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八佰》的历史观本身就有问题。而且问题很大。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度美化中央军。而贬低了当时的上海老百姓和其他内地来的地方部队。88师的官兵都忠勇奋发。上海老百姓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不知亡国恨。从后方赶来增援的湖北省保安团都是乌合之众。被军一队骑兵一阵冲杀。就直接溃散了。
事实完全不是这样。湖北省是比较早就被南京政府控制起来的地区。湖北省也一直都是中央军的重要募兵基地。在抗战爆发的时候。全国只有200万军队。而且还没有实行普遍兵役制。所以在战争打起来之后。能够从后方抽调上前线去补充一线部队的后备兵源。基本上都是各省的保安团。湖北省保安团在当时更是号称全国保安团中的精锐。装备和战斗力都是比较好的。不是乌合之众。
上海老百姓也并不是片中表现的那样麻木不仁。对抗击外敌入侵的战争完全无动于衷、隔岸观火的态度。恰恰相反。因为在1932年就经历了128淞沪抗战。所以上海老百姓对日本侵略是有记忆的。在一二八淞沪抗战过程中。上海市民就积极动员起来。支援前线。捐款捐物。支援十九路军英勇抵抗日军。87和88两个师也参加了当时的战斗。是有经验的。而且表现优良。所以才在之后被定为第一批装备德械武器的部队。
淞沪会战的时候。日军是从现在江苏太仓的浏河和上海的吴淞口两个码头登陆。所以是从北向南攻击。罗店之所以发生十八军血战罗店。就是因为罗店距离浏河较近。现在还不到二十公里的路程。之后依次是顾村、杨行和大场镇。就是从北向南。而国军的抵抗线则是真如、大场这一线。大场是日军进攻线的重点区域。也是因为大场镇失守。导致整个淞沪会战失败。
88师在淞沪会战的后期。主要是扼守闸北。闸北是什么地方呢?闸北在当时是工厂聚集区。也是上海的工人比较集中的地区。更是全国工人数量最多的地区。大革命时期。上海工人三次起义。响应北伐军。就是反对列强在中国的殖民。都是发生在闸北。为什么呢?因为当时闸北的企业中。大多数是外资企业。不仅对工人剥削和压榨极其残酷。而且一直存在严重的歧视。所以工人对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是有切肤之痛的。
也是在这个意义上。从1990年代开始的对上海1930年代的各种怀旧式表现中。都是各种灯红酒绿、纸醉金迷、花天酒地的上层社会。有各式各样的人。有资本家。有金融投机客。有黑社会。有妓女。却没有工人了。闸北整个的从上海的历史记忆中消失了。工人也从上海的历史记忆中被删除了。完全不存在了。而四行仓库所在的苏州河以北。在当时就属于闸北。
还有很多人可能不太注意。也不太容易察觉的一个错误是。在影片一开头。湖北省保安团向上海前进的时候。是在一大片芦苇地里前进的。其实当时长江航道已经被日军封锁。在上海这边无法上岸。所以从后方赶来增援的部队基本上都是到镇江、无锡一带之后。就要徒步向上海前进。而这一带在当时的主要交通线上根本就不存在如此大片的芦苇地的。那种景象只有在海边或者是江边才有。
虽然片中也用黄晓明扮演的88师参谋处主任张柏亭的嘴说过了。这场战争光靠我们军人是抗不住的。得靠我们身后的四万万人来抗。这话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在片中却并没有多少表现。虽然上海的老百姓在四行仓库守军的英勇战斗的激发之下。终于开始同情并支持他们了。但这显然是不够的。因为他们都是在租界的卵翼之下暂时栖身。而这显然是寄人篱下。几年之后就覆巢之下无完卵了。
淞沪会战中。国军投入的部队多大75万人。全国当时总共才大约200万军队。与此同时。国军在华北也在与日军对战。从河北到山西。都在打仗。大体来说就是长江以南的各地部队增援上海。长江以北的部队基本上都去增援华北。只有川军最先出川抗战的部队是先到了山西。之后又到了河南。后面又在山东参加了徐州会战。这种全国上下同仇敌忾的背景。片中也没有什么交代。反而地方部队的兵都贪生怕死。这是错误的。
说到底。这还是一个历史观的问题。究竟是人民英雄史观。还是个人英雄主义历史观。在这个片中的人民英雄史观是看不到的。即便是张柏亭提到了。也是虚的。而个人英雄主义却是实实在在的。所以。片中浓墨重彩的渲染了国难当头之际军人的付出和牺牲。而老百姓的牺牲在这里却只是一闪而过。在抗日的问题上。也是军队带动和激发了老百姓的爱国心。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苏州河以南租界里的中国人对闸北来的难民就没有同情心呢。他们不是自己的同胞吗?
其他观点:
宣传这个东西。大家都知道本质上来讲是广告。王婆卖瓜。不能自己砸自己的招牌。所以一般来说。电影都做不到像宣传的那么好。《八佰》也做不到。这不奇怪。
其实大家如果注意看。看得多就会发现。最近赞扬《八佰》的文章。普遍聚焦在演技、画面、“感人”等等方面。也就是所谓的“就电影论电影”。对于里面的故事情节普遍谈得比较少。对反对派或者批评者。基本上持“不要较真”或者“精神可嘉”这种论调。其实他们也知道。《八佰》在真实性这个问题上。完全经不起检验。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杨惠敏渡河献旗。这是台湾版《八佰壮士》里面编造的谣言。献旗是献旗。可没有渡河这么煽情的事情。管虎说《八佰》筹备了十年。不知道这十年到底筹备啥了。连这个最出名的谣言。都是照抄。
对于《八佰》出现这么多的争议。其实从根本上看是一个评价标准的问题。因为电影其实不仅仅是电影。同时也是向观众传递信息的工具。美国通过好莱坞塑造美国的形象。使美国文化成为世界的主流。对观众的洗脑就非常成功。比如非常典型的“美国牛仔”形象。实际上连牛仔这个词。都是西班牙人带到美国去的。西班牙有非常深厚的驯养、放牧牛群的历史和文化。西班牙队美洲的殖民活动才是牛仔在美国出现的根源。但是现在一提“牛仔”。恐怕没几个人能想到西班牙人了。这就是典型的美国西部电影在全世界大范围传播的后果。
关于对《八佰》的批评。主要就是集中在电影对历史真实性的反映上。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最根本的就是真实二字。特别是虚构编造的情节。如日军水下潜入四行仓库。国军战士排队跳楼自爆。还有集体枪毙日军战俘。日军飞机扫射国军将士奋勇护旗等等重要“煽情”情节。全部都是编造的。虽然对于观众来说。当时获得了感动。但是如果事后知道这些事情全部都是编造的。恐怕会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至少我的一位朋友。就是这个反应。
反映真实历史事件的作品。不管电影、小说还是电视剧。真实才是他的生命线。至少在主线上发生的事情不能胡编。因为观众们早晚有一天会知道历史的真相。从而爆发对于上当受骗的不满。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非常成功。但是他肯定不敢写“根据真实的三国历史改编”。否则写《三国志》的陈寿就要骂得他狗血淋头。曹操要是活过来。一定会砍了罗贯中的脑袋。
我特别想知道的是。假如管虎导演有一天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四行仓库参观。
——爸爸。我想到地下水道里面去看看
——对不起孩子。那一段是我瞎编的……
——那为什么要编造不存在的事情呢?
凭本事恰饭不丢人。但是编瞎话恰饭呢???
其他观点:
要我评价《八佰》的话(含剧透)
一流的画面。二流的剧情。三流的导演
首先。从画面来看。无疑是非常棒的。导演特意安排了一河隔开的画面。河的对面是灯红酒绿。这边是死里求生。战士们每天晚上都看着对面的光景。羡慕不已。
两边对比。让人动情。
还有战士们英勇就义。惨烈抗日。令人感动。画面确实非常优秀。
但是。论剧情。却是相当混乱。逻辑漏洞很多。
第一:日军使用芥子毒气。用尿捂住鼻口是防不住的。这种毒气主要是侵蚀皮肤和眼睛。而不是鼻子。
第二:日军狙击手明明那么厉害。但是晚上的时候。守军躲在仓库里面竟然还敢开灯走来走去。
第三:说好的竖起国旗之后。日军会派出更多军队和火力来。结果就派了两架飞机来。被赶跑就算了。国旗竖起以后。日军火力反而明显减少?
第四:全员洗澡。打算最后一天赴死。非常壮烈。结果当晚就撤退?有种“我脱了裤子你就这?”的感觉
第五:撤退之前。明明说好准备敢死队主动出击掩护大部队撤退。结果后面他们就露了一个脸。没拍他们如何敢死。全部都在拍摄撤退了。
第六:撤退的时候。看日军狙击手的位置。已经是三面包围了。他们完全可以直接狙击到仓库后面的大批守军。为啥狙击手只打桥上的军队?
第七:虽然剧情上看到那么多守军送命。但是结尾时清点人数。却没死那么多啊。。。
第八:前面为了送电话线来仓库花了好大力气。问题是后面记者随便进出怎么解释?再说他们明明可以弹弓打过来啊。另外。一开始送电话线。狙击手面对移动的电话线都能射断。后面放置好的静止电话线。却不会射断了。
第九:既然撤退时候日军火力那么猛。为啥还分批撤退。让人有休息机会上膛啊。再说不会拿掩体吗?
总体而言。这部电影的逻辑剧情确实漏洞很多。
有人可能会说。一部电影为何计较那么多?说得好。那我们就来说为啥这是三流的导演。
导演在影片一开头就摆出一段话:本片来源于真实历史事件。结尾又晒出电影场景的现实原型。都是暗示我们:电影很真实。
既然导演是以“真实。或者说接近真实”的态度来拍摄。那逻辑漏洞就不要那么多了。
最后。四会仓库守卫战这场其实是一场“政治秀”。如果大家看过这段历史。就知道这段历史不值得花大篇幅拍摄。
结尾再说一句:赞美国军。鄙视国党。不要用国军的英勇。去称赞国党了。他们不配!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www.shenzhoubaby.com/18100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生活常识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qq.com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都是,日军,闸北,上海,国军,部队,湖北省,电影,仓库,真实
没想到大家都对电影八佰真的像宣传的那么好吗?是我的三观出问题了?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八佰》的历史观本身就有问题。而且问题很大。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度美化中央军。而贬低了当时的上海老百姓和其他内地来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