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谢谢您的邀请和提问。“喜欢褚遂良的《大字阴符经》。可是感觉很难请问。怎么临习”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们从学书法的角度来说。开头的第一步是啥?就是起笔。你说的褚遂良的这个书法作品学起来很难是有道理的。
因为他的书法用笔不是那么固定。而且又是一个墨迹。我们经常学的唐楷里边。大多数都是碑刻。很少有墨迹的书法字帖。例如《九成宫》、《多宝塔》、《玄秘塔》这些大家经常学习的字帖。
碑刻和墨迹是有一定的区别的。这就是碑刻把墨迹里边的个别细节。在雕刻的时候会省略掉。而墨迹里一些小细节是非常清楚的。这些小小的细节会干扰我们下笔。而这些小小的细节。主要会体现在起笔的位置上。所以。同样的书法用笔。在碑刻里和墨迹上是有一点不一样的。这势必要影响我们临摹字帖的用笔。
所以很多书法家在强调初学书法的时候。一定会指出:先学碑刻要比你先学墨迹的难度会降低一点。就是这个道理。
既然你想学褚遂良的《大字阴符经》。想必你一定已经有一定的书法基础了。如果不是这样。我真的是不建议一开始就从这个字帖入手学书法。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今天必须是面对的是有一定的书法基础之后。谈谈如何学褚遂良的《大字阴符经》的。
褚遂良《大字阴符经》局部
褚遂良(596—658)与他父亲褚亮都是西秦霸王薛举的朝臣。薛举死后。褚亮成为秦王李世民的“十八学士”之一。褚遂良也因与父同朝而受到唐太宗的格外器重。令负责唐太宗的起居和内政参议。遂成为唐初著名的政治家。
贞观二十三年(649)褚遂良封为河南郡公。是唐太宗托付后事的大臣。后人称褚遂良为“褚河南”。但是。褚遂良却以书法家著称于世。
褚遂良为人耿直。他严格的遵守唐太宗的遗嘱。坚决反对唐高宗李治立武则天为后。
唐高宗永徽三年(652)。褚遂良因此被贬为潭州都督。
武后执政以后。变本加厉。继续迫害他。最终褚遂良死于爱州(今越南清化)的任上。将近100年之后。唐玄宗在天宝6年(747)才为他平了反恢复了他的政治荣誉。
从书法家的角度来讲。褚遂良是王羲之书法流派的重要书法家。他是初唐大书法家虞世南的学生。与初唐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列为“初唐四家”。他同时又是启迪了盛唐书法家颜真卿的大师。因此褚遂良的书法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学习的。
褚遂良的书法。除了有自己的承传之外。他也有自己的一些特色。逐步跳出了虞世南对他的影响。《大字阴符经》就是最具褚遂良个性的一件书法艺术代表作品。
看看这4个“以”字。褚遂良在每一个笔画上的起笔都是不一样。这是墨迹字帖上很容易发现的。也是我们临摹《大字阴符经》的难点
我们学习书法。从任何一个字帖开始。都是要从起笔开始的。所以我们要学褚遂良的书法。当然也要从起笔开始。
书法是有笔法的结构的。这个结构就是起笔、行笔、收笔。如何把起笔写好。对于写好一个笔画。对于组织好一个笔画的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学习 褚遂良的书法。当然毫无例外的。也是要从笔法的结构开始。那么第一步就是要从起笔学起。我们还是先从点画来看。
我们看下面这个图片中“宙”、“立”、“性”、“食”4个字。笔画中的点画是比较多的。这4个字的点就占了11个笔画。
褚遂良的点画有什么特点呢?我们说褚遂良的点画具有魏晋书法的特点。它跟盛唐时代的书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典型的唐代书法。有很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的“点画无常形”。就是的点画都没有特别固定的特点。也就是说褚遂良的每一个字。每一个点画的写法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就挑出这样4个字来看看。褚遂良写的“点”有哪些特点。
我们首先还是看他的起笔。都是以“露锋”入笔的。
在这4个字中有11个点都是露锋入笔。无一例外。但是我们仔细的看。他露锋入笔之后。行笔的变化却是有圆有方。驾驭得非常娴熟自如。因此他的点画没有一个是重复的。而且个个都是摇曳生姿的。这就是一个难度。
这个难度有多难呢?其实也没有多难。我们临帖的时候。只要紧紧抓住这些点画的特点。学的像字帖上的写法。而不要是我们脑子里边概念化的写法。就容易把它写好。
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打破自己的概念化的下笔方法。
例如“宙”字上面的一点。用的是竖势露锋入笔。然后再走向横势。再走向竖势。整个一个笔画走了一个横向的s型。
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我讲的每一个笔画的“势”既有用笔的方法上。角度。空间的含义。也有笔画味道的含义。学会用笔的“笔势”这是我们把字写得生动的重要保证。
我们再看“立”字上面一点的写法和“宙”上面一点的写法。用笔的笔势等等并没有区别。但是它的艺术效果却完全不一样。这就是在相同的笔画当中。有轻有重的一种变化。
我们很多朋友觉得这个笔画跟那个笔画不一样。
其实我们只要找规律。它是有共同规律的。因此我们千万不要被表象所迷惑。只要他的用笔的走势是一样的。那么我们就认为用笔的笔势是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的。主要就是笔画写的粗还是写的细。这就是用笔的提和按的问题。
但是一个大书法家。他的笔画绝对没有程式化的思维。如何把一个笔画写好。它完全是按照自己的心情的变化以及对一个字的整体的安排来求的这个字的写法的。
我们再看同样是一个点。“性”这个字竖心旁的两个点。一个是竖势用笔。一个是横势用笔。你看。都是露锋入笔。但是两个笔势是不一样的。
我们再看“食”这个字。褚遂良写这个字。他用了4个点儿来处理笔画的安排。
我们主要看看“良”字上面的这一点。它的写法跟前面几个写法都不一样。
这个点虽然是露锋入笔。但是它起笔的位置是捺画的走向。然后形成了一个外方内圆的折角式的点法。那么。我们写这个点就一定要写出起笔的特点来。
如果你含含糊糊的写成是一样的。外面也是圆。里边也是也是圆。这就说明我们对用笔的特点没有抓住它。如果我们写字的时候对用笔的特点抓不住。那你怎么写也把这个字写不好。
我们之所以从一个点画开始原因就在于。点这个笔画虽然非常小。但是它包含了起笔、行笔和收笔。只不过由于行笔的行程比较短。所以。它的起笔、行笔、收笔都被浓缩在这一个点上了。我们看的时候。是不容易看的很清楚的。正因为如此。很多书法家讲:如果把一个点写好。那么书法的笔画就容易写好了。点是笔画的万画之始。意思是说。如果我们的点写的好。那么我们的任何一个笔画都没有问题。
所以要把起笔写好。就要反复的练习点的写法。我学书法就是因为这个点写不好。所以干脆把我的书斋就叫做“一点轩”。意思是我一定要从一个点开始。把书法学好。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横的写法。下面这个图片“取”字的横画写的非常有特点。
这个字把结构改变了一下。但是总的来讲。他的空间分割也是疏密有致的
这个笔画既有隶书笔势的笔意。又有篆书笔法的笔意。但是我们还是从它的起笔开始看。
这个起笔仍然是露锋入笔的。然后裹锋完成起笔。在行笔的过程中有提案的重、轻、轻、重的变化节奏。收笔部位是藏锋收笔。
在褚遂良《大字阴符经》中。这样的横画写法是不多见的。但是它的基本原理和所有的书法的横跨是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的。
这就是在起笔的时候有露锋入笔。然后行笔的过程当中有提有按。要把握好书法笔画的节奏。收笔部位是藏锋还是露锋。不要放过。一定要观察清楚。
我们再看“于”这个字横画的起笔案例。
这个字的横跨同样是一个露锋入笔。但是它的起笔边缘是非常直的。我们把它叫做“平画”起笔。这种起笔在楷书里边有点像魏碑的起笔。但是在褚遂良《大字阴符经》中。应该是一个特例。尽管如此。我们在写横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的起笔非常重要。因为笔画的起笔。是一个笔画非常显眼或者非常有表现力的地方。我们应该重视用笔的刻画作用。
在其比这个头上有三种形态。一种叫平画。一种叫圆画。还有一种叫尖画。我们要注意区分这三种起笔的形态。
一般我们所谓的方的用笔就是它的起笔位置是平画。所谓的藏锋的圆笔。叫圆画。但是很少人提到尖的起笔用笔。褚遂良的起笔三种情况都有。我们要注意观察。
事实上任何一种书法字体。任何一个书法家的作品的作品都有难度。同时。第一步的难度就是在起笔。起笔是个啥?
如果我们站在笔法和结构这样一个大家都比较熟知的角度来看起笔。就是我们讲的笔法结构的第一个环节。
书法有两个结构。一个是我们所谓的“字法”结构。也就是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等等。
一个我们把它叫做笔画的结构。也是笔法的结构。因为我们任何一个字都是一笔一笔的写出来的。不管这个笔画是点还是竖。是横还是撇。不管这个笔画是在楷书里边。草书里边行书里边篆书里边还是哪一种字体里边。每一个笔画都有起笔。
起笔当然就非常重要。如果把这个起笔起好了。那么我们剩下的行笔、收笔就容易把它写好。
书法的笔法结构就是由起笔、行笔和收笔来构成的。那么褚遂良的书法。当然也毫无例外的要遵循这样一个规律。那么他的书法的起笔到底难在什么地方呢?
前面我们从点和横这样两个基本的笔画来说起。因为最有特点的两个笔法。
我个人认为。除了笔画的结构问题之外。因为《大字阴符经》这是一个墨迹本字帖。我们初学的时候可能会被一些小情节被干扰或者我们把一些小情节给忽视了。下面我们看这个“之”字。
在褚遂良的《大字阴符经》这个字帖中“之”字出现了25次之多。只有这个之字是最有特点的。它跟其它的“之”字都写的不一样。主要的特点在哪呢?就在于横画写出来之后。折过去一般都是向上折。但是这个之字的撇画是横画下顶着写出来的。
这个细节如果不去细心的观察。我们是根本看不出来的。
那我们怎么能够看得出来这个笔画是这样写出来的呢。因为我们有严格的监督手段。就是一直在观察用笔。起笔完了之后是行笔。行笔完了之后是收笔。收笔完了之后。该干嘛?在收笔的位置。我们怎么样和下一个笔画互相衔接交代?这就是我们写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的。因为如果你不注意它。那么你就会忽视掉很多的细节。
例如。我们看“以”这个字。在入笔竖画之后。然后题画点画再写。撇画再写点。画在这4个笔画的转换过程当中。每一次的转换都是在起笔位置非常的重。只有最后一个点起笔是轻笔入笔。这就是笔画与笔画之间互的相衔接呼应关系。而且呼应都是在独立的笔画当中。有清清楚楚的起笔、行笔、收的衔接关系的。
特别是上一个笔画的收笔完成之后。下一个笔画的起笔与上一个笔画的收笔之间的衔接关系。我们把它叫做“接笔”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关系。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些独立笔画的衔接关系。那么我们临帖就会感觉束手无策了。这正是我们临摹字帖的难点。
我们在讲到学习字帖的时候。除了“起笔、行笔、收笔”之外。我们还讲过一个概念叫做“接笔”。所谓的接笔就是上一个笔画完成之后。下一个笔画的起笔在什么位置?起笔用的是什么样的笔是来起笔的?这个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写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衔接。特别是上一个笔画完成之后。下一个笔画到底应该怎么起笔?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对学习褚遂良的《大字阴符经》就说到这里。我们说的主要的内容就是起笔。
我们非常强调的。也是刚开始学习书法。一定要注意这个书法风格的起笔特点。起笔是每一个笔画的重要特点。如果我们一开始在起笔上就含含糊糊。那么我们临摹字帖就一定会临摹不好。当然起笔之后还有行笔、收笔和接笔。
其他观点:
《大字阴符经》是其代表作之一。也是入门褚字的较好选择。学习此帖。要注意以下要点:
2、正确理解其起笔。此帖多S形起笔。这是一种调锋手段。而非线条主体。临习时要注意曲线的运用。理解笔画间贯穿的气脉。笔画线条要凝练。力度适宜。
4、注意节奏。此帖点画精到。用笔细腻。线条的牵丝引带、气息贯通也独具匠心。临习时要注意笔画间上引下带的牵丝和笔断意连的呼应。以表现褚字对晋人风尚的继承。
其他观点:
褚遂良出身于名门望族。后入仕途。因反对立武则天为后。官位被一贬再贬。最后在爱州(今越南清化)带着遗憾离世。褚遂良书法汲各家所长。为“初唐四大楷书家”之一。自创“褚体”。
褚遂良是唐代书法一个关键性的人物。他的书风可以用“遒劲飘逸”来概括。有评价说“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其如鹤游鸿戏”。
《大字阴符经》的真伪问题历来都备受关注。但是这个并不影响它的书法水准。此帖的风格较接近于褚遂良晚年的书风。并且墨迹版本。也能很好的保存笔墨痕迹和运笔的方向。褚体的特点也较好的体现。字数多且是大楷。所以是我们学习褚体的一个很好的入口。
《大字阴符经》临习要点
临习《大字阴符经》首先要体察此帖整体的风格特点。结合运笔和结构和谐。才能形神兼备。
一、结构
此帖多处出现的“之” “天” “人”等字。处处表现手法都不相同。结构灵活多变。
二、笔画
笔画也有鲜明的特点:点画形态各异。竖画有明显的“褚体”风格。横画不呆板。较有弹性。撇画轻盈。捺画有棱有角、一波三折。
点
看这几个点。轻重各不相同。与左右呼应。极尽变化。
竖
竖画多为侧锋起笔转为中锋行笔。有的近乎弯曲。
横
横画略向上弯曲
撇
撇画轻盈但力度不减。不至纤弱疲软。
捺
捺画用力较强。有棱有角。与撇和谐呼应。
以上是《大字阴符经》的结构和笔画特点。想要学好《大字阴符经》除了要对此帖认真临习。更好了解褚遂良书法的整体风格。把握“褚体”神韵。才能不片面追求。流于表面。
我是“写字吧”。更多好文。期待你的【关注】!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www.shenzhoubaby.com/231775.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生活常识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qq.com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起笔,笔画,书法,大字,字帖,都是,结构,墨迹,写法,笔法
没想到大家都对很喜欢褚遂良的《大字阴符经》,可是感觉很难,请问该怎么临习?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谢谢您的邀请和提问。“喜欢褚遂良的《大字阴符经》。可是感觉很难请问。怎么临习”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们从学书法的角度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