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介绍一下中庸之道的发展和演变以及历朝代表人物,好吗?
首发

麻烦介绍一下中庸之道的发展和演变以及历朝代表人物,好吗?

优质
请用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所谓中庸之道。其实意思有两层。一是做事要适度。做到恰到好处是最好的;二是过犹不及。做过头和达不到是在做好事情上一样的。都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中国人对于这两层意思其实是很了解的。几千年的日常生活都在践行中庸之道。就是做到恰如其分。

那么中庸之道的源头是从哪里来的呢?

源自贵族阶级调和内部矛盾思想

孔子是述说中庸之道的始作俑者。孔子学习周代礼乐文化从而得出“吾从周”的意愿。在面对春秋时期的社会问题时。孔子从贵族统治阶级的角度出发。为贵族提出了中庸的理论用以调和贵族间的实际矛盾。

《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当然。随着时间向前推移。社会情况逐渐发生变化。中庸之道的实际应用也在促使理论进行丰富和修正。相传礼记的中庸篇为子思所做。至于是不是真的。或是汉代托名假作。考证其实也是对我们理解他的发展没有太大影响的。

孔伋(子思)是孔鲤的儿子。孔子的孙子。师从曾子学于洙泗之间。传承的是儒学理想主义的一派。既是曾子学派的传承者又是思孟学派的开创者。中庸之道作为个人修养上理想主义的精髓。自然也是得到了着重的强调和发扬。

《中庸》:“喜怒衰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孟子师从子思的传人。思孟一系原本流行于齐鲁之间。礼乐传统文化的影响深远悠长。加之孟子意志坚定、胸中自有一股浩然正气。于是发自曾子传于子思的理想主义思潮在孟子这里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中庸之道也散发出宏大的气魄。开启了理性主义认识论的道路。在向内求圣贤路上得到发扬光大。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

其实这本是原始儒学在先秦时代那个社会转型期的自我发展的一支。本来不会成为主流思想关注的焦点。相比关注自身的修养。儒学在这一时期更为关注的是政治理想的实现。原本处于旁支的思想又为什么成为儒学理论的核心呢?

两汉经学专注于参与政治

今文经学自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便走上政治舞台。一心关注实际问题。古文经学从民间藏书中走来。开辟的虽是学术上的进步。但关注的重点也还是政治。其实无论是发挥“微言大义”的今文经学还是“通晓训诂”的古文经学。中庸之道都是作为个人修养的理论仅限个人解读。实际上他们更在意的是时事政治。

宋明两代理学和心学的发扬

经历南北朝隋唐几百年佛学的传承和交流。终于在形成了佛教的中国化——禅宗。受到佛教的影响道教也在这几百年间完成了自己的理论建设。一套全新的理论指导下的道教完成了新生——全真道。

宋儒在重新诠释儒学思想的时候。引入了佛学的因识观等思想。经学原本用来经世致用的那一套政治理论不适合再在向内反思时代广泛应用了。于是理学将思孟学派在个人修养上的创见发扬光大。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大学》和《中庸》被宋儒从《礼记》中单独提出与《论语》及《孟子》成为“四书”。用以建立理学时代的新经典。于是外王之儒学向内圣之儒学转型。并获得新生。

大学之道和中庸之道均为儒家修己治人的内圣外王之道。若想求得政治上有所作为必先求得个人修养上的突破。这就是外王由内圣开始。理学朱熹在《中庸章句》中说:

“右第一章。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之极。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杨氏所谓一篇之本要是也。”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也提到中庸之道乃是自律之道。

“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喜怒哀乐非人情乎?自视听言动以至富贵贫贱患难死生。皆事变也。事变亦只在人情里。其要只在致中和。致中和只在谨独”。基于天人合一中庸之道长盛不衰的秘诀郑玄说:“言诚者天性也。诚之者。学而诚之者也。”

中庸之道旨在教育人们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的境界。

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庸之道能够长盛不衰。得益于它自诞生之日起就深深地扎根在农耕文明的华夏大地上。凝结着千千万万的先贤的智慧。不仅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并且还在茁壮成长。

其他观点:

“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论。出自儒家文化典籍《中庸》。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大师郑玄《中庸》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01、中庸之道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诸子建立了比较成熟的中道思想。这正是从《六经》原典的中道思想发展而来的。在春秋战国的儒家子学著作中。如《论语》《子思子》《孟子》《荀子》等中。可以发现大量有关中道的论述。另外。在儒家学者为《六经》所作的传记中。也同样可以发现大量有关中道的论述。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儒家典籍中还出现了专门论述中庸之道的《中庸》一书。《中庸》本是属于《子思子》这样的子学类著作。后被汉代学者编入《礼记》之中。它代表了早期儒家中庸之道的系统思想。《中庸》既是儒家子学。又是《六经》传记的文献特点。反映了儒学与《六经》的内在联系。

总之。儒家从《六经》之“礼”中提升出来的“中”。保留了与“礼”相通的实践型特点。故而当儒家学者建构中庸之道学术体系时。就形成了一系列独有的思想特色。它往往既是主客合一的。也是知行合一的。而且还是天人合一的。

02、中庸之道的演变

从《六经》原典到诸子思想。中国传统中道思想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我们通过《中庸》一书。同时也包括《论语》《孟子》《荀子》等著作。 可以发现这个变革。主要思想体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其一。早期儒家消解了《六经》原典崇礼尚中的宗教巫术因素。将中庸之道发展为一种人文价值和道德理性。

其二。早期儒家将《六经》中先王崇礼尚中的政治经验与鬼神信仰。转化发展为一种士人的中道智慧与哲学建构。

其三。“中庸之道”具有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特征。儒家的“中庸之道”既可以体现为人之为人的人之道。即成为一种人类社会的礼仪制度;也可以体现为天之道。是一种宇宙秩序的和谐状态。所以。《中庸》大谈天人合一。就在于儒家的“中庸之道”的依据和目标均是天人合一。

03、历朝代表人物

《中庸》在西汉时被戴圣整理并编入《礼记》中。魏晋南北朝时期。伴随着儒道合一、佛道流行的时代新趋势。有学者把儒家的“中庸”与道家“无为”联系起来。为“尚俭”立据。但影响有限。如刘劭在《人物志》中将“中庸”作为一种极高德行来推广。把“中庸”列为最完美之“情性”。据记载。当时伴随着佛家“格义”学说的流行。还有引佛家义理释解“中庸”的著作出现。唐代李翱将《中庸》尊为经书。撰有《中庸说》。提出了一个《中庸》的传承谱系。并与佛家心性之学相糅合。阐发与弘扬《中庸》儒家天命性道学说。他将传承《中庸》的本意弘扬性命之说为己任。在糅合佛儒观念的基础上。用佛家“不动心”的理论来诠释儒家“诚”的内涵。不仅由此建构起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同时。其融汇佛家与儒家的心性学说为一体。对于后来宋明理学的理论建构。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宋代以来。《中庸》逐步确立了儒家经典地位。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宋真宗年间。曾将《中庸》一书作为科考的内容;宋仁宗时。还对新中的进士颁赐《中庸》一书以为奖励。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集注》,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到了近现代。梁启超、孙中山视《中庸》为国宝。毛泽东改造中国也从中庸入手。曾用“矫枉过正”指导农民运动。又以“过犹不及”领导延安整风。

“中庸之道”是中华民族的古典哲学。曾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其他观点:

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论。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事业成功、生活与健康的根本理论。基本包含三层理论:

第一层理论: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第二层理论: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层理论: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建议: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是说人的道德如果能达到中庸。就是最高的道德。百姓一直在努力追求。中庸不是不能实现。而是很难实现。为什么?因为中庸没有量化的标准。只能靠我们自己来感悟。如果将中庸进行量化处理。那中庸就容易实现了。

谈中庸。必须要谈道。道离不开目标。没有目标的生活就失去了意义。中国圣人的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谈中庸要谈到让大家可以实践为好。也就是现代的接地气。

再就是。庸的基本词义是需求。是追求目标过程中的需求。是人和人(或物)之间互动过程中所获得的量与所付出的量。比如吃饭要七成饱。就是人和食物之间的互动的量。比如要宽容。就是人与人互动中情绪的表现量在中度。没有情绪是不可能的。但将情绪控制在一个度里还是可以修炼的。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中庸》原文之中。对中庸的定义如下:“喜怒衰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意思就是人的内心没有发生喜怒哀乐等等情绪时。称之为中。发生喜怒哀乐等等情绪时。始终用中的状态来节制情绪。就是和。中的状态即内心不受任何情绪的影响、保持平静、安宁、祥和的状态。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基础)。而始终保持和的状态。不受情绪的影响和左右(自我控制情绪。不让情绪失控。让情绪在一个合理的度里变化)。则是天下最高明的道理。

这也是古人把中庸解释为不偏不易的出处。展开来说。古人言“圣人不动情”即内心不发生喜怒哀乐的情绪。始终是平静安宁祥和的状态。此为中的状态。动情时。也始终用平静安宁祥和的内心来控制情绪。不被情绪所牵引和左右。此即“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的修行目标和修行标准。

建议:天地人。是中国文化中最基本的三个物体。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这三就是天地人。人死后与地合二为一。活着的人与天相互影响、相互斗争。活的好的人与天合二为一。也就是天人合一。活的不好的人。与天斗斗不过。最后与地合二为一。到底如何与天相处。圣人云:顺势而为。无为而治。

天人合一例子:坐船向下游行驶。一个人打伞在雨中行走。冬天穿棉袄。

天人不合一例子:逆水行舟。冒雨走夜路。冬天穿背心。结果如何?可想而知。

天也代表环境或他人如:夫妻恩爱。团队精神。山间小屋。人养狗、狗护主。都是天人合一的例子。

天道就是诚。人道就是追求诚。这就是原天以启人。尽人以合天。也就是要求人道与天道相吻合。《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中庸之道

郑玄说:“言诚者天性也。诚之者。学而诚之者也。”孔颖达说:“此经明至诚之道。天之性也。则人当学其诚之性。是上天之疲乏不为而诚。不思而得。若天之性。有生杀信著四时。是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者。言人能勉力学此至诚。是人之道也。不学则不得。故云人之道。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者。此复说上文诚者天之道也。唯圣人能然。谓不勉励而自中当于善。不思虑而自得于善。闲暇而自中乎道。以圣人性合于天道自然。故云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此复说上文诚之者。人之道也。谓由学而致此至诚。谓贤人也。言选择善事而坚固执之。行之不已。遂致至诚也。”

按照郑玄和孔颖达的解释。中庸之道的天道与人道合一为两种类型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生活常识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相关推荐

我有些闲钱,放到哪里没风险,一天可以赚几块钱?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朋友们好。这位朋友有些闲钱。想了解放在哪里没风险。一天可[&...

你觉得OTK套牌有没有破坏炉石的趣味性?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otk卡组增加了炉石传说的趣味性!但是。竞技性低了。炉石[&...

网易uu加速器免费的意义何在?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免费的那部分还不是为了引流。让你知道有个软件可以给游戏加[&...

《战狼2》在巴基斯坦的票房怎么样?

请用语音读文章热门回答:到目前为止。战狼2上映20天。国外票房1800万。其中美[&...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且听风雨 永久VIP 2022年9月30日 16:57:29

    中庸,中庸之道,儒家,天人,孟子,子思,情绪,中道,理论,儒学

  • 迎客心 永久VIP 2022年9月30日 16:57:29

    没想到大家都对麻烦介绍一下中庸之道的发展和演变以及历朝代表人物,好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小新卖蜡笔 永久VIP 2022年9月30日 16:57:29

    所谓中庸之道。其实意思有两层。一是做事要适度。做到恰到好处是最好的;二是过犹不及。做过头和达不到是在做好事情上一样的。都