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野狐试答
题主好。这两个观点不矛盾。不存在非此即彼的选择。
“色难”。出自《论语 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简单说就是:不要以为有事情自己做。有活你来干。有好吃的给父母先吃。这就是孝顺;对父母要能做到和颜悦色。这才是真的孝顺。《为政》篇还有一章句: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侍奉父母。如果不心存敬意。那和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孝敬”。敬是孝的本质。没有敬。那只是一个假象。
放眼当今社会。这种假象都做不到的人不知有多少?中国社会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赡养老人既是家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如果有家庭责任心。有社会担当精神。应该能做到和颜悦色吧。《论语》中孔子论孝的章句很多。读《论语》最好是通读。多读几遍。结合现实人生来理解会有更大的收获。只要人还是人。《论语》就有它的价值。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 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这句话是孟子给舜做的辩护。舜以孝闻名天下。可老爸瞽叟非要置他于死地。 只是为了舜同父异母的弟弟象能独占家产。舜结婚没有告知瞽叟。依礼。婚姻大事当先告知父母。才能迎娶。否则会被视为不孝。舜清楚瞽叟知道他要结婚。必然从中破坏。事情根本就成不了。所以先暂后奏。有人以此向孟子发难。孟子解释说:不孝有三种情况。断子绝孙是最大的不孝。舜不告诉父母而娶亲成婚。是因为他知道。告诉了父母事情就成不了。就会断子绝孙。为了不断子绝孙。所以他先斩后奏。君子都会认为舜不告如同告了一样。
《十三经注疏》中在“无后为大”下面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现在国家放开了二胎政策。但不少年轻人一胎都不想要。更有独身主义者。从古礼来讲。这是极大的不孝。很多人会鄙视这些礼俗。但从现代社会的责任来讲。这也是不对的。马克思讲:人类的生产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一个是人类自身的生产。人人都不愿意承担这一社会责任。那人类就只有灭亡一条路了。
历史是割不断的。文化也是传承发展的。很多东西在道理上是古今想通的。我们也不谈尊崇什么。正确的认识。理智的对待就行了。
其他观点:
一。何为色难?
“色难”是一个汉语词汇。是一个形容词。“色”即脸色。“难”即难看、困难。出自孔子《论语·为政》。子夏问孔夫子:“何为孝道?”孔夫子答:“色难”。
难在哪里?难在子女的容色上。
意思是对父母要和颜悦色。是最困难的一件事了。咱们都知道。隔代都会有代沟。有时一言不合就闹僵。你妈觉得你冷让你穿秋裤。你不同意一脸不高兴。还嫌她哆嗦。这就你不对了。我妈让我穿秋裤。我二话不说。拿着就穿上。还亲了她一口说。还是妈妈最贴心。我妈笑得合不拢嘴。出了门。我悄悄找个地方把秋裤给脱了。
二。何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不孝顺的行为有很多种。没有尽到后代的责任就像父母不存在一样的行为是最不孝顺的。这里还谈到舜没有告诉自己的父母就娶了妻子。就好像当他父母不存在一样。就是无后的解释。孟子曰:“是君子还是应该先通知父母才对。”
在现代很多人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误解为没有生育后代是最不孝。以原孟子的话意确实不是这个意思。
如果“不孝无后为大”。那么这里五不孝中肯定有一条是“无后”。但是五不孝没有一条提及“没有后代”。理由二。“为无后也”。如果“为”翻译成“为了”表目的的话。原文就成了“为的就是没有后代”。明显不符合语意。
其他观点:
当代社会
人们的思想意识
认知能力
与过去相比
变化极大
结不结婚
要不要孩子
主要的决定权渐渐属于自己
由父母决定婚姻与生育的权重
明显下降
故父母不得不少操这份心
而"色难"
更显重要
怀胎十月
闯过鬼门关
孩子投生于世上
然后父母
千辛万苦
养育孩子成年
自己自始至终对父母心存感激
一以贯之
和颜悦色
恭敬诚恳
竭尽所能
善待父母
乃真孝实孝大孝也
对得起列祖列宗
对得起父母养育之恩
对得起自己子女的培养
上行下效
贵在示范
坚持不懈
则父母心旷神怡
自己气定心安
孩子成长有期
举家和睦
前景灿烂
故。这才是孝道也
#凌远长著#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www.shenzhoubaby.com/17114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生活常识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qq.com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不孝,父母,孟子,论语,为大,是一个,断子绝孙,和颜悦色,后代,君子
没想到大家都对"色难"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两种论调,现代人应尊崇哪种?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野狐试答题主好。这两个观点不矛盾。不存在非此即彼的选择。“色难”。出自《论语 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