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1、我们先列一个阵图——“阴阳队图”。此图出自军事名著《太白阴经》。作者唐朝李筌。
(阴阳队图 ▲)
该阵布置如下:前面的排甲作为防御。陌刀兵在排甲之后。准备斩马破骑兵;陌刀兵再之后。是弓弩。远处射击敌人;再之后又是保护中央主帅的排甲、仪甲。另外。阵型中用于指挥的大旗、大纛(主帅的旗帜)也很清晰;大旗分列队伍前方、左右;大纛位于队伍中后部。由众兵团团保护。
另外。道家博大精深。其中太白星“主杀伐”。这阴阳队图。便容纳了军队编制、军事制度以及中华哲学。我们让古人解释一下:
\”经典曰:阳队排列从一到九。阴队排列从九到一。每队五十人。其中五人为火长。五火各有士兵九人。那么。每队士兵不少四十五人之数。(阵型中的军队编制)
士兵之中包容士兵。两兵之间相距二步;队中有队。两队之间相距十八步。每队与前 、后队之间各相距十步。所有各队之间各队前后相距情况。也都是这样。(古人行兵打仗规制很严格)
黄帝说:“大阵之中包容许多小阵。大队之中包容许多小队。大曲之中包容许多小曲。(古老的中华哲学)“
怎么样。这阵型很帅气。很有章法吧。我抽空还可列出很多阵型。有空写文章列举。
【涛说乱世史原创。欢迎点赞哦】
2、关键问题来了。怎样处理训练中的“有阵”。和实战中“无阵”的关系。
阵型那么死板。实战中变化。敌人克制怎么办?
唐朝军事家对这个问题想得很明白了。也很明白——军事是经验科学。绝不能墨守成规。即绝不能墨守训练阵法。要灵活运用!今天的部分网友不看书。在网上瞎争论。
李筌在兵书中说道:
我们翻译一下:
在营垒中用阵图教战。能使士兵知道怎样前进与后退。正确识别金鼓指挥号令。但是。临敌实战中的具体阵法。都不可预先画好图形照搬照套。 因为 。战胜敌人的具体战法不会重复出现 。 而应敌的阵形却是变化无穷的。用兵打仗的规律如同水的运动规律一样 。水因地势的高低而制约其流向形态 。用兵作战则依不同敌情而制定取胜方略。
(偃月营图▲)
【涛说乱世史原创。欢迎点赞哦】
3、我也谈赵光义的阵图。即毛泽东评价赵光义——“此人不知兵。”
我研读宋史。明显看出赵光义作战经验欠缺。宋人还不停美化;但许多证据是掩盖不了的。
比如。赵光义实战前颁发阵图。让军队必须遵守。结果打败;比如。训练花里胡哨的“舞剑队”。在军镇前表演花剑。想震慑敌人;再比如任用不知兵的晋王府元从亲信。领导军队……
这样的人物。把后周郭荣、北宋赵匡义打造的精锐禁军送上前线。送上最难攻打的幽云十六州。固定阵型作战。不败才怪。就是太可惜将士们性命;北宋。在赵光义手里。在赵光义的“实战固图”下。丧失了全统一的机会。可叹!可叹!。
【涛说乱世史原创。欢迎点赞哦】
其他观点:
谢谢邀请啊!
古代打仗当然有阵法啊!
不过。这个阵法可不是评书里那种你摆阵我破阵的斗法工具。而是一种军队指挥的手段和发挥战斗力的一种组织形式。
比如诸葛亮的“连冲之陈(阵)”。“以狭而厚。为利阵。令骑不得与相离。护侧骑与相远”。说到底就是如何布置手中的步兵与骑兵。以及在执行不同作战任务的时候如何分配。
军阵这东西的历史很久远了。比如战国时代的《尉缭子兵法》就有记述“古者。士有什伍。车有偏列。”
为了更好的让士兵知道自己在军阵里的位置。以及让军官更好指挥。尉缭子还规定了左中右三军的旗帜与盔羽的颜色:左军苍旗。卒戴苍羽;右军白旗。卒戴白羽;中军黄旗。卒戴黄羽。
普通士兵为了确定阵中位置。还要戴徽章。而且徽章佩戴位置还有讲究:
卒有五章:前一行苍章。次二行赤章。次三行黄章。次四行白章。次五行黑章。次以经卒。亡章者有诛。前一五行。置章于首;次二五行。置章于项;次三五行。置章于胸;次四五行。置章于腹;次五五行。置章于腰。
秦代的军阵。已经非常发达了。有作为基本队形的方阵;用于环形防御的圆阵;用于虚张声势、散开阵形的疏阵;用于集中兵力进行防守的数阵;用来突击的锥行阵;用来包围、夹击敌人的雁行阵;用于掩护侧翼的钩行阵等等多种。
至于至于著名的诸葛亮八卦阵的原型八阵图。其实不是诸葛亮原创。这种阵法汉代就有了。“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万有三千余乘。勒以八阵。莅以威神。玄甲耀日。朱旗绛天。”“四时讲武于农隙。汉承秦制。三时不讲。唯十月都试车马。幸长水南门。会五营士为八阵进退。名曰乘之。”而诸葛亮也主要是对八阵图进行改良。“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之后李靖对其进行过改良。“风后八阵。大将握奇。处于中军。则并中军为九军也。唐李靖以兵少难分九军。双改制六花阵。并中军为七军。”但总体而言。到了宋代。八阵图还很流行。
比如公元979年的宋辽满城大战。“辽人扰边。命延进与崔翰、李继隆将兵八万御之。赐阵图。分为八阵。俾以从事。”此战。宋军大胜。“斩首万余级。获马千余匹。生擒酋长三人。俘老幼三万口及兵器、车帐、羊畜甚众。”
那这个神乎其神的八阵图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这东西就是个九宫格。
就如前面所说。“大将握奇。处于中军。则并中军为九军也”。也就是以八个小阵。加上当中的中军。一共为“九军”。
这个阵型的大致形状是:
一 二 三
四 中军 五
六 七 八
对此《梦溪笔谈》里有过解释:余以谓九军当使别自为阵。虽分列左右前后。而各占地利。以驻队外向自绕。纵越沟涧林薄。不妨积压自成营;金鼓一作。则卷舒合散。浑浑沦沦而不可乱;九军合为一大阵。则中分四衢。如井田法;九军皆背背相承。面面相向。四头八尾。触处为首。
参加过或看过大型团体操表演的朋友。应该能明白这里面的奥秘。其实就是一种模块化配置。让将军通过对不同分组的控制。实现对每队士兵的控制。
其他观点:
答:有。很重要的战争手段。
《武备志》是明代重要的军事著作。属于中国古代字数最多的一部综合性兵书。由兵诀评、战略考、阵练制、军资乘、占度载五部分组成。
阵练制 41卷分阵和练两部分。
阵。载西周至明代各种阵法。配以 319幅阵图。所收较《续武经总要》为多。以诸葛亮的八阵、李靖的六花阵、戚继光的鸳鸯阵为详。阵有说记。有辩证。“记”载“圣王贤将”所立之阵。予以广扬;“辩”言唐宋伪托附会之阵。予以廓清。对古阵图。“举而合之”又“陈异同之说”。其中“有最卑浅而无当者。然废之适足以惑世”。此亦“鲜所删铲。陈所掊击。以广学者之目”。
练。详记选士练卒之法。包括选士、编伍、悬令赏罚、教旗、教艺五方面内容。选自唐、宋、明有关兵书中的律令。尤以《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为重。如编伍。推戚氏编步、编骑、编车、编水之法;悬令赏罚,采自《行军需知》、《练兵实纪》中的作战、训练条约。认为“士不选。则不可练”。 “士不练。则不可以阵。不可以攻。不可以守。不可以营。不可以战”。所以“练为最要”。
作者茅元仪认为。古代阵法失传。后人便胡编乱造。他把这些图绘制下来。目的就是要正本清源。以正视听。“练”又分选士、编伍、悬令教旗。教艺五个部分。详细地记载了士卒的选练方法。其中包括士卒的选拔淘汰。车、步、骑、北兵的编伍。赏罚赏律例。教兵方法。兵器训练等。内容多采自《太白阴经》、《虎钤经》、《行军需知》、《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兵书。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www.shenzhoubaby.com/128022.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生活常识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qq.com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中军,阵法,士兵,不可以,作战,兵书,阵型,实战,军队,敌人
没想到大家都对看各种古代战争小说,经常可以看到各种阵法,古代打仗真有什么阵法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1、我们先列一个阵图——“阴阳队图”。此图出自军事名著《太白阴经》。作者唐朝李筌。(阴阳队图 ▲)该阵布置如下:前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