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汉初三杰才是刘邦最忌讳的三个人。
大汉朝开国以后。刘邦酒后吐真言。告诉大家。建立大汉王朝。他本人没什么功劳。要说有一点功劳。主要就是聚拢了一帮人才。
这些人才当中。有三个人堪称汉初三杰。第一个也是功劳最大的。刘邦认为是萧何。因为萧何是刘邦的后勤总指挥。除了打仗的事情他不管。其他事情他什么都要管理。
其次就是带领百万大军击败项羽的韩信。这个人可了不起。手里有兵马就能攻城略地战无不胜。就连久经战阵的刘邦。都自愧不如。
还有一个张良。那是刘邦的总参谋。不管是私事还是国事。张良都能够在第一时间。给刘邦最合理的建议。所以刘邦把他当成珍宝一样看待。
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平为人长美色。人或谓陈平曰:“贫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平之不视家生产。曰:“亦食糠核耳。有叔如此。不如无有。”伯闻之。逐其妇而弃之。---《史记》
可正是刘邦所认定的汉初三杰。却也是刘邦最忌讳的三个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们三个人的才能实在是太出众了。
可以说大汉朝的天下其实就是这三个人拼凑在一起打下来的。如果哪一天。这三个人合起伙来要另起炉灶了。那刘邦该怎么办呢?
所以刘邦对这三个人是又爱又恨。尤其是在建立大汉朝以后。刘邦对他们仨的恨意比爱要深重得多。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比较凄凉的状况。张良早早就前往江湖归隐。萧何只能靠假装贪污从而获得刘邦的信任。
陈平作为二流功臣。要死还轮不到他。
于是就有人问了。陈平咋就不担心刘邦找他清算呢?难道说刘邦对他有格外的信任?其实很尴尬的是。陈平之所以没有得到刘邦的清算。主要还是因为他不够格。
刘邦忌讳的三个人里面。压根就没有陈平这个人。刘邦好歹是一国之君。每天要忙的事情有很多。同时还要担心手底下人会不会造反。
这一切本身就够烦了。所以刘邦只能紧紧盯着几个可能造成大范围波动的人才。可怜的陈平并不在这些人才当中。
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时万石君奋为汉王中涓。受平谒。入见平。平等七人俱进。赐食。王曰:“罢。就舍矣。”平曰:“臣为事来。所言不可以过今日。”于是汉王与语而说之。问曰:“子之居楚何官?”曰:“为都尉。”是日乃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史记》
当时的陈平只能算是刘邦的二流谋士。帮着刘邦做一些比较隐晦的事情。比如说花重金离间项羽和范增。这就是陈平的主意。
由此可见。陈平只是在阴谋诡计方面比较出众。而这一点对刘邦的千秋基业是没有多大撼动的。所以刘邦杀不杀陈平。大汉王朝也都会延续下去。这是不会更改的。
可那三个家伙就不同了。韩信带兵百战百胜。当时又是齐王。威望和地位都相当高。萧何作为大汉朝的丞相。对天下的事务了如指掌。甚至比刘邦还要懂大汉王朝。张良的智慧举世无双。运筹帷幄的能力。更是无人可及。
所以这三个人才是韩信最忌惮的人。陈平这个耍阴谋诡计的人。只能往后排了。如果哪天刘邦除掉了这三个人。或许陈平才有幸被列为刘邦忌惮的对象。
刘邦本就没有杀功臣的习惯。只是后世夸张了。
提起刘邦。很多人第一个印象。那就是流氓。这是司马迁给刘邦贴上的标签。几乎影响了两千多年来大家对他的认知。
其实我们还能想起一个词语。叫做飞鸟尽良弓藏。这个词也是司马迁留给刘邦的。意思就是刘邦把人才的才能给使用完了以后。就开始收拾人才了。
这帮功臣在帮助刘邦打下天下以后。基本上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了。这个时候刘邦便开始清算这些功臣。
而事实上刘邦果真是这样的人吗?当然不是。跟后世那些清算功臣的皇帝比起来。其实刘邦还是好了若干倍的。
平行闻高帝崩。平恐吕太后及吕嬃谗怒。乃驰传先去。逢使者诏平与灌婴屯於荥阳。平受诏。立复驰至宫。哭甚哀。因奏事丧前。吕太后哀之。曰:“君劳。出休矣。”平畏谗之就。因固请得宿卫中。太后乃以为郎中令。曰:“傅教孝惠。”是後吕嬃谗乃不得行。樊哙至。则赦复爵邑。---《史记》
除了韩信、臧荼和彭越以外。刘邦基本上没有杀过什么功臣。之所以杀这些人。主要因为他们是异姓王。
刘邦要实行一个制度。那就是非刘姓不得封王的制度。所以在开国的时候。所封的所有异姓王。全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可是除了这几个异姓王以外。并没有几个功臣是受到刘邦诛杀的。这就是刘邦最大的特点。他的目的不是诛杀功臣。而是废除异姓王。仅此而已。
总结:陈平对大汉朝的功劳。是在诛灭诸吕之上。
大汉朝建国的时候。陈平跟韩信萧何这些人是没法比的。可以说是不入流的水平。他之所以如此出名。其实是因为他在后期的表现非常优秀。
当刘邦死了以后。陈平逐渐崭露头角。因为他投靠了吕后这个大靠山。吕后这个人虽然有些残忍。可是在治国方面。或许比刘邦还要有能力。
而且吕后好歹也是大汉朝开国皇后。所以陈平投靠吕后。这本身是没有必要去非议的。因为这是比较合理的事情。
而多年以后。吕后也去世了。这个时候陈平就不一样了。刘邦和吕后对他都有提拔之恩。他效忠他们是应该的。可这个时候诸吕们却想要夺取大汉的政权。这是陈平这位老臣万万不能答应的事情。
作为大汉朝的元老。陈平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挺身而出。挽救了大汉王朝。大汉朝可以是刘邦的天下。也可以是吕后的天下。可绝对不能是诸吕们的天下。
本着天子只能姓刘的基本方针。陈平和周勃灭了诸吕。将刘邦的儿子刘恒接了过来继承皇位。开创了文景之治。
所以说陈平是在这个时候。彻彻底底成为了大汉的股肱大臣。要说忌惮他。那也是汉文帝刘恒忌惮他。远不可能是大汉的开国皇帝刘邦。
参考资料:
《史记》
其他观点:
韩信、萧何、张良就是所谓的“汉初三杰”。韩信被吕后弄死后。萧何与张良确实都很怕。
那么陈平为什么不害怕呢?因为陈平可以说就是刘邦的影子。刘邦可以没有“汉初三杰”。但绝对不能没有陈平。
陈平救过刘邦的命。而且不是偶尔救过刘邦的命。是连续三次救了刘邦的命。刘邦可以不信任吕后。也可以不信任樊哙。但绝对不会怀疑陈平的忠诚。
现在就来详细说说陈平为什么不怕?主要还是陈平三次救主。
一救刘邦。脱离咸阳项羽之虎口
鸿门宴之后。刘邦并没有真正逃离项羽的手掌。项羽随时都可以找个理由弄死刘邦。
刘邦只有尽快逃离咸阳。才算安全。陈平在设法让刘邦早日离开项羽的势力范围。起到了关键作用。
其实。项羽以各种理由扣住刘邦。也在陈平的意料之中。
陈平见各路诸侯都开始返国。于是乘机上奏项羽:“陛下既封刘邦为汉王。也已经昭告天下。臣民共知。现在却不让他立即上任。恐怕不足以取信天下。
人家也许会说。陛下一登大位。便言而无信。那以后。您如何做到“令行禁止”。号令天下。大王您不如把刘邦的眷属当人质。留在咸阳。遣他回汉中去。这样既可以保全您的威名。又可以约束刘邦。正好两全其美。”
项羽想来想去。觉得陈平说得在理。也就同意刘邦离开咸阳。刘邦立即拔寨起程。前往汉中。没有陈平。估计刘邦可能出不了咸阳。就被范增和项羽弄死了!
楚汉战争时期。刘邦曾经被项羽围困在荥阳。粮草通道也被楚军截断。
刘邦不得已向项羽求和。恼羞成怒的项羽始终没有答应。焦头烂额的刘邦求计于陈平。陈平让刘邦从金库中拿出万斤黄金。因此买通楚军的某些将领。
他让这些人挑拨离间的四处说:“在项王的部属中。范亚父和钟离昧的军功最高。却不能裂土封王。他们已经和汉王约定好了。共同消灭项羽。分占项羽的西楚国。”
这些话最终都传到西楚霸王项羽的耳朵里。使他顿起疑心。对钟离昧产生了怀疑。以后很多要事也就不再跟钟离昧商量。
他甚至还怀疑亚父范增私通汉王。最后对他也很不客气。范增一怒之下。撂挑子走人。
项羽虽然在荥阳围困刘邦。但陈平的反间计。让项羽集团离心离德。最后刘邦趁机逃离了荥阳。
刘邦曾经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当时汉军饥寒交迫。已经危在旦夕。
被围到第7天时。陈平苦思冥想。终于有了妙计。
他知道冒顿单于对他的阏氏非常宠爱。总是朝夕不离。这次在山下扎营。也经常和阏氏一起骑马来来去去。卿卿我我。感情颇深。陈平似乎已经想到解围之计。于是他从美丽的阏氏身上打起主意来了。
陈平派使者设法接触阏氏。并献上了许多的金银珠宝。说是大汉皇帝送给阏氏的。另取出一幅图画。说是大汉皇帝请阏氏。转给冒顿单于的好东西。
阏氏也是见钱眼开。黄金和珠宝。他都爱不释手了。但是。她打开图画。只见画上绘着闭月羞花的美女。嫉妒之心。油然而生。她不禁追问道:“这美人图有什么用处呢?”
汉朝使者假装虔诚的样子。像模像样地说:“咱们的大汉皇帝被您的单于包围在此。现在已经非常愿意罢兵言和。所以才把金银珠宝送给您。再请您代他向单于求情。又怕单于不会答应您的请求。就准备把国中的美人献给单于。因为美人还没到来。所以先把她的画像献给单于。以为凭证。”
阏氏假笑着说:“你们就凭这种姿色的女子。就想让单于改变主意。赶快拿回去。单于绝对看不上这样的女人”
汉使有些惭愧地说:“大汉皇帝总觉得把美人献给单于。怕会夺了单于对您的宠爱。可又没有办法。才出此下策。如果您确实能够帮助大汉皇帝解围。那我们当然也舍不得把美人献给单于。情愿给您更多的金银珠宝。”
阏氏自信满满地说:“你回去告诉你们的皇帝。此事包在我身上。不日就可解围。”
阏氏利用单于对自己的宠爱。加之有足够多的金银珠宝贿赂单于的宠臣爱将。阏氏和他们最后说服了单于撤围而去。刘邦因此脱离“白登之围”。
总而言之。陈平一救刘邦。脱离咸阳项羽之虎口。二救刘邦。脱离荥阳项羽之包围。三救刘邦。脱离白登匈奴之围困。
因此。陈平后来成为刘邦最信任的大臣。刘邦可以不信任吕后。也可以不信任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樊哙。却不可能怀疑陈平的忠诚。
所以。韩信被吕后弄死后。萧何与张良都很怕。但陈平确实不用担惊受怕。他三次救主。与刘邦的君臣之宜很深。无论如何。他都不会被刘邦冷落和怀疑。他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其他观点:
因为萧何是权臣。张良是能臣。而陈平是宠臣。所以既为权臣又为能臣的韩信被杀。兔死狗悲。萧何会害怕、张良也会害怕。但是。陈平不怕。陈平啥也不是。最不可能威胁刘邦的皇权统治。而且是刘邦皇权统治的依附者和担当主力。他无所畏惧。
1.萧何萧相国是最该当心的。因为丞相权力太大
萧相国为何自污清白?
强占百姓田地而把自己搞进监狱。就是在自毁人设、自毁威信。让刘邦放心。
为啥要这么做?原因就是萧何的权力实在太大。大得上可欺君、下可使臣。这不是萧何积攒的。而是丞相制度使然。
三公九卿高官里。丞相绝对是要里子有里子、要面子有面子。九卿不说。基本上就是丞相的下属衙门。三公里的太尉。不常设。就是设了也是摆设;三公里的御史大夫。往往是副丞相。就是丞相的副手。三公是这么个设置。也就知道丞相的位置到底有多尊贵了。是真正的百官之长。而更厉害的还是丞相府。朝堂有九卿。而丞相府里有十三曹属。几乎是啥都能管、啥都得管。
而跟丞相府的设置相比。皇帝的权力就小多了。几乎就是个国家象征。所以。皇帝是国家领袖而丞相是政府领袖。后世朝堂权力的主要斗争就是皇权和相权的斗争。而斗争的内容就是皇帝从丞相手中夺权力。原因就是丞相权力太大、太多。
丞相权力如此之大。加上萧何功臣第一的威望。皇帝刘邦能不担心吗?太担心了。担心得都睡不着觉。刘邦担心猜疑而萧何也会猜疑担心。韩信被杀。萧何当然就得找应对之策了。要么立即造反。要么赶紧想办法解除刘邦的猜疑。
2.张良张子房的能力太大。刘邦就从来没放心过
都说张良是道家人物。所以功成身退了。但是。权力是比鸦片更让人欲罢不休的。你想抽身就能抽身吗?
范蠡是抽身了。勾践破吴后。他就畅游江湖。是他真想这么做吗?不是。是逼不得已。因为不抽身他就得死。
张良呢?不是不抽身就得死的问题。而是他根本就进不了身。刘邦从来就没让张良接手过真正的权力。啥是真正的权力。一个是领兵。像韩信那样;一个是领政。像萧何那样。而张良呢?仅是一个画策之臣。
为什么刘邦不让张良染指权力呢?假使楚汉争霸期间。不是彭越赴梁地实施挠楚之策。而是张良去了。会是啥结果?再一个假设。不是韩信和张耳去扫荡魏、赵、代、齐、燕。而是张良去了。或张良跟韩信一起去了。会是啥结果?张良真能把刘邦卖了。还得让刘邦帮着数钱。
没别的原因。张良这个人能力太强。二十岁之前是韩国贵族。不是秦灭韩。张良就子继父职成为韩国丞相了。二十岁之后游侠江湖。中间组织了阳武刺秦皇的大案件。虽然没成功但是这伙刺客竟然全身而退。始皇帝到死也没能抓住他们。
这么个人。刘邦能放心吗?他只是没赶上机遇。但凡有机遇。天下谁是对手。项羽和韩信根本就不再话下。
张良比刘邦只小六岁。乱世起义的时候。这俩人是大叔级或大爷级的人物。韩信和项羽死得时候也就三十来岁。所以就是现在00后或90后。怎么跟张良和刘邦这种老江湖比。
所以。韩信死了。张良很害怕。但不是最害怕的。他没有权力。所以谨小慎微就好。也不用自污清白、解除刘邦猜疑。
3.陈平就是刘邦的狗腿子。要资历没资历、要胆量没胆量
吕后床前问政。萧相国死了那就曹参为相。曹参死后那就王陵为相而陈平副之。刘邦说王陵这个人脑子不好使。但绝对敢担当。当个丞相没问题。而陈平呢?陈平是脑子太好使。狡猾得不要不要的。但这个人就是太聪明了。所以不敢担当。也不会冒险。
刘邦把陈平都已经分析到了骨头里。他不会造反。他只会踏实打工。你就是给他丞相的权力。他都干不好。不是不聪明而是太狡猾。所以服不了众。
除沛丰功臣集团外。张良是外来的。但这个人有家室、有背景。关键是能力太强;韩信是外来的。后来跟英布和彭越一样。成了合作者而不是刘邦的下属;再有就是陈平。他也是外来的。
但陈平这个人来得太晚。所以资历最浅。整个沛丰集团都看不上他。甚至都仇视他。
是日乃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
陈平这个小兔崽子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监察将领们。就是警察中的督察、军人中的纠察、官员中的纪委书记。瞅谁不顺眼就收拾谁。而且还收钱捞票子。惹的沛丰功臣们纷纷告状。
这种人口碑肯定不好。但大领导最喜欢。因为他为领导真心办事。而且总干领导喜欢的事。而最重要的是。主公不用他篡权。因为陈平这种人根本就没党。如果有。那这个党就是刘邦。
于是。刘邦从不担心陈平会权大欺君。反倒担心他权大了也压不住大臣。因为这个人口碑太差、为人太滑。所以。陈平是最不用担心的。
后来吕后乱政。陈平能当副丞相;后来文帝主政。陈平还能当上丞相。但无论是刘邦、吕后。还是文帝。从来都不担心陈平这个丞相。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www.shenzhoubaby.com/235488.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生活常识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qq.com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刘邦,项羽,单于,丞相,汉王,韩信,大汉,汉朝,荥阳,吕后
没想到大家都对韩信被杀,萧何张良都很怕,为何陈平却不怕?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汉初三杰才是刘邦最忌讳的三个人。大汉朝开国以后。刘邦酒后吐真言。告诉大家。建立大汉王朝。他本人没什么功劳。要说有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