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一是心态不同。
包括阎锡山在内的大部分国军将领。在面对日军和解放军时。心态截然不同。
具体表现为:
在面对日军时。表现得很谨慎。
说难听点。就是不自信。
说好听点就是有自知之明。经常是一发现日军有合围企图(包括日军没企图。但国军认为有企图等情况在内)。就会主动撤退。放弃既有阵地。跑的飞快。不给日军打歼灭战的机会。
淞沪会战和太原会战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日军攻克娘子关前。阎锡山也是欲与太原共存亡。但他听说娘子关沦陷。日军一个师团已从东面而来。太原有可能被包饺子的消息后。他迅速就下令撤退。只留傅作义的35军守太原。
在阎锡山看来。日本人凶悍。而且还有装备优势。守太原。肯定是守不住的。
他保卫太原的方针。是利用太原四周既设阵地线。实行依城野战。以阻日军前进。待后续兵团到达。再打野战。施行反攻。争取聚歼来犯太原之日军。
但后来。日军在包围太原的同时。阻击各路增援太原的国军部队。
外面的援兵靠不过去。里面的守军出不来。
阎锡山制定的“依城野战”计划。变成了“孤城独战”。
仗打成这样。太原自然是守不住了。
后来。因为太原没守住。傅作义和阎锡山还翻了脸。傅率部脱离了晋绥军系统。
从种种迹象上。不难看出。阎锡山根本就没有胆量在太原与日军死磕到底。
而到了解放战场。阎锡山的心态就变了。
变得很漂。很瞧不起人。
可以说。解放战场上的大部分国军指挥官。都是这样的心态:瞧不起土八路。认为自己有装备优势。即便被包围了也很有自信。有些人甚至还主动冒进。主动找解放军决战。
比如莱芜战役。国军就主动跑到华野控制区内寻求决战。结果李仙洲的部队全军覆没。
还有孟良崮战役。张灵甫仗着自己部队战斗力强。主动往绝路上跑。听说华野的几个纵队把他包围。他还不仅不慌张。反而非常高兴。说什么:我就是活捉陈毅的诱饵。
结果。整编74师几乎全军覆没。
还有王耀武守济南。一座孤城。军事上没有死守的意义。王耀武也主张放弃。但校长考虑政治影响。硬要他死守。结果。堂堂抗日名将就这么做了俘虏。
阎锡山决定守山西。原因也是大差不差。
中野主力(原129师野战部队)南下前。阎锡山心里还有点忌惮。但中野南下后。他就自信的一批了——刘邓主力我打不过。难道地方土八路也打不过?
山西大部分地区都被解放军控制。晋军只能龟缩在中大城市。像这种打法。阎锡山其实根本没有赢的希望。但他就是很有自信。
像这种不怕死的表现。在抗日战场上。是很难看到的。但在解放战场上。比比皆是。
结果嘛。十万晋绥军就这么被解放军一点点的收紧口袋。分割包围在了太原和大同。
但即便是如此。阎锡山也不慌。仍然自信满满的表示。太原粮弹两足。兵工厂可以源源不断的生产武器。且城防工事坚固。修建的各型碉堡近万个。足“可抵150万军队”。
总之。就是抗战时。阎锡山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走。断不敢死守孤城。并且日军从北面而来。他往南退就行了。他可以从容撤退。
而到了解放战争时。一方面。解放军对阎锡山是四面合围。阎没地方退。再一方面。阎锡山觉得自己部队战斗力强。不把解放军放在眼里。即便被围了。也认为土八路没有重武器。不认为解放军有能力攻破太原城的铜墙铁壁。觉得只要坚守到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来增援老蒋。自己就赢了。所以他才敢死守。
第二个原因。是阶级立场导致阎锡山对日本人和共产党的态度截然不同。
阎锡山跟日本人。不仅没有旧怨。反而关系还很好。
中原大战失利后。他宣布下野。当时庇护他的就是日本人。
后来他回到山西。重掌大权。也是日本人一路护送的。
虽说为了保地盘。阎在1935年后。对日本人比较敌视。(日军意欲吞并绥远。而绥远也是阎锡山的地盘)
但这种敌视。并不涉及阶级利益。与阶级立场无关。
只要日本人不赶尽杀绝。阎锡山不介意与日本人在山西井水不犯河水。(阎锡山是抗战期间唯一一个与日军见面谈判。并且差点投敌的地方实力派头头)
当然。能赶走日本人。那最好了。阎锡山终究还是不愿意与外人分享山西的统治权。
而对待共军。阎锡山的态度就相当决绝了。
那是一点妥协余地都没有。
1939年。阎锡山主动搞摩擦。以致他与八路军合作组建的山西新军集体出走。约有四个旅的新军脱离阎。加入八路军。
阎锡山气得要死了。然后就开始清洗晋军。
经过一番清洗后。晋军就变成了一支很纯粹的。只效忠于阎锡山个人的“阎家军”。
抗战后期。阎锡山为了控制晋绥军。还搞出了一个名为“三三铁血团”的组织。
这个组织的骨干有王靖国、温怀光、郝士文等二十几人。这些人在阎锡山的家里一齐歃血为盟。表示不效忠于国民政府。不效忠于任何党派。只效忠于阎锡山一个人。
脱离组织、背叛组织者处死;破坏组织者处死;不服从会长指示及组织决议者处死;泄露组织秘密者处死;侮辱会长者处死;侮辱同志和组织者处死;犯烟、 赌、赃、欺之一者处死。——《三三铁血团纪律》
随后。这个组织从上至下发展。截止到解放战争初期。参加组织的人。高达几万。
手下有这样一班心腹。阎锡山也有了负隅顽抗到底的底气。
1948年10月。太原战役开打。这个时候阎锡山如果起义。建国后。他肯定享受行政三级待遇。至少与程潜、龙云、张治中等人平齐。甚至更高。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或是政协副主席。
但阎锡山态度决绝。一点投入人民阵营的意思都没有。
当年11月。驻守淖马要塞的晋军独立第八纵队司令赵瑞在解放军的猛烈进攻下。宣布战场起义。阎锡山闻后。勃然大怒。当即就下达了“倡议投降者可当场打死”的命令。同时要求各部明天必须汇报官兵思想动态。
后来。由西北调到太原。协助晋军防守的第30军军长黄樵松决定起义。被阎知道了。阎锡山想都没想。直接就逮捕了黄樵松和派到30军做工作的解放军第一兵团8纵参谋处长晋夫。并把他们用飞机押送南京。交给蒋介石处决。
他真的是一点也不给自己留后路。
为什么阎锡山在面对解放军时。会显得如此死硬。并且负隅顽抗呢?
说白了。就是阶级立场不同。身为统治阶级的阎锡山。与人民注定走不到一起。
早在太原围城之前。中央确实有和平解决太原的想法。还派了一位老先生(阎锡山的同乡长辈)去阎身边做工作。结果阎锡山当场就把人给枪毙了。
阶级立场如此。阎锡山不惜流尽山西人民最后一滴血。与解放军血拼。也不奇怪了。
而很可笑的是。叫嚣决战的阎锡山。却在太原城破前。带着金银细软和心腹。坐飞机逃到了南京。
这种为了一己之私利。把几十万太原百姓推进了火坑的人。也不知道现在为什么还有人给他翻了案。说他主政山西三十年。颇有建树。总体功大于过。这个说法就很扯了。他的那点成就。与他裹挟山西人民发动战争的行径相比。值得一提?
其他观点: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8882条回答。
简而言之。完全是情况不同。
抗战中。日寇是从山西北部南下。首先攻陷大同。随后主力沿着山西中部一连串的低矮盆地。直接向南推进。
对山西地理有些了解的人都应该知道。山西两侧都是山地。中间则是一串地形相对平坦的盆地。适合大部队行军。
而日军是一支装备大量重武器、对后勤补给比较依赖的军队。所以必须以这种模式作战。
阎锡山和中央军所做的是节节抵抗。进行了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以及最后的太原会战。
太原会战国军集中了28万大军。但日寇也有14万大军。而且是两线夹击。我方实力是大大不如的。
经过大概1个月激战。日军伤亡3万人。国军则损失10万之上。太原也被占领。
日军兵力有限。占领山西腹地人口密集区。尤其是打通了铁路线以后。就暂时按兵不动。没有连续进攻。
此时阎锡山主力退到四周的山区。继续坚持抗日。
后八路军进入山西。同阎锡山基本是各占一半山西地盘。维持到抗战结束。
太原会战之所以没有死守太原。主要是敌我力量悬殊。太原不可能守住。
况且我军武器装备低劣。以单纯的防御固守一个城市。等于放着自己被日寇强大火力聚而歼灭。就持久抗战来说是不可取的。
但解放战争太原会战就完全不同。
在很长时段时间。阎锡山在山西占据相对优势地位。注意是相对。
尤其是1947年。刘邓大军12万主力难渡黄河进入大别山。而陈谢兵团进入河南西部。大大缓解了阎锡山在山西的压力。
当时让徐向前出任晋冀鲁豫军区副总司令。麾下只有5万多人。而且以地方部队为主。
阎锡山的晋绥军战斗力虽步枪。毕竟有10万以上规模。还是占优势的。
但徐向前用兵厉害。1948年春季连续取得了运城战役和临汾战役等攻坚战的胜利。
这种情况下。阎锡山只能转攻为守。防御以太原为核心的地盘。
但晋中战役。阎锡山因粮食匮乏被迫主动出击扫荡。又被徐向前打败。损失惨重。
解放军认为:晋中战役历时40天。解放军以少胜多。连克县城14座。阎军主力第七集团军总部及五个军部、九个整师、两个总队进阶10万人被歼。缴获各种炮三千七百零四门、步机枪三万余支、火车头十五个、车皮二百零七节和大量物资。
至此。阎锡山主力损失大半。加上当时全国战局一塌糊涂。国军到处溃败。山西大局已定。
这种情况下。阎锡山却不愿随便离开山西。转而固守太原和大同两座城市。
太原是阎锡山的老巢。从抗战结束以后就修建了复杂完整的防御阵地。相当坚固。
而且阎锡山在这里囤积大量物资。还有蒋介石的空投支持。具备长期防御条件。
围城的解放军约八九万人。而阎锡山防御太原还有6万人。又强行抓了几万壮丁。国军又空运1万多人。还是有一定实力的。
由此。太原战役持续了半年时间。解放军为了夺取这座城市也伤亡了4万多人。国军13万人则全军覆没。
需要说明的是。林彪亲弟弟林向荣。就是在太原战役牺牲的。当时他是第66军197师560团团长。他才33岁。可以说是前途无量。
然而。在接受晋绥军一部投降时。敌人耍诈。突然对准林向荣和警卫员射击。后者中弹当场牺牲。
太原被占领1周以后。大同国军知道坚守无意义。直接开城投降。
由此。山西全省都被解放军占领。阎锡山30多年统治也宣告结束。
其他观点:
阎锡山部队和日本侵略军不是一个级别。如果抗战死守太原。会激起日本愤怒。激烈精锐灭了他。三十六计走为上策。等待世界局势来挽救。而解放战争。为了保地盘。阎锡山没退路可言。但大势已去。死守也就是祸害山西同胞。罪人一个。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www.shenzhoubaby.com/88555.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生活常识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qq.com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太原,山西,日军,解放军,国军,战役,解放战争,晋绥,日本人,的是
没想到大家都对阎锡山为什么在解放战争的时候选择死守太原,但是在抗日战争时却不死守太原?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一是心态不同。包括阎锡山在内的大部分国军将领。在面对日军和解放军时。心态截然不同。具体表现为:在面对日军时。表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