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这件事是真实的。吴越国确实对中原王朝恭顺。也确实在半岛三国(后高丽、后百济、后新罗)面前摆出一副上国的派头。
证据。便是在公元928年前后。后高丽王建给后百济甄萱的国书里。就写着:“伏奉吴越国通和使班尚书所传诏书一道”。还把自己与吴越国的交往称为吴越的恩德——即“上国之仁恩”。还特地在提到吴越国王钱镠之际。使用“殿下”的尊称。这些文字。明显表示当时的朝鲜半岛之上。后高丽、后百济名义上虽然更遵奉中原的五代政权。实际上却更愿意把南方的吴越国当作老大。
这当然不是军事强大威慑的干系。而取决于经济。
首先那个时代。中国经济的南强北弱特点已经出现。尤其是北方混乱的政局。吴越相对稳定许多。加上江南的物产。如丝帛稻米。确实胜过北方。所以呈现出来的结果便是:吴越国几乎垄断了当时中国与朝鲜的海外贸易。
而且中原的五代虽然是皇帝。吴越是接受中央王朝册封的诸侯。但实际上。吴越国当时是一个独立政权。钱镠设百官。文武外交制度齐全。之所以愿意向中原称臣。更多的是一种策略而不是真的有多少忠诚。
这样一来。既然我有贸易的物资。中原的皇帝又管不了我。身处江浙一带的吴越国。当然可以放胆进行海外贸易。由此获得对东亚海外国家的一种权力放大。这样的逻辑确实很顺理成章。
所以。史书上记载钱镠“遣使册新罗、渤海王。海中诸国。皆封拜其君长”。而在韩国。也确实考古发掘。发现了上书吴越国年号的铭文瓦当。可知当地是真的“奉用吴越正朔”——即把吴越当作自己的老大。
在百济国的史料中。也确实有相关的记载。如吴越国曾派使者到百济国。促成百济与高丽的和好。百济王甄萱接受了吴越官爵。
百济、高丽愿意听吴越的调停。主要是因为两国都密切需要与吴越保持长期的贸易关系。而要做到这一点。百济和高丽。当然要听吴越的话——起码不能输给对手。因为一旦吴越与其中某国更好。某国就会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换句话说。他的实力就会超过另两国。
事实上。吴越国的海上事业。远不限于东亚。最远甚至涉足西亚的阿拉伯地区。并从阿拉伯人手里获得了石油(当时称为火油)。最终称为吴越的水军作战利器。当然。这种火油很稀罕。所以吴越用得并不多。还拿银来装饰喷射筒的筒口——从这里。你也可以看出吴越国当时的奢华了。
其他观点:
一、传统宗藩关系的延续
唐末。钱镠开始发迹。地位不断提升。“镠于唐昭宗朝。位至太师、中书令、本郡王。食邑二万户。”
钱镠将目光望向朝鲜半岛时。唐朝还没有灭亡。北方还没有五代。
当时的朝鲜半岛再出出现新罗、百济、高丽三国分立的形势。三国彼此斗争。其实都需要外援。而这个外援自然是唐朝。
这三国要想获得唐朝这个宗主国的的承认或支持。自然要派人前往唐朝。而吴越坐拥海上之利。他们多在吴越之地登陆靠岸。
900年。百济遣使来华。在杭州登陆。钱镠派人将百济使者送到长安。此后百济便和吴越保持较好关系。
而半岛形势不稳。百济见唐朝分崩离析。要想获得唐朝各势力的的支持。吴越自然是首选。
后来高丽和新罗联合进攻百济。百济向钱镠求援。吴越出面调停。对朝鲜三国的文书均称为诏书。
而其实也许吴越自身在五代十国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有关系。
朱温代唐后。曾封钱镠为吴越王。“梁祖革命。以镠为尚父、吴越国王。”
到了后唐庄宗时。“天下兵马都元帅、尚父、守尚书令。封吴越国王。赐玉册、金印。”
虽然后唐有关部门认为钱镠是僭越。不能册封。但后唐才封钱镠为吴越国王。
拿到王号后。钱镠便进一步僭越了。
“乃以镇海、镇东军节度使名目授其子元瓘。自称吴越国王。命所居曰宫殿。府署曰朝廷。其参佐称臣。僣大朝百僚之号。但不改年号而已。”
而且“伪行制册。加封爵于新罗、渤海。海中夷落亦皆遣使行封册焉。”
这时。钱镠就直接册封朝鲜半岛各国了。三国也对吴越称臣。
这其实都是斗争的需要。
朝鲜三国同时也对后唐朝贡。
百济新罗等国对中国大陆的称臣是传统宗藩关系的延续。即便中国乱世。同时称臣多个政权。也是他们的利益需要。
二、吴越国海上实力强大。海外贸易繁荣
吴越的地盘有江海之利。
“然航海所入。岁贡百万。王人一至。所遗至广。故朝廷宠之。为群藩之冠。”
一句话。吴越利用航海便利。十分富有。
为了维持这样的地位。他自然要稳定海外各国的关系。建立藩属关系自然是首选。
而事实上。钱镠和朝鲜半岛的联系时。那时唐朝还没有灭亡。可谓是五代十国中最早的。
钱镠的海外贸易都多对北方的。如契丹、渤海和朝鲜半岛。
可以说吴越的航海使得吴越更加富庶。这份富庶使得他对后梁后唐等北方五代称臣是。朝贡无数。北方五代也因为这份巨大的朝贡利润。对钱镠的僭越也多是口头批评而已。
“于梁室。庄宗中兴已来。每来扬帆越海。贡奉无阙。故中朝亦以此善之。”
后唐明宗曾对钱镠称吴越国王后各种僭越极为不满。下令削去封号。在钱镠上表请罪后。又重新授予他吴越国王称号了。
其他观点:
半岛方面我不太清楚。仅就钱镠和吴越国的情况讲一下。
首先是后百济和钱镠勾搭上的客观原因。
如下图所示。后百济立国的湖南地区。就纬度而言已经与山东平齐。离当时占领了苏州的吴越国并不遥远。
而东海上的洋流分布。又是中间一条黑潮自南往北流。西北方的渤海黄海有很多补充洋流自北往南流。从百济出发。经过济州岛。即便没风也能在一个月内漂流到福建厦门以北、江苏海门以南的这片区域内。漂流民的资料我不清楚。不过日本遣唐使走和本线路接近的中日南线航道时。六分之一会抵达淮南节度使的扬州海门县。六分之三会抵达浙东观察的越、明州两州。六分之二会抵达浙西沿海。后百济人出海西行。登陆范围应与此大差不差。则大部分的情况下他们会抵达兼并两浙的吴越国治下。这是后百济和钱镠搭上线的自然因素。
据其它答案举证。似乎后百济与吴越的勾连。早在唐亡之前便已建立。这从逻辑上倒很容易找到解释:后百济作为从统一新罗里炸出来的政权。当然会熟知新罗为什么能统一半岛。立国之后马上想和破而不倒的大唐取得联系。获得承认甚至是唐军的援助也是很自然的想法。而当时应该已经加同中书门下平章政事的钱镠。作为使相给后百济国主发个从四品的中大夫散官。也符合唐末的使相便宜行事惯例。这一行为从唐政府的内部管理上说。虽然是僭越(按制度钱镠应该先将他任命甄萱为中大夫的想法上报朝廷。由皇帝批复。下制书正式任命甄萱为中大夫)。但造成的负面影响比钱镠在自己治下现场任命的一群群节度副使、新节度使要小得多。后者尚且不足为钱镠不恭顺的例证。前者那更是洒洒水一晒干的小事了。
再往后高丽掺和进来时。事情又发生了变化。
钱镠长久的生命。以及寡薄的节操。使他的礼仪性质的政治地位随着北边一茬茬死掉的皇帝而水涨船高。在调停丽济战争的三年前(924年)。钱镠所遥领的中央官职已进化为尚父、天下兵马大元帅、太保守尚书令。还得到了唐庄宗赐予的玉册金印[1]。这些职务和待遇直到929年时才被后唐朝廷撤销。在钱镠出面调停丽济战争时。他们三方的关系为唐朝尚父吴越王、天下兵马大元帅、太保守尚书令;唐朝高丽王、玄莵都督、某散官;唐朝百济王、都督、某散官。
这里就要插入一句:当我们研究历史人物时。需要记住历史人物也会在活着的时候研究死得比他早的历史人物。
特别是某个辉煌时代衰败之后。处在沉郁乱世中的人们。他们的某些难以理解的行径。其实可以通过研究他们之前的那个辉煌时代的记录。而找到答案。比如汉之后的魏晋南北朝。唐之后的六代南北朝。都是这么个理儿。该现象在五代十国的那批“唐朝人”(指877之前出生的那批人)中极为明显。那群人根本不会掩饰自己热衷于cosplay唐前期著名人物的癖好。实例如著名的天策上将马某。
就本例而言。即指钱镠的行为会受到唐朝出任他那串官职的人。留在史籍、传说中的行为的影响。
恰好。大唐三百年里除了钱镠之外。还存在着一例尚父、一例有着玉册金印的天下兵马大元帅。
尚父郭子仪。和回鹘汗吐蕃将军聊天的时候以卿称之。回鹘吐蕃人跪在地下管他叫父亲殿下。
天下兵马大元帅皇太子李适。在时任皇帝死后成为了新的皇帝。
知乎吞了我三千字的草稿。烦了。简答。
上面两个例子决定了“尚父”、“天下兵马大元帅”的礼仪参照:外国人的爹以及储君。唐庄宗赐予的玉册金印大约加强了钱镠的这种感觉。“宝正”年号的颁布大约与之相关。而且就《旧五代史》拿到的刘昫的《唐书》底本来看。唐明宗的朝廷基本将钱镠僭越跋扈的行为都关联到了受赐玉册金印后:
镠于唐昭宗朝。位至太师、中书令、本郡王。食邑二万户。梁祖革命。以镠为尚父、吴越国王。梁末帝时。加诸道兵马元帅。同光中。为天下兵马都元帅、尚父、守尚书令。封吴越国王。赐玉册、金印。初。庄宗至洛阳。镠厚陈贡奉。求为国王。及玉册诏下。有司详议。群臣咸言:“玉简金字。惟至尊一人。钱镠人臣。不可。又本朝己来。除四夷远藩。羁縻册拜。或有国王之号。而九州之内亦无此事。”郭崇韬尤不容其僣。而枢密承旨段徊。奸幸用事。能移崇韬之意。曲为镠陈情。崇韬黾勉从之。镠乃以镇海、镇东军节度使名目授其子元瓘。自称吴越国王。命所居曰宫殿。府署曰朝廷。其参佐称臣。僣大朝百僚之号。但不改年号而已。伪行制册。加封爵于新罗、渤海。海中夷落亦皆遣使行封册焉。
可以看到。明宗朝廷把钱镠册封外国的行为也放到了这后面。如果我们相信后唐-后晋朝廷的信息收集能力。甚至可以认为钱镠确实在受赐玉册金印后。进行过对外册封行为。该句所述的“渤海”、“新罗”。考虑到在钱镠受赐时渤海已亡、新罗已炸。此二语当是地理名词而非国名。代表着钱镠或许对辽东和朝鲜半岛上的各色政权都来过一次册封。
其中后百济甄萱确实受到过钱镠册封的可能性很大。钱镠得册印是在同光二年八月。而甄萱则在同光三年。入朝后唐称臣。考虑到甄萱自起事来二十年未尝入朝中原。只是与钱镠保持关系。此次入朝极有可能是钱镠以唐朝尚父身份对其册封后。甄萱意图绕过钱镠找后唐求援乞怜的“谢恩使”——庄宗当时灭了前蜀。看起来很有可能中兴唐朝。百济小国赶急忙慌来求援亦符合逻辑。
若如上言。虽然钱镠和甄萱不一定是册封与被册封的关系。但有可能会是政治秩序中“佐佑”[2]的关系。仍会具有明确的上下级秩序。钱镠为上为殿下。甄萱为下为卿。至于高丽的态度。首先在丽济战争时。高丽毋庸置疑是唐臣。不可能不尊敬唐朝天子的尚父;其次。无论是高丽、百济、渤海还是新罗的国王。一律带都督衔。从军事体制上说是天下兵马大元帅钱镠的下级;最后。钱镠同光二年擅自册封的范围包含高丽。指不定当时高丽也上了当成了钱镠的“佐”、他的下线。总之就是得尊敬钱先生。尊称他为殿下。自称小臣完全是正常行为。
当然。这种事虽然钱镠自己觉得逻辑通顺。做起来开开心心。高丽百济也乐得配合。但本质上仍旧是僭越。钱先生在929年被唐明宗撤销待遇。就是因为唐中央使节也配合钱先生这个逻辑蹦了次迪:
属供奉官乌昭遇使于两浙。每以朝廷事私于吴人。仍目镠为殿下。自称臣。谒镠行舞蹈之礼。及回。副使韩玫具述其事。重诲因削镠元帅、尚父、国王之号。以太师致仕。
自此之后吴越国就没干过册封外国国王的事情了。最多给外国人封点官做。这个行为是具有便宜行事权的使相王在中央制度下能做的上限了。
总而言之。吴越国和钱镠总体来说都是恭顺的。之所以敢自居上位调停丽济战争。主要是唐庄宗给的待遇太高。令人膨胀而忘乎所以了一点。明宗收回待遇之后他们该干嘛还是干嘛去了。
参考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www.shenzhoubaby.com/19828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生活常识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qq.com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新罗,百济,唐朝,朝鲜半岛,后唐,渤海,国王,兵马,僭越,朝廷
没想到大家都对五代十国时期,一向以恭顺中原著称的吴越国,为何敢于以”上国”的身份册封后百济,并介入其与高丽的战争?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这件事是真实的。吴越国确实对中原王朝恭顺。也确实在半岛三国(后高丽、后百济、后新罗)面前摆出一副上国的派头。证据。便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