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李勣就是大名鼎鼎的徐茂功。原是李密的旧部。李密带人投降李渊后。李勣却仍然占着李密曾经拥有的土地。别人问他原因。他解释道:“将旧主的东西献给新主。我羞于这样做。”李渊知道后对他大加赞叹。
后来李密被杀。李勣不顾李渊的心思也要请求为他收葬。由此可见。李勣是一个重感情的人。
心思深沉的李世民
李勣既忠心又有能力。自然非常受李世民的赏识。然而作为一代英主。李世民非但不会过分信任任何臣子。反而喜欢将他们玩弄于股掌之上。
比如说与李勣同样有名的“民间门神”尉迟敬德。在一次庆功宴上嫌自己的座次被安排得太靠后了。当场就开始发脾气。还差点把李世民的堂兄弟李道宗的一只眼睛给打瞎了。过几天。据《新唐书》记载。李世民对尉迟敬德说道:
朕观汉史。尝怪高祖时功臣少全者。今视卿所为。乃知韩、彭夷戮。非高祖过。国之大事。惟赏与罚。横恩不可数得。勉自脩饬。悔可及乎!
就是说将尉迟敬德比作韩信和彭越。以此来恐吓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过了一段时间后。李世民又提出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李世民并不是真的想把女儿嫁给已经上了年纪的尉迟敬德。他只是想借机表达对尉迟敬德的恩宠。好在这次尉迟敬德这次学乖了。他赶紧婉拒了李世民的“好意”。
李世民就是这样一个人。为了笼络群臣。他恩威并施。就连李勣也脱不掉这样的待遇。
贞观十五年的时候。时任兵部尚书的李勣在对战薛延佗的时候突然得了重病。郎中说要想康复。必须要用人的胡须来做药引。李世民知道后二话不说。直接切断了自己的胡子。
要知道。古人一直秉承“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人的胡须弥足珍贵。更何况是皇帝李世民的胡须。又惊又感动的李勣直接把头磕出了血。大哭不止。李世民却宽慰他说:“我这都是为了社稷。”
李世民的胡须到底产没产生药效。史书中没有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缕胡须一定能使李勣感恩戴德。
之后。李世民可能是觉得他对李勣还不够好。于是又请他吃饭。席间。李世民对李勣说了这样一番话。被记载于《新唐书》中:
朕思属幼孤。无易公者。公昔不遗李密。岂负朕哉?
李世民将托孤这么重要的事情都交给了李勣。李勣当场感动得热泪盈眶。甚至咬破手指来发誓。过了一会儿后。李勣喝醉睡着了。李世民就赶紧脱下衣服给他盖上。
李勣如此受重视。然而李世民病重时却把李勣贬为了叠州(治所在今甘肃迭部县)都督。
此时的李勣不知做何感想。但他没有多想就赶紧前去叠州赴任了。
李世民这么做。当然有自己的理由。他认为太子李治无恩于李勣。为了能使李勣效忠于李治。他便先打压李勣。然后让李治即位后在提拔李勣。这样一来。李勣必然会对李治感恩戴德。
正因为李世民的心机如此深沉。才开创了一个大唐盛世。
李治即位后。就将李勣召回了京城。并授予他仆射一职。这不仅是尊重李世民的遗愿。更是为了以此来制衡长孙无忌。
此时的长孙无忌风头正盛。连外甥李治都不放在眼里。为了躲避长孙无忌的锋芒。李勣选择了隐退。
可是永徽三年的时候。高阳公主向哥哥李治告状。说自己的哥哥房遗直调戏她。长孙无忌便借此机会查清了高阳公主和丈夫谋反。并诬陷了一批自己的政治对手。如荆王李元景、驸马薛万彻、驸马柴令武、吴王李恪、太子詹事宇文节、江夏王李道宗、驸马都尉执失思力、巴陵公主等。
这些人都是李治的亲戚。李治为此苦苦向舅舅长孙无忌亲情。但是长孙无忌却不答应。并将他们全部判了死刑。
李治对长孙无忌痛恨到了极点。于是永徽四年的时候。他又重新提拔了李勣。
本来李勣在“凌烟阁24功臣”中排行倒数第二。势力较低。李治为了抬高他的政治地位。便命人重新绘制了李勣的画像。并且亲自提笔作序。序里有句话非常耐人寻味:
茂德旧臣。惟公而已。用旌厥美。永饰丹青。
顾你旧臣中不仅有李勣。还有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但李治却说李勣是独一无二的。这样的说法意味深长。
没过多久。出家当尼姑的武则天重新回宫了。李治要立她为皇后。这不仅是出于宠爱。更是为了向长孙无忌领导的权臣集团发起挑战。
皇后的废立是大事。会牵动许多人的利益。长孙无忌自然不会同意。因为李治的妻子王皇后的舅舅柳奭也同属长孙无忌集团。
立武则天为皇后之前。李治让四位宰相来内殿开会。他们分别是:长孙无忌、于志宁、禇遂良和李勣。还有三个宰相不在受邀之列。然而李勣却被褚遂良给打发走了。
李治一见到其他三人后。就开门见山地说自己要立武则天为皇后。于志宁一直不敢说话。幕后大佬长孙无忌也一言不发。便由褚遂良代替他发言。
第一天双方僵持不下。第二天褚遂良越说越激动。竟然将武则天的私密事都说了出来。据《资治通鉴》记载。褚遂良是这么说的:
武氏经事先帝。众所共知。天下耳目。岂可蔽也!
此话一出。李治愤怒了。要不是长孙无忌拦着。褚遂良早就去见李世民了。
双方不欢而散后。李治便把希望寄托在了李勣身上。李勣只说了一句话。李治便笑了。他说道:
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
其实李治就等着这句话。此话一出。不仅武则天能成为皇后。而且长孙无忌彻底输了。也为日后的悲惨下场埋下了伏笔。
此时李治的内心应该非常感谢李世民。为自己送来了李勣这样的能臣。
结语:公元668年。七十五岁高龄的李勣挂帅出征。一举平定了高丽。这个曾经让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三个皇帝倾尽国力。都无法战胜的强悍小国。被李勣拿下了。也拜倒在了大唐帝国的脚下。而这一切。都要感谢李世民当初的远见卓识。
其他观点:
骊山顶儿上的翠微宫之内。病重的李世民拖着最后一口气。向继承人李治交待最后的嘱托。这对儿父子面对面、心贴心的促膝长谈。从经济民生。到家国天下。从政治制度。到帝王心术。
当话题落在满朝文武身上的时候。李世民用十分严肃的语气。提起了一个名字。徐世勣(徐茂公)。
而在历史上。徐世勣同样也是个厉害人物。他足智多谋、博古通今。胸怀辅佐仁主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徐世勣十八岁便投靠了瓦岗山的寨主李密。迈出了政治生涯的第一步。李密为人虚伪。贪图享乐。是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朽木之才。瓦岗山集团起义失败后。徐世勣便跟随一部分的瓦岗山旧将。投靠了李渊和李世民.
徐世勣是个“奇人”。上知天文地理。下知排兵布阵。在徐世勣的辅佐下。李渊的军队屡战屡胜。打得十八路诸侯王是闻风丧胆。溃不成军。
李渊因此赐其姓李。其自此便改名为李世勣。也叫李勣。没错。徐茂公就是历史上与魏国公李靖齐名的初唐名将李勣。论战功。李世民一朝。唯他和李靖最盛。什么尉迟恭、程咬金这些人还得往后排。他可不是什么道士。而是一代名帅。
玄武门之变前。徐世勣是李世民的铁杆支持者。正所谓“患难见真情”。在李世民最迷茫。最无助的时候。徐世勣尽全力帮助李世民夺权。与李世民建立了深厚的君臣之谊。李世民登基后。封徐世勣为英国公。加赐一品太子太保。
徐世勣位高权重。居功至伟。又是两朝元老。李世民害怕自己过世之后。新君李治会压不住徐世勣。于是便和李治说:“徐世勣功勋如山。又是两朝元老。在朝中颇有威望。你二人没有同僚之情。也没有君臣之恩。朕思来想去。决定先将徐世勣降职发配到外地。待朕死后。你要立即派人把徐世勣召回长安。并且亲自迎接他回城。一来。徐世勣感念你的恩德。必然会尽心尽力的辅佐你;二来。也给满朝的老臣。吃上一颗定心丸。”
第一。给自己的儿子铺路。
第二。煞了徐茂公的锐气。
第三。安定了满朝老臣的心。
生前执掌天下。死后玩弄乾坤。李世民不愧为一世雄主。任凭徐茂公再怎么聪明。也逃不过帝王的摆布。
当时他是魏王。地下的一众魏臣都希望他称帝。因为曹操称帝他们便是开国之臣。光宗耀祖啊。之前他们再怎么牛。大部分都还只是诸侯部曲。有官无爵。算不得大荣耀。
而曹操知道。他在属下们心中地位已经足够高了。而且已经临近暮年。称帝之后所带来的恩奉对于自己并没有实质性的好处。于是他就把机会让给了儿子。曹丕接过大位。然后登基称帝。底下的一干老臣全部都跟着晋升。感念其恩德。对于曹丕自然是更加的忠心。
帝王权术。一奖一惩。如是而已!
其他观点:
徐茂公归顺李渊
在隋朝末年。徐茂公跟随李密。
后来。李密投降李渊。
李密投降之前。徐茂公该如何做?
一是可以继续拉队伍。自立为王。二是可以寻找优秀的主子。比如陈友谅等。三是跟着曾经的主人。投降李渊。
茂公选择跟着曾经的主人李密投降李渊。
如何投降。虽然在常人看来。直接接触上层领导。可能进步的空间最大。
但茂公反其道而行之。先沟通了李密。让他代为表达。
聪明之举。一举两得。这样茂公还是李密的人。让李渊也对自己高看一眼。忠心。恋旧。值得信任。
徐茂公对主忠心
徐茂公的对主忠心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对李密忠心。二是对李唐忠心。
1、对李密的忠诚。开始跟着李密战斗李密投降。他也随之。
但是。李密降唐又反唐。终被杀。
对李密的犯糊涂。徐茂公非常心疼。对李密。此时很多人都是能远之则远之。
虽然李密做此事。徐茂公不敢苟同。但是为曾经的情谊。茂公葬了李密。
李渊对他的忠义之举大加赞赏。增了彩。
2、徐茂公缘何被外放。
茂公是三朝元老。是功臣。跟随李渊建立唐王朝的年代。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但是李世民作为一代君主。考虑的肯定更长远。把徐茂公外放。且是偏远的地方。去任叠州都督。
李世民此举何为?
茂公一点也没有犹豫。甚至家都没有回。立即去赴任了。
徐茂公何等聪明。他全都明白。
否则。徐茂公凭什么死心塌地地效忠于李治?李世民自己就先做一个坏人。然后让儿子做好人:把徐茂公再升官。调回朝廷。
不得不说。用心良苦。
不得不服。徐茂公是聪明绝顶。完全领会主子的意思。
徐茂公最会审时度势
果然。父子俩的双簧演的不错。
这在李治想册立武则天为后一事上。得到了体现。
但李治的提议遭到了群臣的反对。至于原因。大家都明白。老百姓也知道。确实是有悖于人伦。
茂公知道这无法违拗。做不好还有可能被杀头。甚至灭族。
这是陛下的家事。何须问外人?
茂公此语。给李治吃了定心丸。
我想。因此事。李治感激他。武则天更感激他。
徐茂公死后被打扰
徐茂公一生谨慎。终于安全着陆。死后被陪葬昭陵。
据说。徐茂公能掐会算。懂天文地理。曾对家人说以后会毁在孙子徐敬业的手里。
不幸被言中。在武则天取代李唐。篡权当政。建立大周之际。毛头小子徐敬业造反。不久失败。家族惨遭被灭。
武氏连死人都不放过。他对茂公。欲挫骨扬灰。以泄心头之恨。
后世流传。有两种说法。一是推倒了茂公墓碑。砸了棺材。甚至鞭打尸体。二是徐茂公早料到自己死后有此劫难。所以陪葬在昭陵的只是他的一个衣冠冢。里面只有衣服和十几个木头人。
总之。李世民此举值得理解。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www.shenzhoubaby.com/161932.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生活常识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qq.com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长孙,李密,无忌,自己的,李渊,武则天,忠心,胡须,皇后,死后
没想到大家都对唐太宗李世民临终之前,为什么要把徐茂公流放到外地?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李勣就是大名鼎鼎的徐茂功。原是李密的旧部。李密带人投降李渊后。李勣却仍然占着李密曾经拥有的土地。别人问他原因。他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