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格物”与“知行合一”都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概念。只是说明这两个词语的表面意思。当然是很简单的。可是。提问题者的意思。显然并不在此。他提问的本意。肯定是想弄懂这两个词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所蕴含的意思。这要讲明白。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格物。是儒家思想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而“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最基本的观点。此二者。此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格物。是《大学》中提出的概念。所以。要明白格物的意思。必须要对《大学》的内容。有个简单的了解。《大学》是什么意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大学中提出的大学的根本目的。就是明德。亲民。使自己的人格达到最善最美的境界。这就是《大学》所谓的三纲。也就是三个重点。而要实现这三个目标。需要。八个步骤。称为八目。分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古代把所谓的学问。分为大学和小学。大学其实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小学学的是文字训诂。说白了就是认识字。大学就是讨论人生大道的。大学和小学只是分科不同。并不代表学问低。比如章太炎就是治小学的。也是国学大师。
格物是什么意思呢?这里我们先抛开朱熹与王阳明的解释不谈。先从文字学与就是小学的角度上。谈谈点自己的看法。在格物这个词中。物的意思。不需要解释。大家都知道。那么。下来应该了解一下格字的意思。它的义项很多。比如方格。格子。格斗。格开等。而《新华字典》解释。格物的格。是推究的意思。而且在儒家的经典中。也有“即物穷理”的说法。也就是说。格有亲密接触。零距离接触的意思。本子上的方格。把相邻的两个空间格开。但是这两个格子是连在一起的。格斗中。你把别人的拳头格开。两个人之间。也是要有接触的。所以。格物。就是即物。就是靠近物。并推究物的道理。
这什么后来格物。这么一个简单的事情。闹的很不清楚呢。是因为中国传统哲学中。把事和物放在一起研究。事是形而上的。物是形而下的范畴。放在一起研究。一起下结论。就不是那么容易理理解了。因为。物是有形有质的。而事是无影无形的。苏东坡不是说么。人是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所以。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去观照中国传统哲学。就会发现哲学的研究。是分两个层面。一个是现实的层面。一个是意识的层面。中国的哲学。在发育中。是很早熟的。它在成形之初。就抛开了物质的层面。直接进入到意识的层面中去了。就以格物而论。就是研究事物。若研究的是物。就进入了自然科学领域。若研究的是事。就进入社会科学的领域。就以儒家思想来说。因为他的关注点。在于君子。在于社会领导者。所以。他只对社会科学感兴趣。对自然科学不感兴趣。
《论语》中就有一个事情能说明这个问题: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
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儒家对自然科学方面。是不太感兴趣的。所以。传统中国社会里。农工的技能。是在民间传承的。也就是说。自然科学方面。是由民间主导的。而社会科学方面。是受官方主导的。这就造成了哲学的两个翅膀一个硬。一个软。
说完了格物。下面再说“知行合一”。这是王阳明心学的主要观点。知行合一。说起来。也很简单。是说。认识和行动实际是一会事。这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是讨论知与行的关系。在《大学》的八目之一。先说格物。后跟致知。《大学》虽然不是着眼于认识论。展开论述。但这个次序排列。很容易给人一个。格物在先。致知在后的印象。朱熹的理学观点。大体上也是这样。王阳明的时代。理学是主流的意识形态。是官方统治思想。但这个官方的统治思想。肯定是出了问题的。王阳明的志向。就是建立一种不同于理学的新的哲学框架。这就必须打破朱熹的框架。另起炉灶。但做为儒家。新的理伦建构。必须在经典的框架之内。这就是王阳明格竹子的原因。因为他可以和朱熹不同。但是。他不可能打破《大学》与《中庸》的框架。
王阳明格竹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他之所以失败的原因。就是我上边所说的儒家的重社会轻自然的特点所决定的。王阳明格竹子的目的是很明确的。他是为了人间大道而进行的。竹子里边会有什么人生大道呢?失败也是可想而知的。但是。王阳明的失败。不代表儒家认识世界的途径有问题。格物在本质上。也不是盘腿坐在竹子面前。盘腿打坐。苦思冥想。就能称为格物了。格物是应该与物做零距离接触的。比如格竹子。就是和竹子打交道。可以栽种竹子。可以砍伐竹子。都可以得到关于竹子的知识。比如。竹笋可以吃。竹子可以编筐编席。这一切。都是竹子之理。但这些理。不是王阳明想要的。他要的东西。是一种形而上的人间大道。所以。他的格竹子。与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证道的意思大体相类。所不同的是。佛祖悟了。而王阳明在竹林之下没悟。他的开悟。要等到贵州的龙场之后。所谓龙场证道。在证道的过程中。龙场也好。竹子也好。都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王阳明自身的人生经历。
总结一下。格物。就是通过对研究。明白事物中包含的道理。
知行合一。就是认识和行动是一会事。认识决定行为。行为又加深认识。二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王阳明自己的描述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去恶从善是格物。
其他观点:
王阳明的境界已经达到圣人地步(中国几千年才出现两个半圣人。孔子为一。曾国藩为半个)。
先看阳明心法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教是其一生思想精华中的浓缩。普通人想直接“悟”懂。根本不可能。这叫“倒果为因”。
如果这四句话。再浓缩为几个字便是
王守仁曾说:“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好。”致良知“是关健。如果弄明白了。什么格物。什么起行。都不在话下。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是圣人之余事也!
阳明先生的先祖父王性常。明初曾任兵部郎中。后赴广东督运军粮。归途遇海盗殉职。此后数代。皆在乡耕读。悠然自乐。祖父王伦。守着祖上遗留的数箧图书。啸咏竹林。被人赞为晋代陶渊明一流的人物。父亲王华也是聪慧绝人。在成化十七年(1481)中举头名状元。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可见状元的儿子。也是有天赋的。加上有着良好的家世。也因此拥有一个非常优越的学习环境。自幼修习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与圣人对话。学问日进。
后来参加科举考试受到了时任内阁首辅李东阳的赏识。可惜机缘不对。几次落榜。28岁之时终于考进国考第十名。赐二甲进士第七人。官至工部。后来致仕因事触怒刘瑾。被贬贵州龙场。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教化民众。受到拥戴。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终于对儒家经典《大学》”格物致知“的思想有了新的认识。一天半夜里。他忽然有了顿悟。认为心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是理“的命题。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格物致知”源于《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
”良知“则出自于《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翻译意思:不用学就能知道。不用思考就知道。谓之良知。真是超出我们的想象力。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所以呢要想了解守仁心学的究竟高明之外。非要对以《大学》为主的儒家心法有深入的理解不可。这又是最难的。有题主一问也是正常。
”知之一字。众妙之门“。无知的人就像石头一样终生不得见其面目。
接下来。我们先看一个关“良知良能”的故事。王阳明在庐陵担任县令时。抓到了一个罪恶滔天的大盗。这个大盗冥顽不灵。面对各种讯问强烈顽抗。王阳明亲自审问他。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说:“要杀要剐随便。就别废话了!”王阳明于是说:“那好。今天就不审了。不过。天气太热。你还是把外衣脱了。我们随便聊聊。”大盗说:“脱就脱!”过了一会。王阳明又说:“天气实在是热。不如把内衣也脱了吧!”大盗仍然是不以为然的样子:“光着膀子也是经常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王阳明又说:“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内裤也给脱了。一丝不挂岂不更自在?”
大盗这回一点都不“豪爽”了。脸上神情现出一丝惊慌。忙摆手说道:“不方便。不方便!”
王阳明说:“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内裤吗?看来你还是有廉耻之心的。是有良知的。你并非一无是处呀!”
其实很多人看到这里时。对良知的理解也只限于此(礼仪廉耻)。其实深究起来。大有问题。这个大盗作奸犯科之时其“良知”去哪儿了呢?当时又是什么“知”在起用呢?借用佛家一句名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为何你却成不了佛?却还要坠入六道轮回呢!
良知去哪儿了呢?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这两句可以看作先天的“良知”与后天的“所知”的一个分界线。善恶是评判一切(意念)行为的标准。只不过有大小而已。对行为的分类。佛家有三:身、口、意。由于“意”是动“心”而发出的意识波动。能引起外在善恶两种不同的口言与身行。从而产生不同的结果。换句话说:善言与恶言。善行与恶行。都是“意”上引起。所以叫“有善有恶意之动”。
由于阳明“心法”较为深奥玄妙。不是一篇文章能概括。于是决定写两篇。欲知后事。欢迎关注本号。全网首发。
想了解更多的身心修行的内容吗?(请点头像关注或评论留言)
我始终坚信:每个人生来。都是了一大因缘。修行的最终目的。便是开悟。
其他观点:
谢谢邀请!
格物
《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格物有两解。具体来说就是格物致知和致知格物的区别。虽然看起来只是顺序变了。但是意思却变了很多。
首先。朱熹讲格物致知。把格物解释为研究事物道理。这和他关于理的思想是分不开的。具体讲理是具有超越性的事物的本源和根据。但是朱熹强调理一分殊。事事有理。人亦有来自理的道心。只是人自己不能认识到自己本来就有的道心。朱熹认为修养的最终目的自然是认识天理。而人又不能直接认识到本就有的理。所以。他提出通过格物。也就是研究事物中包含的理。日积月累。启发内心的理。以达到对理的认识。
总的来说。他的格物说。工夫的目的是认识理。最后的归宿还是回到内在上。但是方式还是侧重外求的。所以。是先格物后致知。致知。就是得到天理。
致知格物呢。则是王阳明提出的。可以理解为先致知后格物。但是王阳明的格物与朱熹是有区别的。王阳明把格解释为正。也就是正物。朱熹的格物则是研究事物之理。致知格物。说来也就是先致得良知。这良知即是理。用这样的良知去待人接物。
具体讲。阳明先生讲心即理。心外无理。心。涵盖了天下之理。除此之外别无理可求。当然。这样的心并不是人的私欲之心。而是人本就有的良心。心之体是性。性即是理。心也就是理。所以。他强调工夫要在内求。将你本来就有的良知良能从人的私欲之心中得以显现。具体来说。就是要诚意。戒惧慎独。扫除私欲。如此。让你个人的良知逐步显现。再用这样的心去待人接物。即格物。有点康德人为自然界立法的感觉。
所以。从这点。可以看出王阳明的致知格物反映的是一种知行合一的知行观。强调致良知实际是对道德本心认知与体验统一的过程。而朱熹呢。则是一种先知后行的知行观。两种观点虽然有所区别。但是归宿是一样的。都是实现内在的一种超越性。只是手段有所不同
知行合一
说白了就是。如果你在做什么事的时候总觉得力不从心。那就是你的认知还不够。就要下来总结思考。再去做。如果做到了最好(至善)那你就算成功了。如果始终明白道理。而无法做好。那就等于不知道。也就是没有达到知行合一。比如。我想学习。但又想玩游戏。我明白学习的好处。玩游戏的坏处。但却无法控制自己再玩一局。这就表明。我对学习重要的认知其实是不够的。所以要纠正调整。直到自己确实可以控制欲望不因贪玩而耽误学业。当然。如果你想通了学习对你没用。玩游戏才是你的追求。然后你通过当电竞主播赚了一桶金。你也算是知行合一了。最怕就是。以为自己知道。总是说。这个淘宝。其实我在90年就想到的。这个滴滴。我在2000年也准备做的。那个烧烤我来做月入轻松10w。但实际上没一件事做成了。想想自己身边这种人还不少呢。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www.shenzhoubaby.com/12847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生活常识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qq.com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良知,竹子,儒家,朱熹,大学,的是,都是,格物致知,哲学,大盗
没想到大家都对“格物”、“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格物”与“知行合一”都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概念。只是说明这两个词语的表面意思。当然是很简单的。可是。提问题者的意思。显然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