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为何马谡一失守街亭。诸葛亮就要全线撤退?街亭真的如此重要吗?
答案是肯定的。确实很重要。
街亭的重要性是和诸葛亮“平取陇右”的战略息息相关的。
一、诸葛亮为什么要“平取陇右”?
蜀汉北伐的终极目标当然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了。但是这是一个宏大的目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从曹丕篡汉(220年)到诸葛亮北伐(226年)。时间已经过去了七年之久。若按曹操算起。曹魏在北方的统治已经达到了第三代。中州政局稳定。所以诸葛亮只能选择曹魏统治相对薄弱的雍凉地区。作为阶段性的战略目标。先进攻并占领陇右。再图关中。
自东汉起。凉州扰攘一百多年。是东汉王朝统治极不稳固的地区。就曹魏而言。情况也差不多。凉州是曹魏最后才解决并纳入其统治的地区。并且。在此之后。凉州也一直并不太平。
《三国志·张既传》:
“是时。武威颜俊、张掖和鸾、酒泉黄华、西平麹演等并举郡反。自号将军。更相攻击。”
这件事发生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当时曹操甚至已经取消了凉州的行政建制。曹丕篡汉以后。出于加强对凉州控制的考虑。又重新恢复了凉州建制。并且以安定太守邹岐为凉州刺史。然而凉州依然并不太平。再次爆发了叛乱。
《三国志·文帝纪》:
“十一月辛未。镇西将军曹真命众将及州郡兵讨破叛胡治元多、卢水、封赏等。斩首五万馀级。获生口十万。羊一百一十一万口。牛八万。河西遂平。”
从黄初元年(220年)到黄初七年(226年)。曹魏凉州的叛乱几乎没有停止过。这甚至影响到了当初曹丕是否趁吴蜀夷陵之战出兵的决策。
由此可见。凉州确实是曹魏统治最为薄弱的一环。诸葛亮选择先取陇右。无疑是正确的。而“平取陇右”的方略也符合诸葛亮一贯以来“西和诸戎”的政策。并且在蜀汉重要的政治文献中有明确的体现。
《诸葛亮集》载刘禅北伐诏书:
“凉州诸国王各遣月支、康居胡侯支富、康植等二十余人。诣受节度。大军北出。便欲率将兵马。奋戈先驱。天命既集。人事又至。师贞势并。必无敌矣。”
这里。所谓的“凉州诸国王”指的凉州境内各少数民族君长首领。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曹魏在凉州政治基础的脆弱。总而言之。诸葛亮“平取陇右”既符合他一贯的战略方针。也符合当时的政治军事的实际情况。
二、平取陇右和街亭位置的关系
关于这种历史地理的问题。笔者觉得。没有什么比用一张三维地图更能直观地说明问题了。
我们从地图上可以看到。秦岭余脉和陇山把整个陇右地区与关中平原隔开。仅有少量穿越陇山和秦岭的通道连接关中和陇右。诸葛亮的想法就是封锁这些通道。如果一旦成功封锁这些战略通道。就算魏军再多。在陇山也无法展开。更无法发挥其优势。这样整个陇右地区就会失去和关中的联系。蜀汉占领陇右就只是时间问题了。而蜀汉一旦得到了陇右。就可以进而拿下整个凉州。从而获得土地、人口以及其他宝贵的战略资源。
而街亭。就位于陇山通道的关键性位置。当然。陇山之间的通道并不只有街亭一处可以扼控。但是街亭无疑是当时最为重要的一处。这一点几乎是魏蜀都同时意识到了。所以我们才看到参战双方都“不约而同”地去抢占街亭。
街亭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曹魏从关中驰援陇右的最快捷通道的要冲。虽然魏军也可以绕道北边的安定。但是耗时较长。在战争时期这无疑会增加很多变数。另外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不走最为直接的渭水河谷通道。渭水河谷虽然看起来也最为直接。直线距离相对较近。但是这里河道险峻道路难行。甚至依靠水运都相当艰难。在我国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重修的宝鸡到天水的道路。在全长仅126公里的路线上。建设了八十七座桥梁之多。桥隧比达到了近70%。地理环境之恶劣。道路条件之艰难。由此可见一斑。
在历史上。除了早期秦人迁徙偶有使用以外。很少有用于军事的记载。这跟其地理条件恶劣。不适合军事行动有很大关系。而实际上。秦人后来也是绕道关山草原另辟道路。从陇县沿着汧河到达宝鸡的。
三、第一次北伐的战局决定了街亭一旦失守。诸葛亮就只能退兵
按照前文的分析。蜀军夺取陇右的关键在于封锁住陇山。而封锁陇山的关键又在于扼守街亭等陇山通道要冲。所以第一次北伐的成败就变成了。要么先全取陇右。有一个稳定的后方。依靠陇右为支撑。和东边过来的魏军在陇上周旋;要么先封锁住陇山。使得关中的魏军无法支援陇右。从而迫降陇右诸郡。
第一次北伐。诸葛亮出其不意。打了曹魏一个措不及手。蜀军的战事开始进行的比较顺利。这就是所谓的“三郡叛魏。关陇响震”。然而在这种局面背后。蜀军其实存在相当大的隐忧。那就是蜀军分散在各地攻城。陇右有很多小而坚固的堡垒和军事要塞。这些地方依然被魏军牢牢控制。
在这种情况下。蜀军的后方其实是不稳固的。特别是诸葛亮大本营所在的位置西县。直接受到来自祁山堡的威胁。还有一点。也颇为重要。那就是如果没有一条安全的粮道的话。蜀汉主力上陇封堵来自关中的魏军。也是极其危险的。所以当街亭失守以后。诸葛亮马上就感觉到了“进退失据”。既无法阻止关中魏军上陇支援陇右。又无法全取陇右。实际上是陷入了魏军的反包围。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只能“退军还汉中”。第一次北伐就此功败垂成。
其他观点:
谢谢邀请。我是历史笑春风。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马谡失街亭的经过。
诸葛亮的五次北伐。条件最好的就是第一次。这一次北伐。曹魏由于麻痹大意。根本没有做好防御的准备。在整个关陇一带防御空虚。只有寥寥三两万人。还分散布置在各个据点。
公元228年一月。诸葛亮率领六万大军出祁山。关陇大震。曹魏君臣一时不知计从何出。当时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降诸葛亮。其他的郡与诸葛亮相约。只要一月曹魏援军不到。便投降蜀汉。
二月。诸葛亮命令马谡带领军马在街亭抵御张郃的进攻。不意马谡不按照诸葛亮的节制。占山扎寨。不在平地的五总路口扎营。被张郃绝断汲道。马谡军中无水大乱。被张郃击败。失了街亭。诸葛亮见街亭已失。进无所据。只得撤军。第一次北伐以失败告终。
二、街亭的位置和我的疑问。
我看这段历史一直有个疑问。街亭真的是那么重要吗?我一直希望能够现场去看一看。可惜一直没有如愿。只能按照资料中进行一场推演。
据《读史方舆纪要》的记载。街亭。西汉为街泉县。后汉县归入略阳为街泉亭。在今甘肃秦安之东清水之北。也就是现在的陇城镇一带。据《秦安县志》记载:“东北百里曰高妙山。曰丹麻峪、故丹麻驿也。曰断山。其山当略阳南北之衡。截然中起。不与众山连属。其下为连合川。即马谡覆军处”。
那就是。街亭如此重要。为什么除了马谡失街亭一仗后。就再也没有著名的战役发生在这里了。如此重要的地方。一没有驻军。二没有关卡要塞。这算什么要地?!从哪一方面来看。这都是个死地。根本没法守。
三、守不住的街亭。冤死的马谡。
既然没法守。那诸葛亮为什么要让马谡去守呢?我们可以看看诸葛亮让马谡守街亭的用意。
张郃来救陇东必须要走上陇的要道关陇道。在关陇道上。最关键的一段孔道就是古陇道。这段孔道东边出口为固关。西边的出口为陇坻。如果蜀军能够堵住这条孔道。张郃根本出不来陇东。在这段孔道的最要害的地点是陇坻。据《通典·陇州汧源县》记:“陇山。一曰陇坻。汉陇关。”是王莽设的“四关将军”之一。是关中西侧的屏蔽。
街亭在什么地方?街亭在陇坻以南。是个各个交通线交汇的地方。号称“五总路口”。在地图上一看。只要控制了街亭。就肯定控制了陇道和附近的所有交通线。
不管怎么说。这是诸葛亮的失策。让张郃安然通过几十里的陇道。直接威胁诸葛亮的腹地。诸葛亮便在地图上选择了看似重要的地点街亭。估计他这辈子都没有到过街亭。死也不知道街亭的地形。只是想当然认为控制住这个交通枢纽就万事大吉了。可他就没有想到这种对于马谡的步兵易攻难守的地形让马谡怎么守?!
诸葛亮还专门叮嘱马谡。要在平地五总路口扎营。你就不想想。这样平坦宽阔的地形。马谡两万人马扎在中间。再让张郃五万步骑兵包围。驻守在山上没有水喝。驻守在平地就有水喝了?这不是奇哉怪也。估计马谡意气风发的来的街亭。一看地形就傻眼了。不上山?上山还可以守两天。跑路还可能跑出几个人。守平地。没三天就得全军覆没在这里。
四、街亭失守后的影响。
街亭失败后。诸葛亮手头再也没有可以应急的军队。张郃的部队损失不大。而且集中。诸葛亮已经无法对付。只能撤军。
撤军之后。诸葛亮自贬三等以谢罪。而倒霉的马谡。被诸葛亮斩首示众。马谡死后。诸葛亮再也没有可用的人才。前景越发的暗淡了。
其他观点:
街亭之战。意义重大。按照诸葛亮最初的思路。是想切断陇右与关中的联系。街亭失手后。魏国大军源源不断的涌入陇右。至此。诸葛亮北伐失败。
前言:街亭的失守原因。一直以来都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诸葛亮用人不当。街亭之战本来时诸葛亮北伐灭魏的最好时机。可以诸葛亮判断失误。指挥不当。错用马谡。因此导致街亭失守。还有种说法直指马谡。其只会纸上谈兵。刚愎自用导致街亭失守。那么到底是诸葛亮用人不当还是马谡纸上谈兵。我们从街亭的重要性。为何街亭一失守即必须全面撤退以及街亭之战。如果马谡不犯错误。是不是守的下来。能不能改变战局来全面分析。
一。街亭之战的战略意义以及它的重要性
诸葛亮出祁山北伐的战略意图就是拿下陇右。凉州地区。实现“西和诸戎”的隆中对构想。只有拿下陇右才能虎视关中。以当时蜀汉的实力若直取关中。即使拿下关中也要面对关东曹魏大军。后方陇右凉州魏军的两面夹击。出于这样的战略考虑。诸葛亮部署两路大军进攻魏国。第一路赵云邓芝领军从斜谷道出发攻打扶风郡。第二路大军由诸葛亮亲自率领。出汉中。攻祁山。这里就要说到。要想顺利拿下陇右。那就必须切断陇右与关中的联系。通往陇右的必经之路有两条。拢山道。渭水道。陈仓渭水道路小容易被堵死。这样一来。拢山道就成了必经之路。意义重大。因此派了马谡镇守。没想到街亭失守。乱了诸葛亮的部署。魏国大军源源不断涌入陇右。诸葛亮计划失败只得退兵。
二。魏蜀双方在街亭投入的军队对比:
1.魏国投入兵力:
主帅:司马懿 先锋张郃。关于投入到街亭的军队人数。众说纷纭。一种说法。先锋张郃领兵两万。后续曹真大军五万。总兵力七万。另一种说法。按照《周礼。夏官》关于军队中士兵与将官的配比。五百人名士兵配一名战将来算。投入街亭的总兵力为十五万人。
2.蜀国投入兵力:
主将:马谡。副将王平。至于军队配置。诸葛亮首先调拨马谡两万五千人守街亭。高翔的一万人守柳城。魏延的一万人守平阳关。总兵力四万五千人。
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从主将的战力上看。马谡王平肯定是敌不过张郃曹真的。即便从军队上来分析。就按照魏国军队七万人来计算。其人数也是远远大于蜀军。即便马谡没有一意孤行纸上谈兵。完全按照诸葛亮定下的策略防守。此仗。蜀国也未必打的赢。
三。街亭之战真的仅仅是马谡的责任吗?答案是否定的。诸葛亮才是最大的责任人。即便没有马谡。此战也未必蜀国能打胜
街亭之战马谡有没有错。有。而且是大错。镇守街亭。诸葛亮是做出一番部署的。按照诸葛亮的说法。你只要依计而行。守街亭是无虞的。可偏偏这个马谡作为参谋。纸上谈兵头头是到。实际却缺乏实战经验。自己自认为看过很多兵书。兵法策略了如指掌。因此。罔顾诸葛亮定下的部署。任性的决定屯兵于山上。想以居高临下痛击魏军。没成想此乃臭棋一步。山上没有水源。一旦围困断水断粮。则必败无疑。果不其然。张郃大军一到。看到马谡据山而守。果断命令大军切断水源围山。断水的马谡军很快丧失了战斗力。马谡的错已经很清楚了。但是诸葛亮在战略上有错误吗?也有错。虽说老话说的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可你偏偏还是用上了纸上谈兵的马谡。《三国志、马谡传》。战前众议。“皆以宜魏延吴懿为将。亮违众拔谡”。如此重要战斗。诸葛居然提拔派遣从无作战经验的老乡马谡为主将。荒唐儿戏。诸葛亮还有个错误就是明知街亭为重地。为决战之地。应由主力出战。但是却只派了常年任参谋的后勤马谡对战名将张郃。张郃何许人也。“有五子良将”之名。不输与蜀国的“五虎上将”。此人精通兵法武艺高强。你拿马谡对阵张郃。岂不是送死。
四。为何马谡一失守街亭。诸葛亮就要全线撤退?
街亭失守。诸葛亮必须得退!
原因之一:前文已经介绍了。此次北伐。蜀国兵分两路。第一路赵云邓芝领军从斜谷道出发攻打扶风郡。第二路大军由诸葛亮亲自率领。出汉中。攻祁山。这里就要说到。要想顺利拿下陇右。那就必须切断陇右与关中的联系。那么街亭就成为了必经之路。卡住街亭。魏国的援军便无法及时驰援。况且。街亭山高林密易守难攻。可以隐藏大军。一旦街亭失守。曹魏大军便可源源不断的通过街亭攻击陇右五郡。从而导致诸葛亮大军腹背受敌。
原因之二:大家可以看到。诸葛亮此次北伐兵分两路。故此兵力比较分散。赵云和邓芝在箕谷。马谡和王平在街亭。高翔屯驻街亭以左的柳城、魏延率部在街亭之右的平阳关策应马谡。诸葛亮自己在上邽城。而曹魏大军则不一样。一旦突破街亭。援军便会源源不断的涌入陇右。以集中兵力攻击散布兵力。以优势兵力攻击蜀军一个点。蜀军必败。这就是马谡一旦街亭失守。诸葛亮只得被迫全线撤退的原因!
结束语:对于诸葛亮是否真的用兵入神。其实很多人还是有争议的。虽然他善于谋划善于用计。也创造出了很多经典战役。但是仅仅以街亭之战来分析。诸葛亮排兵布阵是有问题的:其一。用人不当。对于马谡的使用上。在战前就有争议。《三国志、马谡传》。写到“皆以宜魏延吴懿为将。亮违众拔谡”。但是诸葛亮还是坚持毫无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的马谡。其二:战略指挥失当。即便是马谡没有犯错。完全按照诸葛亮的部署进行防守。以马谡王平对战张郃曹真。以区区两万兵马对战魏军七万兵马。蜀国有必胜把握。其三:过于自信自大。或许。诸葛亮认为街亭山高林密。易守难攻。只要占据有利地形便可守之。因此。不派重兵。不派良将。仅仅派了马谡和王平是不是有些托大呢?因此。很多人认为街亭之战错在马谡。我却认为马谡有错。诸葛亮更错!
参考资料:《三国演义》《三国志、马谡传》《周礼直解》
文:唯恋无名
图:来源网络
本文原创首发。请勿转载。了解更多有趣历史。喜欢我请关注唯恋无名。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www.shenzhoubaby.com/21857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生活常识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qq.com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街亭,马谡,关中,蜀汉,大军,魏国,曹魏,之战,祁山,蜀国
没想到大家都对街亭真的如此重要吗?为何马谡一失守街亭,诸葛亮就要全线撤退?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为何马谡一失守街亭。诸葛亮就要全线撤退?街亭真的如此重要吗?答案是肯定的。确实很重要。街亭的重要性是和诸葛亮“平取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