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其他观点:
《夏日绝句》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起调激昂高亢。立意高瞻远瞩。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和爱国大义。尤其是。这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更加激情澎湃和振聋发聩。令人肃然起敬。
或许您有所不知。李清照在创作这首高大上的《夏日绝句》时。最直接原因竟然是为了抱怨自己的丈夫自私狭隘和懦弱无能。谁曾想。这次“训夫”竟然会成就了一首千古名作。
今天。文史不假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带您一同走近这位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走近那段精彩纷呈的历史岁月。
为了杜绝抄袭。本人在来源于网络的图片附加水印实属无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同时特别声明。我的所有原创文章或者问答只发表于“百家号”和“头条号”这两个平台。其余任何账号或者平台均属于无耻的剽窃!
李清照(1084年3月——1155年5月)。自号易安居士。山东省济南人。她是两宋时期的著名词人和爱国者。除了诗词歌赋以外。还在金石、字画和文物等方面颇有建树。堪称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性文人。没有之一。
李清照出生于北宋时期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是当朝的进士。也是宰相韩琦和大文豪苏轼的学生。官至礼部员外郎;母亲王氏同样家世不俗。是状元王拱辰的嫡孙女。而且王家还是当时的名门望族。
得益于这样的家庭。李清照自幼就受到了父母的疼爱和教育。想不成才都难。而且。她本人的天资还特别的聪慧。幼年时便巾帼不让须眉。很多知识都是一点就通。自然成为了“天之骄女”。
由于家境优渥。李清照的幼年时期是无忧无虑中度过的。早期的作品大多是一些少女情怀。笔触非常的细腻。读来回味无穷。例如。她刚过豆蔻年华时竟能即兴发挥。创作完成了这首《点绛唇·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首词虽然略显青涩。但寥寥41个字就完美诠释出了少女的内心悸动和憧憬。不由得令人啧啧称奇。很快。汴京的许多文人墨客都对此女称赞有加。纷纷评价为不世奇才。知名度可以参照今天的网红们。
1100年。十六岁的李清照创作了《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这首追忆诗成为了“封神之作”。她回忆自己少时游玩的情形。那些曾经的场景在脑海中一一浮现。虽然寥寥数语。但是意境却喷薄而出: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青年时期。李清照既能以青春少女的娇憨心态写下《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又能以豪情万丈的情怀写下《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 。表达出自己对国家社稷的深刻关注和忧虑。在此。引用其中的一句:
西蜀万里尚能反。南内一闭何时开。
元宵节期间。李清照在家人的陪同下外出游玩赏灯。竟然在机缘巧合下与吏部侍郎赵挺之的儿子赵明诚邂逅了。亲眼目睹了传说中的“女网红”。赵家公子当时就被迷得一塌糊涂。回家后立即央求父亲前往李家提亲。发誓非她不娶。
由于两家都是士大夫阶层。可谓门当户对和郎才女貌。于是。经过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20岁的赵明诚和17岁的李清照在双方亲友的见证下。于崇宁元年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这对年轻人可谓是琴瑟和谐。常常一同作词吟对。常常一同赏鉴金石。称得上是志同道合和伉俪情深。据说。李清照在写好《醉花阴》后交给丈夫品评。赵明诚废寝忘食连续创作了50多首诗。但感觉都不能比得上妻子的作品。从此在诗歌方面甘拜下风。
凭借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夫妻二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非常和睦。堪称是婚姻的典范。赵明诚虽然在诗歌方面不及妻子。但对于金石方面的研究却非常精深。立志编撰一部《金石录》。不过。他的记忆力似乎也不如李清照。总是忘记某些金石器物的确切时间和具体出处。只得请她一同参与编撰。
在夫妻双方的共同努力下。《金石录》终于创作完成了。成为当时最权威的金石书籍。不过。赵家和李家都是为官清廉的士族。所以二人婚后的生活并不算富裕。加之不善于经营。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宋徽宗登基后。开始逐渐重用蔡京为相。立即就掀起了新一轮的党争。搞得朝廷上下都乌烟瘴气。在此背景下。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就因为与苏轼的关系而被定为元祐党人。遭到了无情的迫害和打压。
眼见娘家已经危在旦夕。李清照希望赵明诚可以出面请求父亲赵挺之帮忙。直到此时。她才发现自己的丈夫是个百无一用的书生。竟然不敢为了岳父去出手相救。
无奈之下。李清照只得自己出面。请求公爹赵挺之帮忙斡旋。但是。赵挺之与苏轼积怨已久。也深知党争的利害关系。因而只是表面答应。完全没有任何的实质行动。眼睁睁看着李家败落。
几年以后。赵挺之也在党争中落败了。甚至还为此积劳成疾并且亡故。之后。已经败落的赵家无法继续立足于京城。只得搬到青州的老家居住。夫妻二人也出现了一些裂痕。
如果说。党争是推波助澜的外因。那么“无嗣”和“境界”就成为了真正的内心。不管是在汴京时期还是在青州时期。李清照始终都未能诞下子嗣。这成为严重的诱因。面对局势变化。赵明诚逐渐产生了功利心。开始搜集古董文物进行谋利。甚至用于行贿以打通关节。
为了麻木自己对婚姻的失望。李清照继续在诗词领域专研。在《词论》一文中系统阐述了优秀词作的标准。甚至于。她还敢于向权威开炮。批判了不少词人前辈和文学大家。形容柳永“词符合音律。但语句俗不可耐”。形容宋祁“偶有几个好句子。通篇读来不精彩”。形容欧阳修“学问足够好。但填起词来太过生硬”。形容苏轼“词的文意尚可。但唱起来太别扭”……。
奸相蔡京倒台后。赵明诚的“苦心经营”终于见到成效。很快获得了重新出仕为官的机会。不过。李清照却依然受到父亲李格非的牵连。作为奸党的子女而不准重返京城。自此。夫妻二人被迫开始两地分居。感情变得更加微妙。
这段期间。李清照的感情生活和婚姻状况非常低落。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卿卿我我和你侬我侬。受此影响。她的诗词变得忧郁敏感。从《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就可以窥得一二:
红藕香残玉覃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1127年。赵明诚因为奔母丧而南下金陵。还被朝廷任命为江宁知府。接到丈夫在南方任职的消息后。李清照在青州家中整理出了收藏的各类文物和金石。准备南下汇合。
就在李清照即将动身时。“靖康之变”发生了。随着金军南下。不仅国都汴京被攻破。就连徽、钦二帝以及大量的赵氏皇族和后宫妃嫔皆被掳走。至此。曾经不可一世的北宋政权灭亡了。
在战乱期间。李清照一介女流自然无法携带所有珍藏南下。但还是挑选了精华部分。跟随南下的难民们赶往江宁。历经千难万险。她终于和赵明诚夫妻团聚了。算是乱世之中实现了小家的团圆。
前文已经提过。赵明诚这个人搞学术还可以。但真不是一个实干家。才做了一年的知府就已经难以为继了。除了政务混乱。他居然在遭遇王亦造反却不敢率兵抵抗。丢人败兴地独自弃城逃跑了。
李清照虽然外表文弱。但骨子里却异常豪横。尤其是面对家国危亡之际丈夫却如此不堪。她彻底泪奔了。赵明诚丢城失地。自然被朝廷罢免。要不是四处打点的话还得接受牢狱之灾。
面对金兵的得寸进尺。身为女儿身的李清照坚决主张抵抗。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可是。软弱无能的赵明诚却一再主张尽快南逃。导致夫妻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几乎到了同床异梦的地步。
在行至乌江边时。李清照已经欲哭无泪。遥想当年项羽兵败在此自刎。而今北宋兵败却要继续逃亡。丈夫赵明诚更是被吓破了胆。故而悲愤地写下了这首《夏日绝句》。
或许是被妻子的“训夫诗”骂醒了。或许是连日奔波逃亡太累了。赵明诚渡过乌江后就病倒在床。几个月后。他竟突然病故了。令李清照始料不及。
丈夫过世后。李清照终于明白。原来自己始终都深爱着赵明诚。只是对他“怒其不争”而已。为了悼念亡夫。她将之安葬于建康城外后饱含深情写下了这首《祭赵湖州文》。有些遗憾。如今全文已不可寻。唯有残联一副:
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
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
之后。李清照开始四处辗转谋生。诗词创作也越来越少。48岁时。她终于定居在了临安。时任杭州奉承右郎的张汝舟出现了。或许命中有此一难。
张汝舟竭尽所能去投其所好。装扮成一个儒雅随和之人。成功骗取了李清照的信任和感情。再婚以后。她终于发现丈夫的本来面目竟然如此可憎。俨然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无赖。除了贪图和索取自己的珍藏之外。甚至还动手家暴。
向来高傲的李清照。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成为家暴的受害者。自然无法遭受这种屈辱。痛定思痛。她下定决心要结束这段错误的婚姻。准备进行和离。
所谓“和离”。也就是现如今的协议离婚。往往成为男方为掩盖“出妻”的原因而采取的变通方式。作为一种现象。它最早出现于先秦时期。最终由唐律所定格并被后世承袭。据《唐律·户婚》记载:
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
客观说。和离制度的出现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唐代以后依然予以沿用。不过。随着北宋时期程朱理学的发展壮大。“存天理灭人欲”成为了社会的主导思想。据《二程全书》记载:
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清照顶着“第一才女”的光环不仅再婚。而且还要离婚。这简直就是与程朱理学进行公开对抗。眼见阻力太大。她只得采取迂回方式进行。向官府实名举报丈夫曾在科考中舞弊。而且就连官位都是行贿而来的。
这样一来。张汝舟自然被朝廷罢官。而且还要流放柳州。但是。根据《宋律》“妻告夫不论结果都要入监”的规定。她也被关入了大狱。
出于同情李清照的遭遇。翰林学士綦崇礼等人积极展开营救。在入狱几天后终于恢复了自由并结束了婚姻。在她看来。一场噩梦终于过去了。“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便成为了感情主基调。
离婚后。李清照不再对感情和婚姻抱有希望。安心从事自己的诗词创作和金石研究。为了弥补当年《金石录》的不足。她积极致力于增补工作。终于完成了《金石录后序》。
中年以后。经历太多故事的李清照一改自己的婉约词风。转而以强烈的责任感去关注社会变迁和时局变化。因此。她实现了自我升华。真正成为了两宋时期诗词的集大成者。期间。创作了一首《声声慢·寻寻觅觅》。尤其这句更令人充满感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而这首《武陵春·春晚》。也反应出李清照晚年时期的真实心境: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很遗憾。由于婚姻不幸和一生无后。李清照晚年经常处于颠沛流离的状态。长期的压抑和漂泊。让她染上了严重的酒瘾。只有借酒消愁才能得到些许的安宁和安慰。最后孤独终老于临安。
回顾李清照的一生。前半生无疑是五彩缤纷的。甚至是光芒万丈的。只不过。她的五彩缤纷和光芒万丈都在中年以后戛然而止了。晚年的经历更是蕴藏了太多的心酸和孤独。留待后人评说。@文史不假
其他观点:
无论是不是讽刺丈夫。能写出这首诗并流传至今。可谓女中豪杰。诗文与名字传流后世。不枉一世英名。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www.shenzhoubaby.com/136215.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生活常识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qq.com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李清照,金石,自己的,丈夫,时期,都是,这首,青州,婚姻,绝句
没想到大家都对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讽刺丈夫赵明诚作为守城主官不战而逃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其他观点:《夏日绝句》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