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其实。中国古人和西方古人。并非都把一年定为365天。说365天左右更准确。
而且。中国古人和西方古人。也并非都把一年的“年初”定在冬季末。而是以不同季节作“年初”。
不过。中国古人和西方古人。在历法这件事上。确实“英雄所见略同”。
何以如此呢?
第一。这大概与各地古人根据农业生产需要制定历法有关。
第二。也大概与各地古人根据对日月星辰的观测制定历法有关。
古埃及历法——
古埃及的天文学。大约在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时期。最为鼎盛。
这个时候。古埃及人把行星叫作“不疲倦之星”;把总在视野之内的星叫作“不朽之星”;把看似不改变位置的星叫作“不灭之星”。他们能区别木星、土星、火星、金星。或许还能认出水星。
古埃及人的历法。是“太阴历”。即以月亮的运行周期。作为制定历法的根据。
实际上。他们的“太阴历”包括三种——
一是“农历”。即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之历。一年分为“泛滥季、生长季、收获季”三个季节。各为四个月。每年的“新年”。在收获季或叫夏季之中。那一天。天狼星和太阳同时升起。
二是“民用历”。分成12个月。每月30天。全年360天。
三是“宗教历”。也是12个月。每月30天。但把五个神的节日加了进来。就成了每年365天。
埃及古人。很好协调了三种历法的关系。形成了每年365天的传统。
古代中近东其他历法——
在中近东早期文明国家中。除了埃及。都使用“阴阳合历”。这也是在对太阳月亮运行观测基础上产生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也关注到了水木金火土五个行星。
第一。苏美尔一巴比伦历。
约在公元前2400年。苏美尔人使用一种历法。每年12个月。每月30天。全年360天。每年在庆祝季节。要举行皇家祭祀。所以用“皇家年”命名。
公元前21世纪。当地有了“置闰”概念。在此基础上。巴比伦历逐渐形成。
这种历法。对后来的犹太历有深刻影响。
第二。波斯历。
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国征服巴比伦。这使巴比伦历推广到整个波斯帝国。
公元前1世纪。一种被称为“琐罗亚斯德教历”的历法。在现在的北部伊朗地区使用。这种历法。每年12个月。每月30天。另外附加5日。公元226-621年的萨珊王朝。“琐罗亚斯德教历”成为官方历法。
古代的中近东地区也使用过埃及历。显然。这一地区。在历法上。受到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历法的重要影响。
欧洲历法——
欧洲的历法。最初应该受到了埃及历和美索不达米亚历法的影响。
第一。古希腊历。
公元前43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默冬制定了阴阳合历的法则。主要是19年7闰的方法。马其顿王国曾在东方推广使用希腊历。
第二。罗马历。
公元前6世纪。罗马历形成。岁首在3月。一年有12个月。每月28-31天不等。共355天。
为与太阳回归年协调。每隔两年在2月23日以后交替插入一个27或28天的闰月。2月余下的5天不在计算。由此。得到年366.25天的平均值。
公元前1世纪。罗马统儒略.凯撒大帝改革历法。用儒略历代替罗马共和历。1582年。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再次进行改革。用格列高利历取代儒略历。
美洲历法——
美洲古代。有马雅历、阿兹特克历、秘鲁印加历等历法。只有马雅历较为精细。并影响到其他历法。
马雅历。为古代中美洲所共用。
这种历法。包含一个365天的年周和一个260天的典祀周。二者最小公倍数为52年。每一个这种“历法周”。某一确定的典祀周日期。就会在年周中的同一位置上重新出现。
年周期。划分为18个有专名的月。每月20天。最后附加5天。
玛雅人肯定注重对太阳的观测。但其年周如何划分季节尚不清楚。
印度历法——
古印度的哈拉巴原生文明。至今没解读出与历法相关的遗存。大约公元前1000年左右。印度历开始使用。至今仍被用来确定印度宗教年的日期。
印度历是“阴阳合历”。每年有12个以完整月象计算的月。每年约354天。同时。按照太阳回归纪年。这之间相差的天数。通过在每30个月中插入闰月的办法而得到部分解决。
《汉书.律历志》说。上古至三代。有黄帝、颛顼、夏、商、周、鲁六种历法。
南北朝时期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祖冲之说。所谓“六历”。实际是周末汉初行用的历法。
夏朝之前。暂时不可考。
殷商。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历法。
而且。是比较明显的阴阳合历。即以太阳回归纪年。以月亮圆缺计月。因此。月亦分大小月。
关于太阳回归纪年。以董作宾先生为代表。认为殷商已经是精密的“合天历”。一个太阳年的长度为365.25天。他举出若干卜辞作为证据。具体不多赘述。
陈梦家赞成殷商以太阳回归纪年。但不同意当时已是“合天历”的说法。他认为。殷商的年之长度为360-370之间。
现在的学者许进雄、常玉芝通过对商王“周祭”的规律发现。循环往复的“周祭”。一般按照三十六旬安排。间或按三十七旬安排。显然。这是在调整三十六的360天与太阳年365天之间的误差。他们计算。殷商时期一年的天数。平均为365天。
从卜辞看。殷商时期。已经自觉利用闰月调整“太阴月”与“太阳年”之间的日差。
只是。如何合理安排闰月。从卜辞看。当时似乎还未找到规律。
这是中国古人在公元前1300年前后使用的历法。
关于中国古代历法的“岁首”。古文献中有“三正”之说。即夏代以一月为岁首;商代以十二月为岁首;周代以十一月为岁首。
秦王嬴政当上始皇帝后。改十月为岁首。汉武帝时。又改为一月为岁首。以后基本没再变化。
殷商时候究竟何时为岁首呢?即便根据卜辞。意见也一直不统一。但认为以夏三月的收获季节为岁首者居多。
总之。古代。不论中国外国。都是根据对太阳月亮的观测确定历法的。
按照太阳回归为一年的。基本一年都是365天左右。
按照月亮运行计月然后再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纪年的。可能就偏差大一些。
但为了调整日月运行产生的日差。各地的人们。都认识到了要置闰。
历法。往往与农业生产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因此。岁首并不很确定。最初很可能与庆祝收获有关。但比如中国。汉武帝的时候。之所以将岁首设为一曰。也是为了便于春耕春种。对此。司马迁《史记》的《历书第四》有很详细的记载。
其他观点:
西方是阳历。年是按照地球公转周期算的。月就是把年十二等分。后来发现等分不了。以及这个皇帝生日哪个皇帝喜好等乱七八糟原因。给每个月分的多少不一样了。尤其从二月取了两天。而中国农历是阴阳历。就是用月亮太阳两个标准。以地球公转周期计算年。再以月亮公转周期计算月。所以我们中国农历每个月15都是月圆之夜。而西方阳历是没法简单判断出几号月圆的。之所以叫农历。是我们中国人又加入了二十四节气。用来指导农业生产。所以东西方年都是365天。是因为东西方都是按照地球公转周期算年的长度的。这点要比中东和印度的历法科学的多。
而过年都是冬季末。是因为在古代农业社会。冬季人都比较闲。春秋夏都要忙着农业生产。只有冬季适合庆祝。而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冬去春来符合道家的阴阳。此消彼长。符合阴阳八卦对天地万物的解释。这时候在阴阳交替的时候。选择一天做为一年的终点和起点。据说最早过年是夏天。
公平的说。现在看农历依然比阳历科学的多。无论用不用指导农业生产。对季节和气候的契合。农历都比阳历强很多。比如二十四节气惊蛰。以后就有雷雨天气了。这些判断阳历是不具备的。再比如说春分秋分。太阳是在赤道上方。赤道和黄道重合。这一天白天夜晚一样长。而冬至夏至太阳是在南北回归线上方。冬至是白天最短。夏至是夜晚最短。等等都说明中国的农历比阳历更加科学有用。但也没必要特别骄傲。毕竟现在用的农历历法是明末传教士帮着制定的。
其他观点:
现在全世界都使用的公历历法并不是西方欧洲人制定的。西方的元旦一开始并没有西方人的事。与西方人没有一点关系。是古埃及人制定的。古共及人通过观察发现。尼罗河泛滥的周期为365天。每当尼罗河河水第一次泛滥流到现在的开罗城的这一天。正是天狼星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间。于是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开始。即元旦。后来。被欧洲人采用。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以英国为首的西方人进入世界各地。这种历法也被世界采用。
中国的历法在历史也有变化。《周历》是我国古历法之一。与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鲁历合称古六历。现在我们使用的农历即殷历。按月亮围绕着地球转一圈为一个月。一年十二个月。由于月亮绕地球一圈为二十九天半。十二个月为354天左右。与地球绕太阳一周的365天差十多点。为了弥补这个差异。于是有了闰月。有时农历一年十三个月。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www.shenzhoubaby.com/261288.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生活常识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qq.com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历法,岁首,太阳,都是,殷商,公元前,月亮,农历,巴比伦,中国
没想到大家都对中国古人和西方古人是怎么不约而同地把一年都化成365天,并且把一年的年初都定在冬季末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其实。中国古人和西方古人。并非都把一年定为365天。说365天左右更准确。而且。中国古人和西方古人。也并非都把一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