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谢邀。
不知道此处说的“放过”。是指什么意思?
↑朱棣虽然冷酷。但政治头脑堪称一流↑
如果说饶了性命。没有杀头。算是放过。那么朱棣确实放过了朱允炆的弟弟和儿子。但从更广阔意义上来说。朱棣何曾饶过朱允炆的亲族尤其嫡亲啊。
建文帝朱允炆一共有四个兄弟。两个儿子。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命运。
长兄朱雄英。是朱标的长子。朱元璋的长孙。地位之隆。可想而知。可惜他没有这个福气。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去世。年仅9岁。
↑朱允炆这辈子算得上传奇的不幸↑
于是朱允炆作为次子。被朱元璋当作了长子长孙。特别是在朱标去世之后。朱元璋按照接班人的身份来培养和扶植朱允炆。
朱允熥。洪武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378年出生。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被封为吴王。封国杭州。但没有就藩。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攻入金陵。朱允熥被贬为广泽王。迁居漳州。同年九月。朱棣又把朱允熥和弟弟朱允熞召回南京。找了个理由。说什么不能匡正其兄惠帝及心怀怨怼。废为庶人。
这道诏书是这么写的:
“不意允熥允熞弗知省躬。自生疑怼。朕以长兄至情。不忍谴责。免为庶人。以保全之。朕痛切于心。长存念虑。长兄未有承嗣。其第四子允熙生有四年矣。兹特封瓯宁王。世守懿文太子之嗣。呜呼!协和之道。睦族为先。惇叙之仁。继祖为大。用展同气之情。庶续亲亲之义。”
朱棣这套虚伪说辞。说穿了就是一句话:不把你们两个废为庶人。并且囚禁在凤阳。老子睡不着安稳觉啊。
因为朱棣得位不正。政治上存在天然缺陷。作为正统的朱允炆及其嫡系后人。是朱棣政治上最大的隐忧。万一被一些潜在的政治力量利用摆布。朱棣的统治就会受到动摇。
朱棣虽然没有采取斩草除根的方式。联想一下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篡位时。可是把李建成李元吉的儿子们都杀光了的。而朱棣有所不同。他造反起兵打的名号不允许他这么做。他的名义是“清君侧”。还是要打着朱元璋后人遭到奸臣陷害的旗号。所以他不能。也不敢擅自诛杀朱允炆。
↑朱文圭这一生也是不幸。虽然活到天年。却一辈子是一只笼中鸟↑
那朱棣用什么方法呢?他试图尽力削弱朱允炆嫡亲和后人的政治能量。朱允炆的两个弟弟被贬为庶人。放到凤阳看守祖坟。朱允炆的长子朱文奎和朱允炆同时神秘消失。剩下一个当时只有两岁的朱文圭。更是被长期囚禁在凤阳广安宫。五十年没有走出宫门一步。连猪马都不认识。
等到朱允炆两个弟弟去世。朱文圭去世。他们的后人早就没有政治号召力可言。人人都想效忠朱棣皇族。谁还会去捧朱允炆这一脉系的臭脚?
于是。自然死亡终于带走了朱允炆后人中最有能力产生反叛的力量。其余后人已经乖顺成绵羊。这样的套路在历史上屡见不鲜。说什么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都是骗人的。
晚个十年可能还有动力报仇。一旦过了一代两代人。早就忘了祖辈恩仇。就算矢志不忘。对不起。时代车轮也轰隆碾过。再没有一丝可能“报仇雪恨”。
↑朱棣这一生和僧人纠缠不清↑
所以朱棣采用的是慢火小炖的方法。不滥杀朱允炆亲人和后人。只要拖着。把他们严密控制住就好了。就算如此。朱允炆的两位弟弟仍是暴亡而死。背后是不是朱棣下的黑手。再也无法证明。
有意思的是。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有僧人从云南走到广西。到处宣称自己是建文帝。随后遭到逮捕讯问。原来是均州人杨行翔。随后这人下狱而死。同行的十二个僧人跟着倒霉。被充军辽东。
从此之后。关于建文帝或为僧人的传说不绝于江湖。
可见。建文帝这个阴影何其具有影响力。朱棣心忧忡忡。断非胡思乱想。
其他观点:
说明成祖朱棣放过了明惠帝朱允炆的儿子和弟弟。要看怎么说了。不杀叫放过?禁锢凤阳高墙算放过?还是高爵厚禄叫放过?实际上。朱棣登基后对于长兄明兴宗、懿文太子朱标的儿子和孙子并不太客气。当然。也没有赶尽杀绝、让朱标绝后就是了。算是给长兄朱标这一支留下了一点血脉吧。单从这一点看。朱棣对于朱标的兄弟情分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的。
史载。明英宗朱祁镇的英明或者说是功绩之一就是释放建庶人和吴庶人。建庶人是谁?朱允炆的次子朱文圭。吴庶人是谁?朱标的嫡出次子吴王朱允熥的后代(彼时朱允熥早已作古)。朱文圭虚两岁即被叔祖朱棣囚禁凤阳广安宫。直到五十六七岁才被堂侄朱祁镇释放。出来时牛马不识、世故不通。智商如同幼童。完全就是废人一个。没多久便死去了。关于吴庶人记载不多。估计大致也是这么个情况。囚禁一辈子。算是放过吗?看各人怎么看了。 这仅仅是朱允炆的儿子和一个弟弟而已。实际上朱允炆有两个儿子、三个活下来的弟弟(一兄一弟早夭)。他们的结局如何呢?
先说朱允炆的儿子。建庶人就不说了。也没什么好说的。从一个幼童囚禁成了老叟。一辈子彻底废了。那么。朱允炆的另一个儿子呢?朱允炆的长子朱文奎。和父亲一样。在“靖难”时的那场大火之中不知所踪。有三种可能:一是烧死了。但烧死了也要有尸体啊。可是史籍记载并没有。二是被朱棣杀了。谎称不知所踪。这倒是有可能。建文朝的太子。留着是个大麻烦。可是。朱棣如果真的动刀了。没有理由只杀掉朱文奎。却留下了朱文圭。朱文圭虽然不是朱允炆的太子。但是。毕竟也是朱允炆的儿子。一旦被有心人利用的话。号召力并不比朱文奎差多少。因此。很可能是第三种情况。被朱允炆身边忠心的侍卫、宦官或者宫女等等救了。之后流落民间。不知所踪。当然。不完全排除第二种可能。但个人更倾向第三种可能。
那么。朱棣对除朱允炆之外的三个侄子如何呢?这三个侄子分别是朱标的第三子吴王朱允熥、第四子衡王朱允熞、弟五子徐王朱允熙。“靖难”之后。朱棣立即将三个侄子由亲王降为了郡王。这本也无可厚非。毕竟朱标由明兴宗又变成了懿文太子。他的儿子自然不能再是亲王。这符合祖制。虽然朱棣的皇位来得并不那么光彩。 但是。把三个侄子降为郡王之后。朱棣依然不放心。不久后。朱棣又找由头把朱允熥和朱允熞召回京师后。一通欲加之罪、又一通与朱标兄弟情深:“长兄诸子允熥、允熞、允熙。仍锡正爵。不意允熥、允熞。不知省躬。自生疑怼。朕以长兄至情。不忍谴责。免为庶人以保全之, 朕痛切于心, 常存念虑。”直接把两个侄子拿下。关到了老朱家的老家凤阳(这差不多就是后来凤阳高墙的雏形)。这一关就是一辈子。史载。永乐十五年。谷王朱橞诈称蜀藩的崇阳王朱悦燇就是建文帝。想扯起朱允炆的大旗造反。于是。朱允熥于当年突然间就暴卒了。暴卒、暴毙是怎么回事相信不用多作解释。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史籍中太多太多。在这个当口暴卒。用脚趾头也能想明白是什么情况。至于朱允熞的结局。史籍记载只有几个字:废为庶人。锢凤阳。卒。可以猜测。朱允熞要么正常死亡。死在朱允熥之前;要么和朱允熥同时被害。绝对不会晚于朱允熥。因为朱棣不可能杀一个而留一个。如此一来。朱棣永绝后患的目的根本无法达到。
那么。朱允熙呢?朱棣倒是没有关他。不过。和关也差不多了。让朱标家这位老幺去给他爹朱标守灵。顺带着把他亲妈、朱标的继妻吕太后(彼时已经不是太后了)也一起捎上。两年之后。一场蹊跷的大火把这娘儿俩送上了西天。这场大火绝大多数人认为系朱棣授意他人纵火。个人也这么认为。自此。朱标的儿子们全部都去见朱标了。当然。除了下落不明的朱允炆。
唯一剩下和朱允炆有直接血缘关系的就只有那位建庶人朱文圭了。长期的囚禁。加之朱棣又不允许任何人与朱文圭交流。年幼被囚的朱文圭长大后智商如同幼儿。成了废人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朱棣的地位也越来越稳固。这时候。“弱智”的朱文圭对朱棣已然构不成任何威胁了。朱棣也就没有必要再杀他了。而诸如吴庶人那些后裔。血缘越来越远。号召力也越来越小。朱棣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再动刀了。加之没有了政治斗争的前提。朱棣和朱标的兄弟情分此时或许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或许朱棣也不想长兄绝后。想给朱标留下一点血脉。屠杀到此为止。
其他观点:
朱棣残忍好杀。但说他放过朱允炆弟弟和儿子也是不准确的。毕竟朱标的三个儿子都在他手上不明不白死去。而建文帝朱允炆的儿子可以说被囚禁至死。但在古代为保住皇位可以理解。毕竟李世民还杀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下面就一个个来看下他们的下场。可以更好地理解。
先来看下朱标的儿子们的下场。(朱允炆排行第二)
大哥:朱雄英。洪武七年出生。洪武十五年去世。年仅九岁。追封为虞怀王。
三子:朱允熥。洪武十一年出生。在建文元年受封吴王。都杭州。但未就藩。建文四年。遭明成祖贬为广泽王。国都漳州。不久与弟怀恩王朱允熞被召到南京。以不能匡正其兄建文帝由废为庶人。禁锢凤阳。永乐十五年发生谷王朱橞以建文帝未死为由。意图谋反。明成祖为消除隐患。同年。除掉了朱允熥。
《万历野获录》:是时建文二弟。惟庶人允熥一人在。自橞有此举。是年即以讣闻。盖上虑不逞者复欲借以干纪。不得不除之也。”
四子:朱允熞。建文元年受封衡王。未就藩。靖难之役后。降为怀恩王。都建昌。不久与兄朱允熥一同被召到南京。以其不能匡正其兄惠帝为由废为庶人。禁锢凤阳。不久便死去。
五子:朱允。洪武二十四年出生。建文元年受封徐王。但未就藩。靖难之役后。降为敷惠王。随吕太后居懿文陵。永乐二年。成祖废朱允两个哥哥朱允熥和朱允熞为庶人。禁锢凤阳。改封朱允为瓯宁王。奉朱标祀。永乐四年。因宫邸火灾被烧死。
再来看下建文帝朱允炆儿子们的下场。
长子朱文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出生。父亲建文帝登基后。受封为太子。母是建文帝皇后马氏。明成祖攻入南京。与其父建文帝一起消失。后南明为收拾民心。追复其为和简太子。
《明会要》:太子文奎。建文元年。立为皇太子。燕师入。七岁矣。莫知所终。
次子朱文圭: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出生。明成祖攻入南京时。朱文圭其父明建文帝、兄朱文奎不知所终。母马皇后自焚而死。朱文圭当时只有两岁。之后便被明成祖禁锢于中都凤阳广安宫。明英宗通过复辟即位后。对于同样被囚禁的朱文圭有恻隐之心。且明成祖朱棣一系皇位已稳固。而明英宗因被俘后再次复位需收拾民心。显示仁德。英宗请示太后。便下令在凤阳为朱文圭修建房屋。任其自由出入。还给建庶人结婚。以婢妾十余人续其香火。并派人照顾建庶人生活起居。朱文圭两岁被囚禁。五十七岁被放出。由于自小便囚禁而无法和外界接触。被释放时连牛马都不认识。不久便死去。
明史赞曰:至于上恭让后谥。释建庶人之系。罢宫妃殉葬。则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
如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不同观点可在评论中发表讨论
关注治史局。了解更多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www.shenzhoubaby.com/16194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生活常识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qq.com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庶人,凤阳,儿子,长兄,标的,吴王,建文帝,这一,弟弟,太子
没想到大家都对传言残忍好杀的朱棣,为何会放过朱允炆的弟弟和儿子?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谢邀。不知道此处说的“放过”。是指什么意思?↑朱棣虽然冷酷。但政治头脑堪称一流↑如果说饶了性命。没有杀头。算是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