说“误听传言逢大盗。致他银物一齐干”;在第十一回中描写仁安县舍利寺中性慧和其徒弟。见钱眼开。毫无佛教所谓“离接受金银”的出家戒律。活脱脱地刻画了一个势利和尚的丑陋嘴脸。虞大人在这一回批道:“可厌可恨之至……余南北奔驰三十来年所遇者。皆性慧此类。还有比他更势利数倍之流。”作者将和尚性慧刻画得入木三分。在于冰拿出银子前。性慧指桑骂槐地说。“不管是人是贼。竟冒昧领将入来”。而在于冰拿出一块白银后。性慧“将眼一瞬”。“脸上才略有点笑容”。然后“看着银子”。对小和尚“弩了弩嘴。小和尚会意。就收的去了”。后来还“絮聒了二十余次”。“问贵友来不来话”。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性慧是带有鄙夷态度的;再如第十二回。作者在描绘崇化三官庙的和尚时。读者可以看到的是一幕颇为滑稽的场景。佛教徒的形象荡然无存。作者是有意将和尚刻画成这样一副落魄形象的。以此来达到贬低佛教的目的;在第十九回。和尚法空窃银逃去;第三十六回中。和尚对温如玉趋炎附势以及和尚寺主专门收留赌客的情节。也旨在说明和尚已只是一些世俗之人。甚至不如世俗之人。

其次。对于佛家修行之地的寺庙。《绿》对其也均做了“丑化”的描述。在提到寺庙时。多将寺庙描写成破败不堪、鬼怪出没之地。第八回冷于冰来到泰山娘娘庙。看到的是“钟楼倒坏。殿宇歪斜。山门尽长苍苔。宝阁都生茺草”的景象。作者如此描写。也意在贬低佛教。而后面的描述能更好地看出作者的用意:冷于冰怕亵渎女神。特意没有在殿中歇卧。但是一个女鬼却跑入庙内作祟。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作者所描绘的道德的化身冷于冰对待佛教是有所敬畏的。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泰山娘娘庙居然有女鬼出现。佛教神灵曾不能保护冷于冰。在作者眼中。寺庙、佛像是没有灵性与威慑力的。这不能不说是作者对佛教寺庙的辛辣的嘲讽。作者在第十一回对仁安县舍利寺也做了类似的描述。佛像“破败不堪”。“佛庙衰颓。殿宇破坏”。在这一回中。于冰还曾对舍利寺有过“修盖”之心。甚至认为火龙真人是想让他修盖寺庙。但从全书来看。火龙真人吩咐于冰的两件事一件为收张崇和吴渊。另一件为去仁安县降妖。并不是于冰所想的修盖寺院、行善举。第十三回。连城璧在山神庙被捕的情节。作者也意在让人感觉到寺庙非但不能保护人。反能害人。文魁打骂胞弟。将他赶出庙门也是在寺庙中发生的。在第二十六回、三十六回又对寺庙做了很多丑陋的描写。第二十七回。金不换叙述他在白云岭玉皇庙里受到道人的礼遇。如果从道家修炼场所白云岭玉皇庙与佛家寺庙相比较。也很明显体现了作者崇道贬佛的思想倾向。在第十四回、第十九回、第三十九回和第六十一中。均出现“破庙”。甚至写到有人将“庙门”打倒。在李百川眼中。佛教的寺庙多是破败不堪和藏污纳垢之所。作者将寺庙描绘成破败的景象的同时。将一些鬼怪妖魅的出现安排在佛教寺庙里面或周围。更深一层地对佛教进行无情的贬低与数落。虽然书中没有直接对道观进行详细的描写。但是。在描述冷于冰修炼的山洞以及其他一些道教地点时。却倍加赞赏其清净。称“内多异树奇葩”、“内贮鼎炉盆坛”。

再次。从作者对道、佛两家的法事与教义的理解上来看。也很容易看出作者崇道贬佛的思想倾向。作者在书中详细描述道教的法事。如冷于冰腾云驾雾。修炼内丹。雷火珠、木剑诛杀妖怪。符水救金不换。画符箓与连城璧等。在《绿》全书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处处充斥着浓烈的道教意味;而对佛教法事的描绘。李百川则采取了贬低的态度。第十二回中。谢二混请三官庙中“会奉持金刚咒”的和尚降伏白猿。结果和尚却“想是吃了大亏。性命还不知怎么”;而紧跟其后的情节是冷于冰用雷火珠降伏白猿。前后两处情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反映的则是佛法的无用。以及强调道术的强大力量。在第三十一回。于冰与秦尼斗法。最终也是以秦尼的失败而告终。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佛教法事的态度里始终怀着一种有所怀疑与不屑的情感。而对道教的法事。作者却千方百计展示其强大的威力。《绿》在第四十六回中提到了金刚禅。作者借道士口中说出“在佛家谓之为金刚禅邪法。在道家亦谓此为幻术”。笔者认为这句话脱胎于《水浒传》第九十七回中“在佛家谓之金刚禅邪法。在仙家谓之幻术”。对待两种类似的法术。作者对佛教法术的看法是“邪法”。而对道教的法术则认为是“幻术”。从这里能很明显地看出李百川对佛家的法术采取的蔑视态度以及对道家的道术的推崇备至。在第六十一回中。李百川又模仿《金瓶梅》第八回中对和尚为武植做法事讽诵经忏的描写。将五虎沟天堑岭子孙娘娘会的和尚描绘得滑稽不堪。一方面从法事上看。和尚无心打坐。不够坚定。可以看作是作者对佛教法事虚伪的无情的批判;另一方面。从人物来看。也揭露了和尚违背了“离非梵行”的戒律。在第六十九回。还有一处作者有意曲解佛教教义的文字。温如玉在梦中误以为“大觉园”为和尚的园子。而从随后冷于冰的解释中。我们可以得知“大觉”非佛教所谓“大觉”之“觉”。而是睡大觉之“觉”。即南柯一梦。佛家所谓“大觉”出自《楞严经》卷六:“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将佛家的教义如此戏称。也是作者对佛教教义的有意曲解。

综上所述。《绿》全书体现了崇道贬佛的思想特征。一方面不厌其详地描述冷于冰等人如何腾云驾雾、修炼内丹、运用法术;另一方面。对和尚、寺庙、佛法等一贬再贬。《绿》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道贬佛思想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社会环境与作家个人生活经历的综合结果。在中国传统文学中。以道教神话为题材的作品比以佛教为题材的作品多得多。而且对道教的理解也比佛教更加透彻。明代的《金瓶梅》对道教的描写有很多。而且在写官宦市民对道教的态度时。也刻画得细致入微。牛贵琥认为。《金瓶梅》中所体现出来的尊道贬佛倾向流露出了我国民族文化中的世俗观念。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写了一僧一道。但是主要情节及太虚幻境之事还是道家的范畴。所诱人的还是道士所持的风月宝鉴。所以。尽管明清时期三教合流。但作为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自然会表达出作者的观念与态度。而《绿》中所反映出来的思想倾向也是与前代小说一脉相承的。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新店开业,如何能迅速吸引粉丝?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不知道你开的什么店?不过最容易的就是请演员。网店花钱请人[&...

想定制衣柜,有什么好的品牌推荐吗?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目前。市场上定制衣柜品牌特别多。对于一个外行来说。是不太[&...

徐荣击败曹操、孙坚两场战斗的含金量有多高?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这是两次技术含量极高的作战。通过回顾这两次作战。我们既[&h...

有没有大神能给讲一下新款CR-V的配置如何?我想买来家用的?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我认为新款CR-V买来家用还是很不错的。它的配置真的很丰[&...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难拥 永久VIP 2022年9月30日 11:58:26

    道教,作者,佛教,佛家,和尚,寺庙,法事,小说,百川,的是

  • 归属感 永久VIP 2022年9月30日 11:58:26

    没想到大家都对除了四大名著,中国古代还有哪些小说值得一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9月30日 11:58:26

    《说岳全传》虽然是一本小说。但是它很具体地说明了岳飞等将士英勇作战。精忠报国的行为。也较为生动地批判了秦桧卖国求荣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