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为人臣子。最好的结局会是如何?是身名远扬、名留青史。还是光宗耀祖。深得帝心?
对于那些陪唐太宗李世民夺得天下。给他铸就繁华盛世的臣子们来说。他们能争取到的最高礼遇。便是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而在这二十四人中。位次最高者。便是人们常听说的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字辅机。鲜卑族。生于河南洛阳。作为李唐功臣、皇室外戚。长孙无忌算是大唐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长孙无忌是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儿子。可惜父亲早逝。他便连同母亲、亲妹妹一同投靠舅舅高士廉。
透过舅舅这层关系。长孙无忌少年时便结识了李世民。并与之交好。在高士廉的撮合下。李世民娶了长孙无忌的胞妹。二人成了姻亲。
在李渊起兵反隋后。长孙无忌一直跟随在李世民身边。
在玄武门之变前。他是唯一留在李世民身边的得力助手。在李世民登基后。他先后担任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开府仪同三司、司空、刺史、扬州大都督、检校中书令。
贞观十七年(643)。他以第一位的殊荣。被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太子李治即位后。长孙无忌作为新皇舅父、辅政大臣。进拜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
起初。唐高宗对这位看着自己长大的亲人非常依恋和信任。在唐太宗刚刚在行宫去世的时候。年轻的李治除了悲痛就是慌乱。丝毫不知下一步该怎么办。而长孙无忌一面劝说李治尽快从痛失亲人中走出来。一面安排李治回京。稳定了朝野。
《资治通鉴·唐纪十五》曾记载。洛阳有个叫李弘泰的人诬告长孙无忌谋反。结果高宗二话不说。直接将人斩首。李世民一家人对长孙无忌的信赖。可见一斑。
然而。长孙无忌自己却在自己一次次被李家偏爱之后。有了骄纵的眉头。
永徽四年(653)。他奉命审理房遗爱谋反案。本来这事是房玄龄次子房遗爱和他的妻子、唐太宗第十七女高阳公主折腾出来的宫廷政变。但长孙无忌却公报私仇。将吴王李恪也牵扯了进来。
最终。这场谋反的参与者房遗爱、高阳公主、荆王李元景、巴陵公主、驸马薛万彻、驸马柴令武都被斩首。李恪也被诬陷致死。
《资治通鉴·唐纪十五》记载。李恪曾在死前大骂:\"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宗社有灵。当族灭不久!\"然而长孙无忌像是下定了决心。要将李唐皇室其他可能威胁到唐高宗的人赶尽杀绝。
不久后。与长孙无忌不和的江夏王李道宗、左骁卫大将军驸马都尉执失思力都被以参与房遗爱谋反案的理由被流放江南。他的这一番举动。让人们见识到了他对自己权势的滥用。
永徽五年(654)。唐高祖想要废除王皇后。另立武则天为后。王皇后和唐高祖的婚事。是同安大长公主牵的线。李世民亲自选的人。长孙无忌于情于理。都是站在王皇后这一边的。因而之后。高宗亲自带着武则天到长孙无忌家中宴饮。赐给长孙家众多财宝、官位。长孙无忌还是毫不动摇地反对废王立武。
礼部尚书许敬宗劝说不管用。自己母亲多次登门请求也不管用。自己和皇帝亲自出马劝说长孙无忌还是不管用。
为此。武则天对长孙无忌的不满越来越甚。等到了第二年。高宗不顾群臣反对。力排众议废王立武。武则天认为长孙无忌当初接受了重赏却始终不支持自己。实在可恶。便彻底和长孙无忌成为仇敌。
四年后。即显庆四年(659)。为了打击关陇集团。加强皇权。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达成共识。决定削弱重臣长孙无忌、于志宁、韩瑗、来济等人的实权。并将其调离京城。只是这事在执行的时候。在长孙无忌身上。闹得很不好看。许敬宗向高宗密奏。说监察御史李巢意图拉拢长孙无忌谋反。
《旧唐书·长孙无忌传》记载。高宗当即派许敬宗和侍中辛茂前去审讯。并说:\"我家不幸。亲戚中频有恶事。高阳公主与朕同气。往年遂与房遗爱谋反。今阿舅复作恶心。近亲如此。使我惭见万姓。\"
由此可以看出。这时候唐高宗早已下定了铲除长孙无忌的决心。
许敬宗的诬陷。更像是配合高宗演的一场戏。
出于这么多年的情分。高宗还是表达了对长孙无忌的信任和不忍。不过许敬宗最终拿汉文帝杀薄昭的例子和\"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的道理说服了高宗。
不久后。长孙无忌被削去官爵。流放黔州。他的儿子们也被削官流放。
到了七月。许敬宗领命复查这一谋反案。但他却派中书舍人袁公瑜等去逼迫长孙无忌自缢。
最终。这位李唐的功臣。就这么葬身黔州。
都说伴君如伴虎。长孙无忌作为唐太宗知根知底的挚友。倒是没败在他手中。而作为唐高宗的舅父和辅政大臣。他却在政治上与皇权产生了冲突。加上皇后武则天的敌视。长孙无忌最终成为了整个皇室的仇人。
其他观点:
我们知道。李唐的建立。与一个以军事起家的贵族集团分不开关系。这个军事贵族集团就是关陇集团。这个活跃西魏、北齐、隋、唐四代的政治集团。虽然在四个时期都被统治者们无情地打压。但真正终结它的。是唐高宗和武则天两个人的联手。
长孙无忌为什么得死?很简单。因为他是高宗朝关陇集团的旗帜人物。
李治是在长孙无忌的襄助下登上皇位的。贞观时。太子李承乾、李泰相继倒台后。李世民心力憔悴。本来想立吴王李恪为储君。但在长孙无忌地多方周旋下。将李治扶上了太子之位。
当然。长孙无忌并不是野心勃勃想要扶持一个傀儡皇帝自己做权臣。而唐高宗李治也不是一个懦弱得毫无是处的皇帝。
两个人之间存在的根本矛盾是。长孙无忌代表的是为李唐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关陇集团。他们是勋贵。同时也是大唐权力顶端的存在。唐太宗晚年遭受亲儿子造反、女儿私通和尚的种种丑事后。猜疑心愈重。诸臣之中。只信任长孙无忌。这种信任使得长孙无忌在李治登基以后大权在握。
作为皇帝的舅舅、长孙无忌做了长达30年的宰相。是贞观旧臣里硕果仅存两人中的一个。影响力巨大。皇帝虽然是最高至尊。但是并不代表他能够将这种权力毫无阻滞地运用。
为什么开国帝王大多都喜欢屠戮功臣?并不是他们嗜杀成性。而是为了自家江山的稳定。开国的这些老臣们天然自称一个集团。在开国君王活着的时候。他们的权势不足以对抗皇帝的权势。但是毫无根基的新皇登基后。他们就会形成皇帝乾纲独断的一股超级强大的阻力。
李治要杀长孙无忌。更多的是希望通过长孙无忌彻底铲除他身后的整个关陇集团。以至达到建立属于自己的朝廷。在权力的争夺中。没有亲情。也不分对象。
从废王皇后和杀萧淑妃这件事情上就能看出李治的打算。王皇后是什么身份?乃是五姓七宗出身。萧淑妃又是什么人?其是江南士族萧氏的代表。长孙无忌给李治安排的这两个后宫。就能看出来。其中政治利益的分割。即长孙无忌的打算是将关陇集团、山东士族、江南士族这自西魏以来就已经存在的三大政治势力做一次完美的分割。
士族们以长孙无忌为首。牢牢掌控着朝政。制衡皇帝。这是自东晋以来门阀政治的延续。是历代帝王们一直想铲除的存在。杨坚当年想搞江南士族。却造成了江南的大叛乱。杨广想同时搞掉三个士族。最终却葬送了江山。李世民修《氏族志》想要淡化门阀的影响力。却没有取得什么好效果。
到了李治。他也依然有这样的打算。于是他掌握朝政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将武则天从感业寺接了回来。或许李治是真的喜欢武则天。但笔者认为这一步的动机。更多的是对门阀的一个试探。他迫切需要一个人或者说一个棋子来打破三方势力之间的默契和平衡。于是武则天这个不属于任何门阀的女人。成为了最好的对象。
而聪明机智的武则天也没有让李治失望。两个人配合默契。在取得大唐开国功臣中硕果仅存的另外一位重臣李世绩的支持后。终于搞掉了王皇后和萧淑妃。把武则天扶上了皇后的位置。彻底打破了长孙无忌营造多年的世族之间的平衡和谐关系。
或许。在长孙无忌看来。氏族门阀是难以撼动的。唯有平衡各方势力才是稳固大唐统治的基础。但显然皇帝不太愿意接受这种局面。他需要自己的权威能够让所有人臣服。他也需要自己的号令能够没有任何阻滞。所以。在政治理念上。这对舅甥之间存在巨大的矛盾。
在武则天成为皇后之后。李治练手武则天对朝堂发动了大清洗。但这种清洗。依然没能够彻底掌控整个朝廷。长孙无忌似乎已经放弃了权力。但他的影响力依然巨大。只要长孙无忌还活着一天。关陇集团就依然能够活跃与朝堂。这是李治夫妻所不能接受的。
于是武则天授意许敬宗诬陷长孙无忌谋反。而高宗李治不查不问。直接同意了。杀长孙无忌是一个好契机。而谋反也是一个很好的罪名。方便将关陇集团一网打尽。而在这一系列动作中。高宗李治主导全程。武则天作为亲密战友发挥了巨大作用。也正是这些事情。最终使得武则天的权威一步一步得以树立。最终到了能够与李治分庭抗礼的地步。
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为原创文章。请勿转载。原创不易。若您喜欢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是对笔者最大的支持和肯定!
其他观点:
霍光、诸葛亮、长孙无忌、张居正......有谋国之忠。但皆以辅助幼主而死于擅权专断 长孙无忌的死就在于此。但长孙无忌对李治却是忠心不二的。但皇帝认为你妨碍了他。站在了皇权的对立面。你就得死。长孙无忌杀李恪那天就注定了他的结局。简单说就是天理有常。报应不爽。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www.shenzhoubaby.com/18266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生活常识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qq.com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长孙,无忌,武则天,高宗,士族,集团,皇后,皇帝,门阀,江南
没想到大家都对唐高宗李治为什么要杀长孙无忌?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为人臣子。最好的结局会是如何?是身名远扬、名留青史。还是光宗耀祖。深得帝心?对于那些陪唐太宗李世民夺得天下。给他铸就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